为什么有人说,国内物价都在上涨,为什么只有粮食不涨价?

卖柚子的小伙子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俗话说:商人无利不起早,农民无收只怨天。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消费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粮食供需,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确保粮价在相对稳定区间浮动,这样既是保证农民收入稳定的需要,又是要照顾广大人民的粮食需求,当然不能任由市场和社会对粮食价格调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所需。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我们看到,现在社会物价不断增长,其中,让农民感受最深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农资用品、医疗就医、孩子上学、外出就餐等各行各业的价格飞涨,而农民生产的粮食价格一直低迷,农民纷纷抱怨物价上涨,又在埋怨粮价太低,农民种地没有收益,都纷纷抛荒土地进城务工,这就是现在农村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正如题主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保持粮食价格稳定是发展的需要。

我们稍稍想一想,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站在农民的角度,当然希望粮价越高越好;站在城里人的角度,他们希望粮价越低越好;但站在社会稳定以及历史教训方面来看,什么都可以涨价,唯独粮食不能涨。因为粮食涨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我们必须从大局出发,积极稳定粮食价格,虽然“米贱伤农”被农民念叨,但粮食不能随便涨价是肯定的,这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方方面面就制定了严格的管理体系,有效的控制着粮食价格,保持社会各个阶层对粮食的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这就需要广大农民朋友祖祖辈辈发扬农民胸怀大度的精神、发扬任劳任怨的不计回报的精神,发扬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发扬农民最淳朴厚道的劳作精神,多种地,多开荒,广种地,多产粮,通过具体行动体现农民朋友兢兢业业的淳朴本色。

第二,这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需要。

现在,我们走到各地农村看到的“空心村”,村庄里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几乎看不到农村青壮年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种地收益太低,或没有收益,农民种地使用的农资产品无限提高,而产出收入却很低。现实情况是,农民耕种一年土地的收入,还不如进城务工一个月的收入;一斤粮食的价格,还不如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我们知道,不管是有意控制粮价,还是粮价本身的原因,农民都觉得种地根本不划算,于是,大批农民选择抛荒土地,或把自己家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别人耕种,最终,土地就这样流回到具有耕种经验,或者具有市场导向的职业农民手中,他们一人耕种大片土地,集中统一管理和机耕化操作,也便于他们耕种与农产品市场接轨,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式经营。

第三,采用直补的方式保障农民耕种的利益。

我们说,不管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也好,还是减少一家一户的耕种模式也罢,粮食价格太低,不管是谁怎么耕种,面对农资产品价格高居不下,投入成本剧增,而产出效益太低,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任何人来种粮食的!面对大局需要,确保粮食价格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还要保证农民的收入,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按照耕种亩数给予农民种地直接经济补助。这就是我们农民看到的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农机具直补、大型收割机直补、浇地直补、化肥直补等等,通过这样有效的经济补贴形式,直接刺激了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也让农民耕种土地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虽然粮价相对较低,但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经济直接补贴,让农民获取了较多收益。

第四,这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控制粮食的价格与我们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也具有密切的关系,粮食价格低,农民感觉种地赚不到钱,还要面对各种日常生活成本的巨大支出,因此,为了生活,农民不得不大量涌入城里寻找工作机会。这样一来,许多农民通过多年打工积攒了不少钱,他们也适应了城镇化的生活,也在城里纷纷买房定居,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也实现了祖祖辈辈变成城里人的梦想。所以,大量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他们极力地推动了社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为城镇化的普及做出了贡献;这些定居城市的农民,将承包农村集体的土地纷纷流转给居住在农村的村民,这也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所以说,粮价始终保持在这个区间,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第五,这也是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

要改变当前农村面对的这种状况,发展规模化经营必由之路,还是要依靠宏观调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提高种植品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提高粮食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发展规模面积化种植形式,只有通过产业布局和变革才能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或许,也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虽然粮食价格低迷,但农民耕地种粮的积极性依然没有减少,粮食年年大丰收。我们必须明白,粮价受各方面调控,绝不可能上涨。只有发展规模化农业经营,农民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总之,发展现代农民业,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发展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我们希望更多的农民都回归土地,继续发扬农民淳朴厚道本色,不要计较收益多少,要充分体现农民特色品质,要真正发挥出农民应有的品性和特质,为确保我们的饭碗装我们的粮食,多做贡献!同时,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回归农村,回归农田,让农村留住年轻人,让年轻人扎根农村,我们的广大农村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同时,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效应将会越来越大,农民的职业也一定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条友们,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我们留言评论区恭候。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基哥。


乡村关中


美国200万职业农民管理22亿亩耕地,不仅满足3亿多美国人海吃海喝,还以低廉价格大量出口。中国3亿多老农守着农村管着20亿亩田地,却不能满足14亿人的生活需求(17年进口1亿吨粮)。

国家出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粮价托底保护,但粮价还是远高于国际粮价。国家继续提高粮食保护价,只会短期内提高点农民收入,但农民依靠农业仍然不能致富。粮价高涨会埋下重重隐患!提高粮:价长期来看会导致通货膨胀,农民高兴不了多久就会更加贫困。提高粮价会使一些农民依赖那点根本不能致富的土地,不利于土地流转,阻碍农业规模化进程,延缓农业振兴。提高粮价会使国外的粮食大量进入(国家控制进口粮,但不能堵绝,这是国际贸易规则,国家不能过多干涉,今年已经进口粮食一亿多万吨),使中国农民手中粮有价无市,烂于家中。

首先肯定目前单说农业在不补贴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与工商业相比是不低的。一个农民像产业工人一样连续有效从事农业生产,可能辛苦点但收入也不会低于产业工人。

适合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产品,你非手工打造,累死也富不了!

工业企业生产没有停产时间长不破产也不会盈利!

商业利率再高销售量小也会亏损破产!

农民守着几亩地,不就是企业间断生产,商业销量不足吗?工作人员一天打渔十天晒网吗?

解决三农问题提农产品价格、增加补贴就是饮鸩止渴!就是像给农业大烟抽,越吸越无力!

有劳动能力的别留恋那几亩地,凭不辞辛苦务农干劲安心打工!开始会不适应,但挺过去慢慢就会好的!

农村穷,农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补贴多,粮价高,

几亩良田富不了。

要脱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条路。

忙耕种、闲外出,

两项难顾穷跑路。

弃良田,背水战,

创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抛荒`,

规模经营路宽广。

城域广,农村亡,

农家柴鸡变凤凰。

农业兴,农村旺,

国家强盛民富康!


娄一LGS


物价飞涨粮食不长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没有任何争议,下面是我对问题的分析

宏观分析

这根我们基本国情有关,粮食属于国家战备性物资,直接受国家调控,一旦粮食价格过高,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无形之中将会提高生存成本,一旦工人阶层不稳社会也会受到动荡,所以国家宁可用给农户进行补贴也不会太高粮食价格的。

国外原因

粮食价格还跟国际两粮价有关,国外地广人稀一个家庭农场就能管理上万亩的良田,他们的收益比毫无疑问是最高的,在国外粮食大量冲击本国市场的前提下,粮价想翻身都很难。

中间商的原因

现在的玉米价格在9毛钱多一点,可超市的玉米面却3块多钱,难道玉米面的加工费用这么高吗?其实不是,造成农民粮食不卖钱,群众买粮贵的根本原因,就是中间商在作怪,他们层层拔利,加上运输和各种包装,买的和卖的无法直接交易,生生让人宰割。


农户的原因

粮价上不去跟农户有直接的关系,好多农户受不了粮贩的怂恿,一吓就卖粮,大家想想有便宜粮食,谁还花大价钱买啊,所以解决粮食问题还得从农民入手,只要价格不对绝对不卖,只要团结一心,粮食价格绝对能达到大家满意的数字,莫让懦弱占据了大家的心灵。

明天再见


朋来有话说


民以粮为天,粮食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国家是控制的,如果粮食的价格放开,涨上去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现在在普通的三四线城市,仍然有许多人挣着两千元的工资,去掉生活必需,粮食价格上涨,会有不小的负担。



一个国家想要稳定,温饱问题是前提,与鱼、肉或者房价不同,房子涨上来了,大家大部分原来有房子,人均面积可以减少些,在二十三年前,五六口人住一个大坑的年代都过来了,无论怎么样,现在居住环境和面积也比以前有很大的改善。

再说说农民现在的处境,农业种值大部分已经由机械代替人力,所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拿我们北方农村来说,家里的地集中种,农忙的时候,大家互帮互助,几天就种完了,闲余时间可以去乡镇的工厂打工赚取第二份收入。而且家有自种粮食,所以在温饱的基础上,每年都有剩余,坤鹏论的农村亲戚说现在每年都剩余个三四万,对于农村人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归纳来说,一方面国家控制粮价,不让伙食上涨,整体宏观保证全国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缓解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另一方面,农民的群体很朴实,见的事面也少,比较安于现状,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农村经济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坤鹏论


我想说说这个问题,但是,不一定对:

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农民种地打下的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不是农民随意拿到市场可以去卖的,包括棉花,油!农民必须交公粮,供应城里人吃饭!粮棉油的价格,国家控制了!如果当时不控制,国家就会大乱:

现在,国家富裕了,粮食可以进口,城里人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农民的粮食可以到市场上去卖,但是,城里人已经不缺吃的,你的粮食就不可能卖出高价!

实际上,农民的粮食价格始终在国家的控制之中!

也许这就是经济学吧!


说句心里话632167635


关于这个问题,钟情三农就好好回答后半段,也就是“为什么粮食不涨价”吧,毕竟这个才是我的专业范畴之内的话题。

为什么这些年我国粮食价格不涨价,反而出现了降价呢?其实这背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国家政策因素,国家不再为粮食价格实施托底,最直接的体现是2014年以后,四大粮食作物托市收购政策的相继变革。

其次,是市场供销因素,自从国家逐步变革甚至取消几大粮食作物的收储制度以后,我国粮食市场行情逐渐向市场化靠近,价格走低也是必然!

国储政策变革,造成粮食价格走低!

种粮的老农民应该知道,2014年以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的价格都比较高,比如,大豆当时的价格是两块四一斤,玉米价格是一块二一斤,小麦和稻谷的价格也不低。

这是因为当年国家对以上四大粮食作物实施托底收购,每年以一个较高的价格标准来收购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而且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而且几乎不考虑成本和效益,所以,那些年国家以每年亏损数百亿上千亿的代价来提振我国的粮食价格保持较高的水准。

可是2014年以后,国家认识到了实施粮食临储收购对于我国粮食产业的长久发展不利,于是乎,大豆,玉米,稻谷和玉米这四大粮食作物的收储制度改革先后开始,要么取消了临储收购,要么将托底收购价格降低,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很明显,也很直观,那就是从2014年开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不涨反降。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粮食价格不涨,还是国家出于整体考虑,优先了粮食产业发展,暂时牺牲了农民的收益!

“低粮价+补贴”将会是未来我国粮食行业的常态!


钟情三农


谁都知道,老农民种地不容易,光说不容易,没有用的,为什么这么说,这不是一两年的问题了,而是永远都是这样子,当农民的粮食多了,产量高了,你都不用想,肯定是不值钱,那我们忙了一年我们图的是什么?其实农民挣不挣钱,谁都清楚,为什么农民赚钱这么难,难与上青天,为什么中国粮价不涨价,这个也不可能上涨,如果光中国自己本国的粮食决对足够全国人民吃用的,价格还是可以的,稳定赚钱,进口的粮食多了,百姓没有了任何需求,那咱们老百姓的粮食能值钱吗?不可能的,货多就贱,货少就贵,谁都清楚!





把微笑送给你61329856


现在的土地政策是有问题的。农业专家都在糊弄中央,讲什么粮食安全。我记得88年左右我们家一亩小麦的产量是370斤左右,这些年亩产已经到1000斤了,原来一些没有开垦的荒地现在已经成了高产田了,小麦产量年年破纪录,但是小麦的用途除了食用,很少其他用途,所以价格一直很低。所以农业土地保证多少亩是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个伪命题。现在已经很多地方出现了土地撂荒了,每亩地几十元的补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放开一部分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者工业商业用地,会降低房价,减少工商业成本,还能促进农产品价格。现在农产品价格高(特别是蔬菜、水果)不是农产品价格高了,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农产品烂在地里,可是超市里价格却很高,是因为流通环节层层翻翻,物流成本太高导致的结果。


东营哈哈哈哈


大家好我是河北小师妹。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所有的物品都在涨价,唯独农民种植的粮食是只降不涨,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呢,我认为是以下几点原因:一,粮食的用途没有那么广泛,粮食就只是做成馒头,花卷什么的,加工过程当中没有浪费人力物力。

二,民以食为天,假如粮食价钱上涨,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面,每天要面临着买车买房,就感觉已经被压的透不过气来了,还要每天为了吃饭发愁,那是不是就有点太悲剧了,为了朋友的吃饭问题,这粮食的价格只能下降不可上涨。

三,粮食上涨,会为粮农解决困难,同样也会给他们带来困扰,比如说今年粮食价钱提升了,就会促使农民种植更多的粮食,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多余的粮食送去哪?这是不是就成了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为了避免粮食无处安放,所以价钱就一直保持到一个平衡的趋势。就为了不影响到社会的秩序。

为什么农民卖粮食的价钱,比超市售卖的粮食的价钱还要低?这是什么原因?假如真的是这样我们可不可以直接从农户手里买,省得中间商赚钱差价了,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农民伯伯们减少一点损失,这样是不是也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丝平衡。

不知道以后的粮价是怎样的一个趋势,如今的粮食价钱太便宜了,很多人宁可出去打工,也不想再种植土地了,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粮贱伤民吧。因为很多人放弃了土地,导致了很多田地都荒芜了,这是不是太浪费了?如何解决粮食价钱太低,农村不愿意再种地的这个问题呢?

这时候真希望有些专家,可以出来帮助一下我们可怜的农民伯伯,到底怎样才可以在保证不干扰人们生活的同时,把粮食的价钱稍微上涨一点,这样既帮助了农民解决了困难,也保证了人们生活的正常运行。农民真的太难了,希望以后专家可以多多帮助他们。


邻家小诗


为什么有人说,国内物价都在上涨,只有粮食不涨价?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事实情况啊,这些人说的对。

最近这些年,我国社会物价整体呈现出温和上涨的态势,不管是大家最关心的房价,还是诸如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的开支,都在逐步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价格不但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走低。

自从2014年以后,我国的粮食价格整体呈现出走低的态势,而与此同时,社会物价却还在保持上涨的姿态。

2014年后,我国粮食价格整体走低

比如,在2014年前后,一斤玉米在市场上能够卖到一块两毛钱,一斤大豆能够卖到两块四毛钱。

而到了4年后的今天,在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东北,一斤玉米的市场价格多在八毛五分钱左右,而一斤大豆的市场价格则多在一块八每斤以下。

所以说,我国粮食价格自从4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截止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政府主导粮食价格下降

如果客观一点来说,社会物价出现温和上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民经济水平得到逐步提升的体现。

可是,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不升反降更多时候是政府宏观调控在背后起到的效果,说白了,我国的粮食价格的涨跌,更多时候是政府在操控。

不过,在粮食价格走低的同时,国家也为种粮农民发放了不少补贴,可是,效果并非那么令人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