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近年来的企业倒闭潮?

槟榔峡谷


《如何看待我国近年来的企业倒闭潮?》

原创作者:陈旭 (chenxusir ) 网名:屠龙有术(tulongys)


有人问:

如何看待我国近年来的企业倒闭潮?
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出现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潮,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这种事,陈旭认为,是好事。

你没看错,是好事。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既然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市场需求决定一切。

那些产品滞销的生产企业,他们的存在就是浪费资源,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都是人们不需要的商品,换句话说,就是专门制造废物的企业。

所以啊,这些专门生产废物,生产垃圾,生产人们不需要的商品的企业,存在就是一种浪费,他们早点倒闭,早点托生。

这些企业早一点倒闭了,在市场作用下,原本这些企业占用的资金,人员,场地,机器设备等社会资源,就可以拿去生产社会需要的商品,创造出新的价值,避免浪费资源。

所以,我认为,公司倒闭,是好事。

大量公司倒闭,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现象。

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适应市场的企业,就该倒闭,留下优秀企业为人民服务。

我是陈旭,我打工时,创造过5年从员工升职到私企老总级别的成绩,现在我是老板,别墅业主。如果你觉得我讲的话有道理,记得点赞、关注、加我哦!

——陈旭(chenxusir)网名:屠龙有术(tulongys)

-------------------------------------------------

陈旭精选文章:

富豪的发财思路,穷富的关键所在,穷人知道了必将升官发财

今日头条链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


屠龙有术


上一次倒闭潮发生在2007,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

胡温两位领导4万亿基建大投资,很快就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4万亿的作用:

一是提振信心

二是刺激消费

三是提供就业

副作用:物价上涨。

总体来说,那一次的倒闭潮是昙花一现。

2018倒闭潮跟2007倒闭潮有很多区别。

一是发展速度不一样,07年来势汹汹,18年温水煮青蛙。

二是引发因素不一样,07年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受挫。18年是环保整顿,贸易摩擦,产业升级,诸多因素导致。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现象——经济危机(产能过剩),任谁也不能避免的。

美国,日本,西欧,昔日亚洲四小龙,都经历了经济危机。

现在的金砖四国。

那么经济危机(倒闭潮)是怎么来的呢?

通俗一点讲,是富人不消费,穷人没钱消费。也就是资本的高度集中。

不爱钱马师傅,小目标王健林,资产千亿,但消费能力却只有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就算天天吃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也不过花了九牛一毛。

所以富人的钱,更多的用来投资,产能继续加大。

而穷人呢,农民,工人,无业游民,他们有消费需求,衣食住行,但无力消费。

后来资本家集体想了一个招,来解决穷人消费不足的问题。

那就是——信贷消费

给穷人发信用卡,办房贷,车贷,让他们提前消费,寅吃卯粮。

于是,经济又开始滚动起来。

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随着信贷规模的逐渐加大,呆账坏账越来越多,穷人的消费力越来越小,产能过剩,倒闭潮开始。

(穷人频繁跳槽是待遇不好,不是人品不好)




飞天麻子李小刀


前天看了工商联组织几个民企大佬的座谈会,今天早上睡不着,也一直在看褚时健、刘永好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环保倒逼倒闭的言论。我是老国企出来的,在民企也干了十几年了,说两点个人看法:

第一、不是民企的倒闭潮到了,而是产能确实是过剩了。落后的、污染的、能耗大的、粗放经营的东西确实是多得不能再多了。那些商店里面批量甩货的、那些工厂用跳楼价销库存、去积压的惨相满大街都是的,低端的东西确实是无法再以为继了。再像物质短缺时代一样的做什么就能卖出什么的年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那么,企业倒闭潮的到来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原先多少国企不是也因为没有市场、没有销路、资金短缺而停产、倒闭,改制、重生的?怎么轮到民营企业了就不可以了呢?那种靠着风头上一哄而起的没有一点技术积累和质量底蕴的企业,早死早脱身、早死早重生、早死早点不害人。

第二、搞企业还真要学欧美,真要有工匠精神,要有忠于顾客、忠于企业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做百年老店、百年品牌的务实精神。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原先所在的公司有辆原装的德国进口的奔驰轿车,用了有十多年没有打开发动机的盖子,那次遇到什么故障了,司机小熊把盖子打开了,打开一看,小熊立马叹为观止了,说,真他妈厉害,里面一丝粉尘都没有,就像刚刚出厂的崭新的东西一样的,密封性能做得实在是太好了。好多日本、德国的技术工人,一生只服务于一家企业,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个工种,一生都是求得把这件事做得最好。我原先那家企业是做服装的,给日本人贴牌的,好些日本人在哪里监工,那些人整天就是在那把一件一件的衣服拿在手上捏,摸针脚、找线头,像机器人一样的严丝合缝、一丝不苟,那种严格、那种敬业,还真是我们很多企业不具备的。用心血做好产品,做出各种精品,服务你的顾客,你才能赢得市场、赢得顾客,不管什么高端、低端,你都要凝聚心血去做了才好!


坐看云起于此时


一,巨大的产能过剩。

8年前,一个经济学者在一场讲座中这样描述到:

我以不锈钢产业来比喻,把现在的不锈钢企业关掉一半,剩下的不锈钢企业依然能够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仍然用不完。

中国产能过剩,造成最近几年企业倒闭的呈现。

二,恶劣的融资环境

几年前,全民金融的乱象,造成民间资本的流逝。正规银行贷款难,民间借贷公司的泛滥与黑恶势力的介入,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形同高利贷。造成中小制造企业负债极高。最终,民间借贷公司得到企业,但是,借贷公司无法得到技术支撑,最终,这类型制造企业也倒闭。

三,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

这类型的冲击,造成无数传统商业、小商业走向灭亡。

四,互联网初创企业弱。

互联网初创企业,想赶互联网浪潮,但是,互联网企业仅仅有思维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完整的落地执行。没有上述两方面的支撑,创新性互联网初创仍然会面临倒闭。

企业倒闭潮是有因果关系的,不单单是一件事情,一个时期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游山玩水是天性


前不久,恒宇橡胶和永泰轮胎、奥戈瑞等8家轮胎企业破产清算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轮胎圈,永泰作为世界前75强的轮胎,然而也已经走上了破产清算的行列。

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大批轮胎企业已经陷入经营危机,还不起银行和民间借贷了,更有一些企业由于担保未还清债务,被法院列为失信人,有些更是被法院强制执行拍卖偿还债务。

众多轮胎企业资金问题重重 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盛泰集团在全球轮胎75强中排名第40名,也算是全球轮胎企业中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了。然而,据了解,盛泰集团本身存在资金问题,已经有11次被列为被执行人,面临320项法律诉讼。2018年3月6日,由于为山东忠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担保,盛泰集团被连带清偿其所欠银行的2000多万元,由于盛泰集团没有执行,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人。

2、山东皓宇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据了解,7月2日,山东皓宇橡胶由于欠兴业银行2470万元未还,被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人,这已经是皓宇橡胶第三次被列为失信人了。

3、山东国风橡塑有限公司

据了解,山东国风橡塑已经有14次列为被执行人。并且在天眼查中显示,山东国风橡塑有46项法律诉讼。因皓宇橡胶欠兴业银行2470万元未还,国风橡塑作为担保人被连带清偿,由于未还,被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人。

资金链断裂 更多轮胎企业在苦苦挣扎!

陷入经营危机的不只是上面三家,还有更多的轮胎企业在苦苦挣扎!据聚胶统计,截止到9月10日,仅山东省内,2018年以来就有56多家橡胶轮胎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且最高一项欠款达5400万人民币,千万级别欠款有近20家。

下面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据一位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广饶当地的轮胎行业可能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中国轮胎行业岌岌可危,大企业接连破产,倒闭,小企业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刚才也已经说到,仅2018年就有50多家山东轮胎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列为失信被执行名单。如果这些轮胎企业不能及时解决资金问题,周转资金,未来中国轮胎行业势必会迎来第二波倒闭潮。

多家轮胎企业宣布破产

随着当下经济危机的来临,轮胎企业早先的粗放式发展、同质化、低端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早先的发展模式已经落后,广饶这个“世界轮胎之都”已经开启新一轮整合大幕。

早在之前,山东恒宇橡胶就因负债24亿遭堵门讨债,7月2日,广饶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恒宇橡胶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定山东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负责恒宇橡胶的破产重整工作,至今工资问题还没有发放。

山东永泰集团、山东恒宇集团、奥戈瑞集团、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昊龙集团等曾经辉煌一时的轮胎巨头纷纷倒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断裂问题,造成轮胎企业资金周转出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早前轮胎企业崛起采用的互联互保形式。


轮胎人不知道的轮胎事


地产吸走了资金和利润。

谁还去努力创造改新?

干一年辛苦一年受累一年,还不如老婆炒个房挣得钱多。

谁还有动力干实业?

百姓们成了房奴,谁还有钱去消费?都没钱了,产品卖给谁?

卖给国外吗?

中国制造高科技不多,下力不挣钱,偏偏竟争还很激烈。

现在全球经济都不大好,低技术含量的生产谁都会干,别国也干上了,自然更难干了。

不倒闭才怪!!!





龙啸九天令


呃……2017年倒闭潮?啥情况?我怎么不知道?于是立刻去百度了一下。

嗯……怎么说呢……感觉并没有严重的样子。因为没有很权威的机构出来说“完蛋啦,好多公司倒闭啦,中国经济完蛋啦!”之类的话,所以应该……还好吧。

而这些倒闭潮,我点进去看了一下,也是很常规的,传统企业的倒闭。或者公司本身经营理念就有鬼。比如共享单车啦,百度医疗啦,乐视啦(现在处于要死不死半死不活状态)。当然,还有家乐福这种大佬和各大中小企业天天“要死要死,我快不行了!”

然而,这能代表什么吗?

1. 温差区别,其实不冷

首先丢出一个数据。中国2017年GDP 增速6.9%,大幅好于预期。这时,就有人觉得不对了:“怎么可能,我们身边各种中小企业倒闭,经济怎么可能好?肯定差的要死,负增长才是真实的数据!”

其实GDP增速 6.9% 的可信度是很高的。(论述这点能写出几篇论文,就不论了。网上搜搜就知道,这个数字还是挤掉水分的结果,比较靠谱了。)而中小企业不停倒闭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然而不一样,是我们的感觉。

想想以前,我们的GDP增速多少?分分钟10%、11%、12%……各种两位数拍在老外脸上。而现在多少呢?6.9%,不到7%。

如果手从60度的水中转移到20度的水里,就会觉得水凉了。然而真的凉了吗?非也,只是我们习惯了太烫的水。其实企业倒闭是正常现象,只是过去在高速发展时期,企业成功相对容易,倒闭的比例相对较低罢了。现在企业倒闭的数量较多,但并不属于伤筋动骨的倒闭潮。整个市场大环境依旧有一定活力。

要知道,中国这么大一块地方,6.9的GDP增长率啊!这数字要是搁在平均增长率小于1的各大发达国家,做梦都要笑醒。

2. 生生不息,死的痛快

身在国内,很容易看到自身的问题,却往往难以察觉自己的优势。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是世界上创业最频繁、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热衷于创业的人。

韩国教授分析中国90后:他们将创造出可怕的未来——“90后最经常动脑思考的是创业,拥有创业渴望的中国年轻人逐渐增加。创业家指数调查中,对54个国家进行了调查,中国在这之中排名第一,全世界,创业最活跃的就是中国。他们大多数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而是就想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不仅如此,年轻人创业在中国有文化、生态系统、政策的全面支持。”

我看了都觉得好可怕……我虽然不想创业。但如果我有资源有实力……还是有很大可能性会去创业的。我想,每个年轻人都有创业的梦,只是奈何勇气不够,实力不够罢了。(连我爸都心心念念想我创业……爸爸您太看得请您女儿了……)

(图片来自《2017年创业投资数据年报》)

另外,还有一个证明。百度“创业”后,得到的七千八百二十万条结果。没有概念?我又百度了“吃”,结果是一亿,只比“创业”多两千多万。可见中国人创业多么热情。

然而随便想想也知道,创业很难,成功更难。创业这么多,死的肯定也多。就像一茬茬的小幼苗长出来,死掉一堆,空下的土地继续长出一茬茬小幼苗。而活下来的那些,很多都长成了苍天大树。

从2008年到现在,金融危机下,伟大的美帝国主义可耻的通过美元全球地位转移危机。欧洲倒霉了,中东倒霉了,非洲倒霉了,中国也倒霉了。然而不一样的是,我们通过严格的金融手段和自身强大的生命力生生抗住了衰退。

迅速的新陈代谢未必不是好事,也提醒人们,创业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3. 转型阵痛,要么痛,要么死

中国在转型,这是不争的事实。意味着大量传统不健康的产业要关闭。随着转型的深入,中国内需市场被充分挖掘,各种神一般的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几年前,谁相信中国智能手机能拳打苹果,脚踢三星,一口气捅到智能机大本营美国?

几年前,谁相信中国的智能机大疆牛逼冲天,全世界制霸,无人可敌?

几年前,谁相信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出现在中国?

几年前,谁相信中国双十一一天的营业额抵得上人家发达国家一年的GDP?

几年前,谁相信中国原来网络科技、新四大发明绝冠全球?

几年前,谁相信中国高铁碾压日本德国法国美国一众资本主义,全世界开花?

现在,当美国和韩国垄断内存市场,导致恶意涨价时。我们国人怨声载道,摸摸钱包,开始为中国紫光加油打气。因为这家公司正在研究内存条。中国内存条一出,相当于降纬打击,内存条等着掉白菜价。现在,紫光的DDR4内存条已经出来了。

不只如此,就我所见,中国的直播技术、大数据技术、手机通讯技术是世界顶尖的。我与一位做大数据开发的行内人员接触,聊到国内外技术对比。这位行内人的回应是:“在大数据这块……国外应该是没有优势的。”

而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专注提供直播技术服务公司的市场总监,他的回答是:“嗯……应该是我们要好一些。”

然而即使这些有真本事的公司,他们老板也每天殚精竭虑,如履薄冰。问他们为什么,那位市场总监回答:“同行太多啦,我们做得好,人家也做得好,没办法。”(这家公司一半以上都是腾讯视频部门的核心人员跳出来创业的,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音视频直播的大牛。公司里举目所见都是牛人。)

中国竞争有多激烈?可见一斑了。这种环境下,公司文化、产品竞争力、市场策略、人才抢夺、社会效益等等等等全都是竞争因素。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东西做好了,整个企业不愁的年代,而是必须所有因素都达到平均分80以上,其中一门达到100分才能活得稍微滋润些。况且国家对行业的扶持和关注是有针对性的,奶都留给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喝,剩下的传统企业竞争压力多大,各位客官可以放开了胆子去想象。

………………………………………………………………

纵观各种数据,中国确实是世界范围的绝对优等生。企业的倒闭潮如同身体快速的新陈代谢,正是整个国家经济正在快速成长的标志。

然而并非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基因突变可以分化出新的优质细胞,也会产生致命的癌细胞。企业的倒闭潮确实是一大问题点,也是企业、国家和我们每个老百姓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然而也不能太悲观,因噎废食,怕企业倒闭就不去创新。

时代对企业的要求异常严苛,要么创新,要么去死。

而且政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僵硬,如果真严重到有伤筋动骨的预兆了,手握数据的政府会比老百姓更先得到消息。政府出手的决心比我们想象的强很多,一直如此。从全民教育到全中国铺路到一带一路,中国的领导者比我们想象的厉害许多。而我们自己,也比我们想象的更顽强许多。

倒闭潮之后留下的,是宝贵的经验。

失败的老板接下来面临的,可能是东山再起。


八棱镜历史


现在小企业容易倒闭的原因有:第一房租喝茶费进场费都是一言堂,不按时交按天算2%一天的罚款,再不交就停电停水。第二小企业虽说不交锐,交的是直接扣款抵税16%.第三现在的工人请不起,又想高工资又想少出力,做错事了说他一句,老子不干了。有些甚至一波一波把人鼓动走,把工厂搞倒了还说被剥削了。第四政府虽说大力支持,各种检查络绎不绝,一旦说错话,老子今天就封了你的厂,你的店。背后关节一言难尽。第五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特小,被挟于国企和大企业之间,完全靠施舍,要想获得施舍,还要帮人擦鞋子。企业也腐败,没钱开路就没路,要你死你就活不下去。第六虽说国家说帮企业但那些钱也许被变相的成为小额贷款,高利率化。笫七有钱人宁愿买房或租房出租,也不会去搞有风险的实业……原因很多。


用户9640879081646


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二是环保去产能;三是垄断逐渐形成,兼并重组以及倒闭都在加速发生。

一、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不过主要是代加工,贴牌生产,所以利润微薄,缺乏核心科技。这经济转型首先就是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打造民族品牌,掌握核心科技。这就造成了一些小的代工厂的倒闭,还有一些外资的撤离,比如“日本西铁城广州工厂突然关闭 千余工人被解雇”。虽然是外资,但是都是代工厂。

第二个转型就是房地产,我国的经济发展太依赖房地产了,这转型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新经济形式,比如“互联网+”、“分享经济”,以及新技术,比如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组建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和企业相结合,比如百度参与组建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还有文体娱乐业,比如“知识经济”,影视娱乐业重视版权,还有包括体育产业等等。新经济的发展必然也会对一些旧的经济形成冲击。

二、环保去产能

以前,我国的发展大都是粗放式的,牺牲环境换增长,只看GDP,不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所以,现在的去产能就是关停一些低端的没有环保措施的小企业,小煤矿、废旧钢铁回收厂等。

环保包括进行垃圾分类,禁止洋垃圾进口等。

三、垄断逐渐形成,兼并重组以及倒闭都在加速发生。

1978年以来,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很多的行业龙头企业都已经触摸到天花板了,利润增长的空间没有了,所以此时要发展就要拓展,向上下游发展,甚至跨行业发展,兼并重组越来越多。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跨国企业,未来在国际上与美国竞争,与日韩竞争,与欧洲的一些企业进行竞争。

不单单民营企业在进行兼并重组,国有企业也在进行改革与改制,有相同业务的国有企业在进行无偿划拨。有的在进行改制,引入民营资本。有的在进行合并。


GRIDMAN


学习一下,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就明白了,反过来说,优胜劣汰,必然的,黄金太多了,还值钱吗?社会的需求量就那么大,可能无限的大?,可能无限的多吗?到一定程度会崩溃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都是这样,靠人口红利发展的日子已经到头,卖房子卖地,那是"集资"式发展,“贷款式”发展。就拿种庄稼来说,什么东西挣钱种什么?那我们都來种,这就会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城市的小商店,开不了几天,就转租。为什么?太多了,养不住火。这一点上看,还是规模化,产业化科学系统化好,不是越多了越好。厂子倒闭也是一样。其实,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好,至少能抵御风险。或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得多。优点缺点,不言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