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斷片之交遇,杭州虎美術藝術工作室造園工作室

人世斷片之交遇,杭州虎美術藝術工作室造園工作室

人世斷片之交遇,杭州虎美術藝術工作室造園工作室

人世斷片之交遇,杭州虎美術藝術工作室造園工作室

人世斷片之交遇,杭州虎美術藝術工作室造園工作室

同框交遇 山水畫之胸懷,不是包攬。而是對事物相遇的框取,是關係的集萃。蘇州環秀山莊大假山庭院,即是一個世界的十字街口。因為用地小,所有的事物皆自邊界向內生長,從而交遇再交合:山,只是一山腳,與牆之截斷痕跡明瞭;谷亦是半截谷,止數步之縱深,借廊房屈曲以增其奧;廊,依牆扣角而圍觀;閣樓,探出界牆而懸瞰,取巒頭。西北與東南對角兩處“雨天瀑布”匯之中央……三邊事物皆向中心湧來,形成溪谷之觀,終收之月臺迴廊,再收之南大廳。十數種事物在此同框,山、谷、溪、廊、房、臺、橋、雨泉……等,形態少全,大多作殘缺狀態。殘缺代表了各自背後蘊藏的無盡體量,累累乎牆外矣。殘缺為一種姿態,代表了相遇的意願,殘部是“勢鋒”,是敏感的線頭。 ▼十字交遇:北宋 郭熙《早春圖》(左);蘇州環秀山莊復原平面圖(右) 虎美術藝術工作室,是一個一百多平米的室內設計。造園不分室內外,屋下正可以自設天地時空。將“天地”的觀念引入室內,室內當作室外,所謂“屋下之天地”。於是,視野與手段陡然變得寬廣,房子看做院子,房子四周的牆,不是邊界,不是盡頭,而是八方世界匯聚在此的“截面”,截了各個世界的衣角,在此“同框”。如斯,房子的理解發生了顛覆。房子,即是收來一個相遇的時刻之框。一百平米,可以做多個世界的交遇之“十字街口”。 十字街口,不是說形態近似。“街口”是匯聚之意,“十字”是時空之交遇之喻,古今之遇,想象與現實之遇,平生離奇之遇……譬如《十字坡》,譬如《三岔口》。時空能交遇,即是在時空被切剖的“斷片”之上。斷片是“際遇”之際,是門檻,是破窗,是殘垣斷壁之當口,是洞開之時。 ▼平面圖 斷片 德勒茲說:“沒有同一種類的時間,時間過程被性質不同的事物所終斷,因而時間不是連續的過程,總有偶然性的裂口,把時間弄碎”。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完型”,完型只存在那個觀念化的彼岸世界裡。在日常生活的維度裡,完整與完型並不存在,人世間日常都是瑣碎的,片段的,間歇性的,看不全的,也一直在被打斷。“斷片”是真實的存在方式,是我們的所見之限度,所思之常態。雖斷片,但無損於意義的關聯與延伸,限度並不阻礙想象,對於造園而言,追求完與全,反而有害。 斷片的意識,首先要承認不純粹。這是一個紛雜的世界,是萬事萬物交織的世界,沒有天外來物和上帝賜予。其次,要認同不完整,生活就是瑣碎的,我們無法超驗,難以高維度的作為,我們一直深陷其中。古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不是我們不會構造完型,而是我們選擇以片斷的方式來詩性的連類萬千事物。斷片,作為一種價值觀與方法論,即思與作不離人世間。“道不遠人”,我堅持以人的角度與維度來敘事和再現“人世間”。 屋下營園,建築是經營位置的主體。建築是“景”本身,也是景的觀看方式。這裡引入了九個建築。當然,他們難以稱之為建築。只能說是一些建築或言情境的“斷片”,他們各自屬於牆外的不同的世界,在此匯聚,探首對峙的同時,又指看了不同的方向。 九個斷片 街亭、待合、團扇亭榻、摺扇袖閣、夜洞、衣襟洞、鏡洞、障子屋、街角 街亭 一個園子裡,須有一個舞者。接天地,通四方,攪擾氣氛,觀定格局。在十字街口,須有一個亭子,聚路人在此歇腳、聊天、閒眺、打盹。街亭是核心,他要對四面之景:與待合,形成小街一段;與袖樓,開林蔭之懷;中通山路,指向幽冥的“夜洞”;對角障子屋與街角;斜睥睨衣襟洞。因此,街亭的形態是各向異形的,體積鬆解:一面帶著完整的障子門立面,一面卻是剖面,直接觀到了內部,一面依牆,一面是巨洞。兩條道在街亭內外南北並行,一條是街,一條是山路。兩條道,形成相互伴行的觀看。待合,代表著外面的世界,有旭日之升起。街亭,代表著內部的紛繁熙攘。四張高床沿路佈置,是山裡茶鋪的意向,也是城市裡“過街旅店”的殘憶。街亭,是一張巨大的床,在這高床之上,環攝四周之景,是“臥遊”的本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