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爭第一不能承受失敗,孩子“輸不起”家長該怎樣引導?教你4招

小米一直是個性格活潑善良的好孩子,大家都很喜歡她。但是最近,小米開始變得很敏感,做什麼都要爭第一,老師誇了別的小朋友,而沒有誇她,小米就會開始哭鬧不止,說老師為什麼不誇自己,自己明明什麼都是做得最好的。這讓小米的父母十分擔心,孩子對輸贏怎麼這麼在意,到底是受誰的影響?

孩子開始在意輸贏,遇到問題輸不起,是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眾多問題之一,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下。

一、教會孩子“輸得起”,對孩子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輸得起也是孩子面對挫折時的正確態度,面對挫折和否定,孩子能夠接受,並且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心理情緒裡,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很有益的事。

1. 輸得起的孩子,面對挫折時更堅強

輸得起是孩子面對挫折時的一種態度,孩子對於挫折和失敗,可以做到接受,輸得起,是孩子內心成長環境良好的一種表現,在這種良好的心理情緒環境下,孩子的健康成長髮育更加有保障。

2. 輸得起的孩子,更懂得過程的重要

成人的世界,所有事情都以結果為導向,在這其中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往往不被人注意,但是這些往往是一個生命成長和歷練的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生命得到鍛鍊,得到自我訓練和自我培養。重視過程,是孩子對於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

愛爭第一不能承受失敗,孩子“輸不起”家長該怎樣引導?教你4招

3. 輸得起的孩子,更能接受失敗時的情緒

不逃避,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一個孩子能夠接受成長的痛苦的一種表現。孩子輸得起,是面對被否定時,可以接受和自我分析,並進行初步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思考,是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自我意識堅強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信心也是對於外界意見能夠有效接受的一個前提。

因此,輸得起有利於孩子成長成一個堅強,內心強大,自我意識明確的人。孩子輸得起真的很重要。

二、“輸不起”的孩子,容易遇到哪些難題?

有人輸得起,自然有人輸不起,那輸不起的孩子會怎樣呢?

1. 輸不起的孩子,更容易逃避問題

輸不起的孩子在面對失敗時,經常通過哭鬧的方式來一昧發洩,或者把失敗的情緒不加控制的轉移到父母身上和家人身上。其實這是孩子自我逃避的一種體現,他們常常不想承認自己的不行,想著父母這麼愛自己,每次問題出現,只用他們幫忙解決就可以了。

2. 輸不起的孩子,缺乏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

正如上一條所說,孩子面對挫折和失敗時,把求助的目光轉移到父母身上,其實也是把問題的困擾轉移到父母身上,完全不去接受這些挫折帶給自己的鍛鍊機會,長此下去,孩子面對問題和挫折,往往缺乏處理能力。

3. 輸不起的孩子,更難成長

把面對的問題推給父母,自己逃匿,讓孩子把自己關在一個過於安全的圍欄裡,成長需要必經的歷練過程都被一筆帶過,導致孩子心智永遠較同齡人來說幼稚,處理問題更是困難重重。

愛爭第一不能承受失敗,孩子“輸不起”家長該怎樣引導?教你4招

4. 輸不起的孩子,更容易不快樂

輸不起的孩子通常面對問題就逃避,但是人生就是困難重重的過程,處理問題、面對挫折的強大內心如果建立不起來,孩子以後面對各種只能自己應對的挫折,會更加困難,更加脆弱。

輸不起的孩子簡單的一次次將難題轉移給父母,極其不利於自身的成長,因此,父母應該重視起來。

三、造成好多孩子“輸不起”的原因是什麼?

只有從問題的根源入手,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只有深度剖析孩子輸不起的背後隱藏的秘密,才能幫孩子成長成為一個健康堅強的孩子。

·父母自身輸不起

究其根本,父母的影響很重要,如果父母本身就是輸不起的人,那日常的行為觀點慢慢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就會導致孩子像父母一樣輸不起。

·父母太過溺愛

輸不起也可能是父母太過溺愛孩子,心疼孩子,不忍心看到失敗挫折打擊孩子,因此,下意識就想保護孩子,然後主動施以援手,幫助孩子避開困難、解決麻煩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因此,輸不起的孩子背後常常是輸不起的父母,或者是喜歡一手包辦的權威性的父母,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教孩子面對生活中的磨難。

四、家長怎樣教孩子面對挫折和失敗?

教育孩子輸得起,是幫助孩子樹立強大內心的重要環節,孩子輸得起,才能更好的面對這個世界,更好的獨立,從而去追求更美好幸福的未來。

1. 父母樹立好榜樣

父母應該反省自身,有沒有在孩子面前樹立應有的可靠形象,比如父母如果輸不起,面對挫折時常逃避失落,一度停滯不前,孩子也容易成為脆弱的人,因此父母應該更堅強。

愛爭第一不能承受失敗,孩子“輸不起”家長該怎樣引導?教你4招

2. 引導幫助孩子去主動面對困難和失敗

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明智的父母應該更加重視幫助孩子提升面對失敗和處理困難能力,這對於孩子以後的獨立生活才是最有價值的。因此父母應當在孩子面對挫折時,鼓勵孩子勇於分析,正面解決,並在一旁耐心支持。

3. 幫助孩子去接受失敗的情緒

這對於孩子的未來也充滿意義,沒有人是可以永遠一帆風順的,幫助孩子接納失敗,接受被否定,這是正常的認知環節,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極具價值的。

4. 找到失敗原因,幫助孩子去面對

在失敗之後,幫助孩子去分析、發現問題所在,瞭解問題源頭,幫助孩子治癒問題癥結,從而幫助孩子從問題思考到方法分析再到解決心得上不斷積累經驗,並由此培養孩子能力,鍛鍊孩子心智。

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引導作用一直是毋庸置疑的,父母怎麼做是影響孩子能否健康成長,能否擁有強大人格的重要保障。因此,僅僅做到以上幾點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要做的還有很多。

想培養孩子“輸得起”的精神,家長需注意的問題:

家長在教育孩子學會輸得起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細節。

1.家長要學會放手

給予孩子自己的空間,讓他們先自己處理麻煩,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家長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早晚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所以這些訓練得及早開始。

愛爭第一不能承受失敗,孩子“輸不起”家長該怎樣引導?教你4招

2.相信孩子的能力

不要太過於擔心孩子受挫而帶來的傷害,孩子只有受過挫折教育才能慢慢走向心智的成熟。

3.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

經歷失敗也是一個好的教育機會,家長要把握住,幫助孩子分析挫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幫助孩子的最佳姿勢,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大包大攬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心願,而父母要做的不只是讓孩子的身體健康茁壯,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以應對今後生活中的各種麻煩,而要做到這些,孩子和家長的努力都不可或缺。

今日互動話題:關於“面對挫折”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和我們一起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皮球兒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