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 聽粟裕"呼風喚雨"制頑敵的故事

為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中國文明網推出《紅色之旅——走遍抗戰紀念館》主題報道。現在,我們走進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去了解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的戰鬥經歷,聆聽烽火歲月裡熠熠生輝的英雄事蹟,回想師長粟裕頑強抗敵的傳奇故事。

麗水遂昌縣王村口鎮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簡稱紅軍挺進師,是1935年2月由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突圍部隊為基礎組建的,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主力軍。組建時,全師僅500餘人,師長粟裕,政委劉英。由贛東北到浙西南後,於1935年夏建立了以仙霞嶺為中心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隊伍發展到近千人。紅軍挺進師在浙江的三年游擊戰爭,牽制和消耗了國民黨軍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掩護和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不但保存了一支能排除萬難創造奇蹟的武裝力量,積累了游擊戰爭的經驗,而且在浙江各地培養了大批革命的新生力量,為浙江的解放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革命功績不可估量。

1936年6月,“兩廣事變”之後,蔣介石為了與兩廣軍閥交戰,把原在浙江對付紅軍挺進師的嫡系部隊第十八軍調往了湖南,在浙江只剩下保安隊和新成立的幾個獨立營孤守據點。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根據這一有利形勢,決定重建浙西南特委和挺進師第二縱隊,恢復浙西南遊擊根據地。

中旬,挺進師師長粟裕帶領特委機關和第二縱隊,從浙南遊擊根據地的溫州平陽出發,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重返浙西南,一舉殲來了駐龍泉住溪之敵。鄉親們重逢親人,熱淚盈眶把紅軍戰士迎到自己家裡。紅軍將士們也像回到久別的故鄉。軍民魚水情深。粟裕一面佈置召開群眾大會,控訴國民黨反動派血洗浙西南遊擊根據地的滔天罪行,激發廣大群眾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熱情;一面安排宣傳隊書寫“消滅白軍,恢復根據地”的大幅標語,造成紅軍馬上要打回王村口的緊張氣氛。“紅軍就要打回來了”的消息,當天晚上就傳到了離住溪僅幾十華里的遂昌王村口國民黨區公所,參與“清鄉”、打倒的土豪劣紳無不心驚肉跳。有的帶著妻小連夜乘船逃往衢州。區長陳樹滋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經分析認為王村口原來是浙西南遊擊根據地的中心,紅軍隨時都有進攻王村口的可能。於是決定多派偵探,到住溪探聽紅軍的行動,命令警戒部隊嚴密防守。派區保衛隊隊長楊金潮守衛潘山頭碉堡和橋東、菜園頭、木槐坑一線;王村口鎮鎮長兼“剿共義勇隊”隊長陳鼎和黃教練率隊守衛橋西、金嶺山一線;常務義勇隊一班駐守白鶴尖碉保及路口;縣保衛隊獨立第二分隊負責區署和鎮公所的警戒;警察分局負責對紅色分子家屬的管制。同時,向縣政府告急,要求迅速派兵救援。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听粟裕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內陳設的遺蹟

同一天晚上,在粟裕住的堂屋裡,一個戰鬥前的“諸葛亮會”也正在進行。一把竹篾在熊熊燃燒著,照亮了與會紅軍幹部的臉龐,映紅了天井兩邊的花卉。時年28歲的粟裕,中等身材,一副精明強幹的神態。他很認真地傾聽著同志們關於如何攻打王村口的發言,不時看看天色,根據情報,思考作戰方案。敵人在王村口四周山上都築有碉堡,居高臨下,嚴密封鎖著四面八方的道路,要拿下王村口,真比虎口拔牙還要難!強攻?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紅軍戰士是多麼寶貴哪!作為一個指揮員在考慮作戰方案的時候,應當儘可能採取代價最少的方案。此刻堂屋裡一片寂靜,只聽得火篾“嗶剝”作響,大家的視線都集中到站在堂前的粟裕身上。粟裕回到八仙桌前,綜述了各種方案的利弊,然後說:“現在的情況是,駐守王村口的敵人力量比較充實,休整良好,我們要設法使之疲勞。據觀測,明天上午,王村口一帶將有一場暴風雨,同志們都聽過周瑜因風縱火戰赤壁的戰例嗎?我們可以採取孫子說的近而示之戰術,同時利用有利天氣,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接著如此這般地作了具體部署。

王村口區長陳樹滋派出的七八名偵探到住溪刺探軍情,誰知這裡所有的通道路口都有熟悉地形的赤衛隊員守著,這些偵探一個個被“請”進了赤衛隊的隊部。王村口國民黨政官佐等不見偵探的蹤影,撈不到一點情報,不由得心慌意亂,擔心紅軍突然襲擊。王村口鎮上的地下黨員趁機秘密散發傳單,氣氛顯得越發緊張。國民黨的保衛隊、警察分局、“剿共義勇隊”的官兵們,個個提心吊膽,枕戈待旦,弄得精疲力竭。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听粟裕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再現當年抗戰情景

夜色深沉,但天氣仍然十分悶熱。保衛隊的一個班守在王村口北面的獨山村村寨前,張班長憑經驗,以為紅軍勢必先攻王村口,然後再取獨山。他看大家疲憊不堪的樣子,決定安排一個哨兵站崗,其他士兵就地休息,以恢復體力。於是敵人一個個躺在路中心的石板上睡覺了。正當他們熟睡的時候,粟裕指揮大隊紅軍繞道避開王村口,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獨山村寨前,尖刀班首先摸掉了敵人的哨兵,帶走了所有敵人的槍支。紅軍一個個地從敵人的身邊走過,向北開拔,造成開向衢州的假象。張班長醒來,發現哨兵被反綁在樹上,嘴裡塞著一條毛巾,慌忙為哨兵取出嘴裡的毛巾,鬆了綁,問:“這是怎麼回事呀?”哨兵說:“有……敵情!趕……趕快集合!”刺耳的哨子聲夾著嘶啞的喊叫聲,驚醒了睡夢中的保衛隊士兵,睡眼朦朧怎麼也摸不到自己的槍。張班長見士兵們的槍丟了,頓起像觸了電丟了魂似的,不知如何是好。無可奈何,只得馬上派人趕到了王村口區署報告。

幾天來,王村口的國民黨軍政人員坐臥不安,個個熬紅了眼,猛聽說紅軍已經開向衢州,頓覺如釋重負。警察分局、保衛隊、“剿共義勇隊”除值班放哨的外,其他人都放心去睡大覺、喝酒、打牌、搓麻將了,鎮長的常備義勇員隊則乾脆回家陪老婆去了。

按照粟裕的部署,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抄山間捷徑,於黎明前又回到距離王村口只有十幾公里的龍口村休息。八點多鐘,龍口和王村口一帶果真天昏地暗,能見度很差,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粟裕又命令:前頭部隊成當地老百姓,身藏木殼,潛至王村口敵人各關卡附近。至黎明,已是狂風呼嘯,雷電交加,暴雨傾盆。紅軍分三路行動:一路奪取白鶴尖碉堡、步哨;一路由高山繞金嶺巔,抄出方家弄,控制咽喉地段宏濟橋;另一路從白鶴尖直下包圍王村口鎮,奪取潘山頭碉堡。“剿共義勇隊”指揮官黃有章率隊拼命抵抗,誰知保衛隊未等到,黃指揮就被紅軍擊斃了。橋西預備隊在家來不及集合。陳樹滋驚聞橋西槍聲猛烈,馬上與隊長楊金潮等率身邊人馬向橋西援助。可是橋西已被紅軍佔領。戰鬥中,敵保衛隊隊長楊金潮等相繼被紅軍擊斃。警察隊、保衛隊潰不成軍,一敗塗地,一個個抱頭鼠躥。戰鬥結束,暴風雨停止了,雲消霧散,一道彩虹映在藍天。雨後的青山格外秀麗。王村口群眾歡欣鼓舞,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熱烈歡迎紅軍打回來。鮮豔的紅旗又在王村口的上空高高飄揚,在古老的宏濟橋上刷出一副對聯:憶古時周都督借東風火燒赤壁,看今朝粟師長呼風喚雨制頑敵。橫批是:歡慶勝利!

“當年鏖戰此山中,熱血染得烏溪紅。魚水相依深情在,浩氣長存月光峰。”革命歲月那一幕幕感人的“紅色情景”,在紅色古鎮再現著,穿越時空帶給人們不盡的感慨。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位於革命老區――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王村口鎮。2011年7月1日建成開館,為青磚青瓦仿古建築,總面積800餘平方米。館內設置了“策應長征,臨危受命”、“ 挺進浙江,掀起革命高潮”、“ 浴血奮戰,再次掀起革命高潮”、“堅決鬥爭,實現團結抗日”、“挺進師烈士,永垂不朽”、“豐功偉績,光照千秋”、“魚水情深,百世景仰”7個展室,陳列布置展板150餘幅。以文字介紹、照片、圖畫、圖表、實物、場景復原、雕塑、聲光電控等形式展示挺進師的戰鬥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