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听粟裕"呼风唤雨"制顽敌的故事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文明网推出《红色之旅——走遍抗战纪念馆》主题报道。现在,我们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去了解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战斗经历,聆听烽火岁月里熠熠生辉的英雄事迹,回想师长粟裕顽强抗敌的传奇故事。

丽水遂昌县王村口镇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简称红军挺进师,是1935年2月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的,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军。组建时,全师仅500余人,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由赣东北到浙西南后,于1935年夏建立了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队伍发展到近千人。红军挺进师在浙江的三年游击战争,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不但保存了一支能排除万难创造奇迹的武装力量,积累了游击战争的经验,而且在浙江各地培养了大批革命的新生力量,为浙江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革命功绩不可估量。

1936年6月,“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为了与两广军阀交战,把原在浙江对付红军挺进师的嫡系部队第十八军调往了湖南,在浙江只剩下保安队和新成立的几个独立营孤守据点。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根据这一有利形势,决定重建浙西南特委和挺进师第二纵队,恢复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中旬,挺进师师长粟裕带领特委机关和第二纵队,从浙南游击根据地的温州平阳出发,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重返浙西南,一举歼来了驻龙泉住溪之敌。乡亲们重逢亲人,热泪盈眶把红军战士迎到自己家里。红军将士们也像回到久别的故乡。军民鱼水情深。粟裕一面布置召开群众大会,控诉国民党反动派血洗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滔天罪行,激发广大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热情;一面安排宣传队书写“消灭白军,恢复根据地”的大幅标语,造成红军马上要打回王村口的紧张气氛。“红军就要打回来了”的消息,当天晚上就传到了离住溪仅几十华里的遂昌王村口国民党区公所,参与“清乡”、打倒的土豪劣绅无不心惊肉跳。有的带着妻小连夜乘船逃往衢州。区长陈树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经分析认为王村口原来是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红军随时都有进攻王村口的可能。于是决定多派侦探,到住溪探听红军的行动,命令警戒部队严密防守。派区保卫队队长杨金潮守卫潘山头碉堡和桥东、菜园头、木槐坑一线;王村口镇镇长兼“剿共义勇队”队长陈鼎和黄教练率队守卫桥西、金岭山一线;常务义勇队一班驻守白鹤尖碉保及路口;县保卫队独立第二分队负责区署和镇公所的警戒;警察分局负责对红色分子家属的管制。同时,向县政府告急,要求迅速派兵救援。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听粟裕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内陈设的遗迹

同一天晚上,在粟裕住的堂屋里,一个战斗前的“诸葛亮会”也正在进行。一把竹篾在熊熊燃烧着,照亮了与会红军干部的脸庞,映红了天井两边的花卉。时年28岁的粟裕,中等身材,一副精明强干的神态。他很认真地倾听着同志们关于如何攻打王村口的发言,不时看看天色,根据情报,思考作战方案。敌人在王村口四周山上都筑有碉堡,居高临下,严密封锁着四面八方的道路,要拿下王村口,真比虎口拔牙还要难!强攻?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红军战士是多么宝贵哪!作为一个指挥员在考虑作战方案的时候,应当尽可能采取代价最少的方案。此刻堂屋里一片寂静,只听得火篾“哔剥”作响,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到站在堂前的粟裕身上。粟裕回到八仙桌前,综述了各种方案的利弊,然后说:“现在的情况是,驻守王村口的敌人力量比较充实,休整良好,我们要设法使之疲劳。据观测,明天上午,王村口一带将有一场暴风雨,同志们都听过周瑜因风纵火战赤壁的战例吗?我们可以采取孙子说的近而示之战术,同时利用有利天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接着如此这般地作了具体部署。

王村口区长陈树滋派出的七八名侦探到住溪刺探军情,谁知这里所有的通道路口都有熟悉地形的赤卫队员守着,这些侦探一个个被“请”进了赤卫队的队部。王村口国民党政官佐等不见侦探的踪影,捞不到一点情报,不由得心慌意乱,担心红军突然袭击。王村口镇上的地下党员趁机秘密散发传单,气氛显得越发紧张。国民党的保卫队、警察分局、“剿共义勇队”的官兵们,个个提心吊胆,枕戈待旦,弄得精疲力竭。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听粟裕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再现当年抗战情景

夜色深沉,但天气仍然十分闷热。保卫队的一个班守在王村口北面的独山村村寨前,张班长凭经验,以为红军势必先攻王村口,然后再取独山。他看大家疲惫不堪的样子,决定安排一个哨兵站岗,其他士兵就地休息,以恢复体力。于是敌人一个个躺在路中心的石板上睡觉了。正当他们熟睡的时候,粟裕指挥大队红军绕道避开王村口,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独山村寨前,尖刀班首先摸掉了敌人的哨兵,带走了所有敌人的枪支。红军一个个地从敌人的身边走过,向北开拔,造成开向衢州的假象。张班长醒来,发现哨兵被反绑在树上,嘴里塞着一条毛巾,慌忙为哨兵取出嘴里的毛巾,松了绑,问:“这是怎么回事呀?”哨兵说:“有……敌情!赶……赶快集合!”刺耳的哨子声夹着嘶哑的喊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保卫队士兵,睡眼朦胧怎么也摸不到自己的枪。张班长见士兵们的枪丢了,顿起像触了电丢了魂似的,不知如何是好。无可奈何,只得马上派人赶到了王村口区署报告。

几天来,王村口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坐卧不安,个个熬红了眼,猛听说红军已经开向衢州,顿觉如释重负。警察分局、保卫队、“剿共义勇队”除值班放哨的外,其他人都放心去睡大觉、喝酒、打牌、搓麻将了,镇长的常备义勇员队则干脆回家陪老婆去了。

按照粟裕的部署,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山间捷径,于黎明前又回到距离王村口只有十几公里的龙口村休息。八点多钟,龙口和王村口一带果真天昏地暗,能见度很差,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粟裕又命令:前头部队成当地老百姓,身藏木壳,潜至王村口敌人各关卡附近。至黎明,已是狂风呼啸,雷电交加,暴雨倾盆。红军分三路行动:一路夺取白鹤尖碉堡、步哨;一路由高山绕金岭巅,抄出方家弄,控制咽喉地段宏济桥;另一路从白鹤尖直下包围王村口镇,夺取潘山头碉堡。“剿共义勇队”指挥官黄有章率队拼命抵抗,谁知保卫队未等到,黄指挥就被红军击毙了。桥西预备队在家来不及集合。陈树滋惊闻桥西枪声猛烈,马上与队长杨金潮等率身边人马向桥西援助。可是桥西已被红军占领。战斗中,敌保卫队队长杨金潮等相继被红军击毙。警察队、保卫队溃不成军,一败涂地,一个个抱头鼠蹿。战斗结束,暴风雨停止了,云消雾散,一道彩虹映在蓝天。雨后的青山格外秀丽。王村口群众欢欣鼓舞,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热烈欢迎红军打回来。鲜艳的红旗又在王村口的上空高高飘扬,在古老的宏济桥上刷出一副对联:忆古时周都督借东风火烧赤壁,看今朝粟师长呼风唤雨制顽敌。横批是:欢庆胜利!

“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革命岁月那一幕幕感人的“红色情景”,在红色古镇再现着,穿越时空带给人们不尽的感慨。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位于革命老区――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2011年7月1日建成开馆,为青砖青瓦仿古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馆内设置了“策应长征,临危受命”、“ 挺进浙江,掀起革命高潮”、“ 浴血奋战,再次掀起革命高潮”、“坚决斗争,实现团结抗日”、“挺进师烈士,永垂不朽”、“丰功伟绩,光照千秋”、“鱼水情深,百世景仰”7个展室,陈列布置展板150余幅。以文字介绍、照片、图画、图表、实物、场景复原、雕塑、声光电控等形式展示挺进师的战斗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