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今年改造老舊小區64個惠及12586戶群眾

如何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近日,張家口市出臺了具體的改造實施方案,重點解決市民普遍關心的建築物破損、環境髒亂差、市政配套設施不全或老化破損嚴重、物業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張家口市今年改造老舊小區64個惠及12586戶群眾

據瞭解,老舊小區改造按照“先民生後提升”的要求,以解決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熱、通信等問題為切入點,重點完善老舊小區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整治髒亂差環境,兼顧無障礙設施建設、節能改造、智能信報箱等,對小區建築物本體和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提升。並按照“一次改造,長期有效”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長效管理體制機制,鞏固改造成果。

從2018年起,我市利用3年(2018-2020年)時間對全市2000年以前建設的128個城市老舊小區26061戶進行改造,達到房屋安全、配套設施齊全、環境整潔優美、管理維護有效的目標。2019年改造64個小區12586戶,年底前累計完成三年總任務的70%。

據瞭解,我市老舊小區的改造主要包括:小區環境整治,對小區範圍內違章建(構)築物拆除、清理取締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清理規範私自破牆開店,清理房屋立面的破舊搭建物、廣告牌,清除小廣告,清理樓道雜物,整修圍牆、大門、區間道路,改造消防車道,垃圾分類收儲,對房前屋後進行綠化美化。建築物本體改造,對建築主體結構加固、房屋部位構件修繕更新、屋面防水保溫整修改造、建築物外牆保溫節能改造、外牆及樓道粉飾、房屋內部老舊管線更新改造規範、樓道走廊照明改造、防盜門和對講系統配套、居民有意願且具備條件的加裝電梯、取消垃圾道垃圾房等。配套設施的完善,主要清理整治建築本體,做好上下水管線、雨汙管網、小區道路、停車泊位、環衛設施、消防設施設備、安防監控系統、郵政服務場所、智能信報箱、路燈、社區服務設施、文化體育設施、管理服務用房以及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網絡等配套設施的改造。後續物業管理,原則上改造後小區的管理和維護由小區居民自行負責,由各縣區和街道社區指導小區居民成立自治組織,搭建議事平臺,指導小區居民通過市場化引入專業物業管理或實行業主自治;仍不能解決的縣區政府要組織成立國有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兜底,實現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確保改造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