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作業,家長竟氣到住院?專家建議:輔導孩子,不妨這樣做

前段時間一位家長在朋友圈的留言,火遍了整個互聯網。“陪孩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最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隨其自然吧。”而這條評論下,更是引得不少家長的贊同,齊齊吐槽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自己有多心累。而由於輔導作業導致家長身體出問題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不少家長哀嘆,自己也不想天天衝孩子大吼,但是不這樣做,還能真的不管孩子學習了嗎?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竟氣到住院?專家建議:輔導孩子,不妨這樣做

對於不少家長患上輔導作業焦慮症的現象來說,其實專家建議,輔導孩子不光是要花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技巧,讓孩子快速的學會學習的方法,能夠自主的學習,這樣不僅能減輕家長的負擔,其實也能讓孩子學習得更加輕鬆愉快。

其實造成很多家長陷入輔導焦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只是針對某一道題來進行輔導,而孩子出問題的根本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所以家長認為很簡單的解題思路,但是孩子根本搞不明白,從而導致讓家長感覺自己已經講的很明白了,但是孩子還是不懂,導致孩子跟家長都很著急。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竟氣到住院?專家建議:輔導孩子,不妨這樣做

想要真正的學會輔導孩子,首先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知識框架。理清知識框架是對孩子進一步查漏補缺的前提,所以先找出孩子知識的薄弱環節,然後再針對具體的問題,具體輔導鞏固。其次,教會孩子高效的學習方法,比家長每一道題都需要去輔導,其實效果來的更好。好的學習方法只要從小養成,那麼對於之後的學習也很有益處,尤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功課難度增加,有時候家長有心無力,沒有辦法再提供幫助,那麼養成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就尤為重要了。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竟氣到住院?專家建議:輔導孩子,不妨這樣做

會回顧、會總結

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感覺遇到難題太多,知識點沒有掌握,那是因為白天課堂上的知識聽完就完,沒有課後及時鞏固複習。所以在做作業之前,先讓孩子將白天所學的知識回顧一遍,這樣在做作業的時候就能大大減少作業時間,也不會在遇到題目的時候,不知道考察的知識點是什麼。在做完作業之後,要將在做作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重點標註,然後將正確的解法以及知識點都進行總結、分類,這樣才能進一步的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竟氣到住院?專家建議:輔導孩子,不妨這樣做

輔導孩子作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自主學習,而這期間只有用對了方法,才能減輕家長的焦躁,也能減少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學習上遇到了難題,先不要急,幫忙找出問題的關鍵,在著重進行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提高成績。

這裡是@來川學習方法,每天免費分享大量高效學習視頻、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多多與小編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