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张桃芳,朝鲜战场上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王

今天狼君给大家讲述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狙击之王——张桃芳。他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第二一四团八连的一名战士。

历史人物——张桃芳,朝鲜战场上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王

晚年张桃芳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张桃芳参与了著名的“冷枪冷泡运动”,在上甘岭战场上,张桃芳用三个月的时间,以442发子弹,毙敌214人,在世界狙击手排行榜上名列第八。要知道,当时的志愿军狙击手使用不是专业狙击步枪,而且没有配备光学瞄准镜,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机瞄”,并且最远狙杀达到了800米。

可能有些人觉得数字会有水分,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在当时志愿军狙击手战果确定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狙击小组通常两人一组,一人负责狙击。而因为当时的通讯技术达不到要求,小组的另一人是不具备观察手的能力的,所以另一人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战果。要求被击中的目标十五分钟后没有任何反应才计入战果。

历史人物——张桃芳,朝鲜战场上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王

朝鲜战场上的张桃芳

因为张桃芳所在的四人狙击小组给对面美军阵地的造成了极大压力,是美军不敢生活做饭,只能吃罐头,出来解手都不敢,只能将排泄物装进罐头盒里,再从战壕里面扔出来。为缓解前线压力,美军也调来了狙击手,也恰巧轮到张桃芳出战,一场狙击大战拉开帷幕。

当时张桃芳按惯例进入狙击台,一串机枪子弹就贴着他的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壕里,而敌人也错过唯一一次能够狙杀张桃芳的机会。张桃芳够着枪背带,把自己的“水连珠”拿了过来。(当时为了方便狙击手出入阵地,枪是一直放在阵地上的)张桃芳用枪托顶起一个钢盔露出交通壕,想引诱对方开枪,但对方并未射击,显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

历史人物——张桃芳,朝鲜战场上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王

M1944式莫辛-纳甘骑步枪

张桃芳无奈只得收回钢盔,在交通壕里匍匐前进,然后猛地蹿了出去,对面狙击手也立即开枪,子弹追着张桃芳走。张桃芳佯装中弹,摔进了另一掩体里。张桃芳利用对手被蒙蔽的间歇,寻找起了对手。当发现对手正准备射击时,对手也发现了他,躲过了张桃芳的子弹,并随即开火还击。张桃芳因为是单发步枪,无法快速步枪,被对方的持续火力压制在了掩体后面。

正当张桃芳一筹莫展之时,他发现美军狙击手似乎判断错了他的位置,在左侧射击的时间比较多,张桃芳便决定利用他这个漏洞进行反击。他隐蔽移动到掩体右侧,在美军狙击手射击完右侧调转枪口向左侧的时候,他猛地站起身来,并瞬间击发。美军狙击手发现他的时候为时已晚,就一个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张桃芳的子弹就从美军狙击手的头中穿过。

历史人物——张桃芳,朝鲜战场上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王

美军早就将重机枪在狙击战中应用

张桃芳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单人杀敌人数的最高纪录,因此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战后,张桃芳被调离原部队,在198名战士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入选人,成长为我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在潍坊军分区第一干休所逝世,享年76岁。

历史人物——张桃芳,朝鲜战场上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王

青年张桃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