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曾经是与儒学并称的一门显学,为什么到后来便湮没无闻了?

鹏友程



先秦时代有三大显学:儒家第一、杨家第二、墨家第三。显赫一时的墨家学派为何灭绝?

有两大原因。   

一、外因。

1、焚书坑儒。   

墨家巨子孟胜帅180名弟子自裁后,墨家分裂为秦墨、楚墨、齐墨。此后,墨家已不再是一个学派,仅仅是一个军事组织和兵器制造机构。沦为统治者的走狗。   

秦国借助秦墨的力量,灭掉东方六国。同时,秦墨借助秦国的力量,消灭了楚墨和齐墨。秦国统一天下后,卸墨杀驴。禁毁诗书及百家言。   

确切的说,墨家学派灭于战国中后期;墨家则断于秦朝。   

2、汉武帝诛杀最后一个墨者郭解。墨家学派彻底灭绝。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江充,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

汉武帝还重用法家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征收苛捐杂税。压榨盘剥百姓。墨家巨子郭解诛杀害民恶吏。汉武帝与法家酷吏逮捕诛杀郭解。

秦始皇使墨家学派基本灭绝。汉武帝使秦始皇彻底灭绝。

二、内因。   

内外原因是墨家学派灭绝的根本原因。

1、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以血亲为核心:为父之慈,人子之孝,夫妻之义,兄弟之悌,朋友之信。此外还有知错能改,见利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   

而墨家的道德境界太高:据财必以分人,杀己以存天下,断指以存腕。毫不利己,无私奉献的墨家精神99.999999%的人都做不到,也不愿意去做。   

故儒家的道德规范被世人普遍接受,因为她根植与广博的神州大地。而墨家的道德规范则被世人抛弃。   

2、墨家不洞察人性。

墨家思想,一言蔽之——存天志,灭七情,绝六欲。   

儒家的仁爱符合人性。而墨家的兼爱则是对自己父母与他人父母之爱相同,对自己儿女之爱与他人儿女相同。此之谓灭七情。   

儒家提倡节用,仅仅是适度节用。目的是安平、丰收之年节用,有余粮,在饥荒、战乱之时,使民不至冻饿至死。儒家在节用的同时,亦享受生活。而墨家则是极度借用:   

“凡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凉者,其余皆去之;其为宫室,冬以御风寒,夏以御暑雨,其余者去之;舟车之道,以车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其余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用者不加,是故财用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墨家还反对一切音乐、艺术,无视人类的审美需求。墨子谓之:其乐逾烦,其治逾乱。此之谓灭六欲。   

墨子的初衷虽好,但完全忽视人的七情六欲。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堂》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杨白劳家里极端贫困,但杨白劳还是给喜儿买了个红头绳。   

杨白劳不给别人女儿买,只给自己女儿买,因为他爱自己的骨肉。在爹爹给喜儿系红头绳时,喜儿真心幸福快乐。即便是最贫困之人,都追求美,有审美需求。。   

3、不知辩证法。   

墨子除了不洞察人性外,还不知辩证法。还以节用为例:   

诸子百家各个学派,普遍提倡节用。但略有不同。   

儒家提倡节用。孔子谓之:“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荀子谓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又享受生活:“食不厌细,脍不厌细。 ”以及适度饮酒、舞乐等等。   

黄老学派继承了儒家的思想。明确的提倡节用,爱惜民力,不误农时。   

“国侈而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邪生。”

在提倡节用的同时,还提出适度奢侈的主张。认为不同职务,不同阶层。在衣食住行以及丧葬祭祀等各个方面,进行不同的奢侈消费。以满足人类的欲望,并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黄老学派最大的辩证法,既节用,亦奢靡——侈则伤货,俭则伤事。   

墨家则提出了极度节用的主张。忽视人类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行文至此,无意间总结出一条规律。但凡务实的学派,皆洞察人性,又领悟了辩证法的真谛。儒家、法家、黄老是也;但凡最不务实的学派,即不洞察人性,又不知辩证法。墨家是也。   

综上所述,墨家不洞察人性,道德境界太高。世人无法接受。这才是墨家消亡的内在原因。更是墨家灭亡的根本原因。  


杨朱学派


墨家之所以势衰,最主要的原因,是墨家思想立意过于高远,一般人做不到,墨家崇尚绝对的大公无私,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这与同处战国时期的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的绝对自私的思想截然相反。

墨家的这种追求,在乱世无异是非常容易得到底层民众的追捧的,乱世人命不值钱,为了活下去,即使豁出命去也不困难,不过一但天下太平,大家的日子安稳下来,再去这样做就难免会顾虑重重,明代憨山大师有句诗说“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被排挤出了主流,但墨家的思想也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流布于一些非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比如历朝历代的各种帮会,就是墨家思想的流变,这类团体组织严密,崇尚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这都非常符合墨家的教义,象后期的青红帮,四川的袍哥会等组织,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墨家的身影。


澡雪堂主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时值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说法,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哲学思想,在百家争鸣的年代,是兴旺的。但对于大一统的王朝而言,儒家比墨家显然更有利于统治。

千古一帝秦始皇干了一票,不光儒家,什么家都不行--我是皇帝,听我的。✌👌

西汉文景之治之后,汉武帝独尊儒术,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增强国力,准备与匈奴决战。当然其中肯定还有其它的考虑。

所以在西汉董仲舒以后,除了儒家,其它诸子百家都急剧弱化淡化了。

墨家的政治理论以非攻和非命为中心,强调打破血统观念和宿命观念,消除亲疏、他我、强弱、贵贱和贫富差别,克服了儒家孝慈的片面性,阐明自强不息、利国利民的道理,要求民众抛弃幻想和依赖,一切从自己做起,创造财富,缔造和平。

这,这,这怎么可以呢?都按墨子墨家这么搞,皇家何在?皇权何在?

除了皇家,其它老大也不干😃

所以,就这样了。

因为,墨子的思想,他的哲学,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他太有爱,太完美主义了。

归根结底,还是人性。

墨子的思想,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你看,“墨子号”卫星在天上闪亮。🙏





观沧海GCH


墨学曾是先秦时期的“显学”之一,当时即“言盈天下”。如《韩非子·显学》所谓:“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家学说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之后却日渐式微,原因首先是其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愈来愈明显,如《韩非子·五蠹》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其中的任侠指的就是墨者,韩非批评当时许多国君礼遇儒者和墨者的做法是破坏法治,所以秦汉统一天下以后,对墨家影响下的侠义团体和个人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其次,墨家不像儒家这么幸运,孔子身后有孟子、荀子等重要的大思想家,而墨子身后没有出色的继承者出现。至汉武帝又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议,司马迁之《史记》竟没有对墨子本人及墨家学说立传,只在《孟荀列传》之末,附之:“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寥寥二十四字而已。在中国学术、哲学史上如此重要之一人,而所述乃仅如此而已。导致墨学沉寂千百年。

不过,在民间社会,墨家的精神非但没有中断,而且在历史上还一直活跃着。

墨家后来形成了一种“侠义”的传统,正因此一“侠义”传统,中华文化才不至于僵化。墨家在浩瀚历史上有过种种的变形,但仍然延续了下来,甚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有影响力,比如我们中国人救苦救难的精神,重信尊诺的精神,勇于与权势为敌的精神,劫富济贫的精神,都是墨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持续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性格。




吾与轩


墨家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很多时候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儒家。

墨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他是平民出身,广泛接触生产劳动,思想务实。他主要活动在宋国与鲁国之间的手工业中心。墨子研究几何、逻辑、光学、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并有自己的真理论。墨子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一名杰出的古代思想家。

为什么秦以后,墨家思想淹没在漫漫历史长河而儒家蒸蒸日上?有几方面的原因。

1、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以农耕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男耕女织,海外交往不足道,因此商业交往不如地中海国家频繁,人口流动性小。

2、战国时期,国家多,因此作为首都的城市也多,工商业发达,文化多样化。秦定都咸阳,全国只有一个首都,一个大都会,其他的城市都没落了,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和工商业文明也没落了。

墨子是市民文化和工业文化的代表,因此,他的思想随城市文明的没落而没落,不被统治者推崇。与此同时,代表农耕文化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为国家的统治者所接受。

墨子提倡“兼爱”,这是一种平等的爱,没有什么“亲亲之爱”的宗法关系。城里人来自四面八方,都从事手工劳动,谁和谁论亲戚去?大家一律平等,市民、劳动者之间义气为重。墨子的“兼爱”等于“博爱”。

其次,墨子提出人人平等,国王也不例外,搞选举,一人一票。否定国王可以处于法律之上,否定血统高贵。

第三,墨子敬鬼神,推崇夏文化。以鬼神为崇高,那么国王、贵族自然不崇高。

这些都够不成帝王统治的法理,而是与之相悖。

惜乎墨子没能创造出一个压倒一切的上帝,因此其宗教凝聚力比犹太教差了。

从起源看,墨子与毕泰戈拉相似,创立了注重科学和技术的学术和宗教团体,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苦行组织。如果流传千年,可能也是一个“共济会”,一个匠人组织。

至于墨家崇高的道德追求与操守,与基督教接近,行侠仗义更有过之。然而,他未能用神的名义形成传统、习俗和体系。

说到此处,墨子在中国不如孔子吃香,其原因已经一目了然了。

中国文化如没有墨子,一定是跛足文化,墨子对于中国人同样不可或缺。


陶江14


儒家崇尚君权致上民为轻,是为君权服务的学说,是束缚百姓思想两仟多年的精神架锁,是历届统治者推而广知的儒圣人

墨家崇尚科技兴国百姓致上,善于经商兴市,痛恨贪官恶霸,组织民众抗议被剿灭,组织除恶队被追杀,朝庭怎么会喜欢呢?中国历代能工巧匠多为墨学一脉,只是不敢称墨谓之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