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改”又來,基本公共服務將迎新突破

餘婧

國家發展改革委4月8日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明確今年我國將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

這意味著,“零門檻”落戶從中小城市擴容到大城市。具體到湖南,長沙將放開放寬落戶條件,長沙以外的其他城市將逐步實現“零門檻”落戶。

比照世界主要國家城鎮化發展規律,我國仍處於城鎮化率30%至70%的快速發展區間。在“零門檻”落戶時代,各類人力資源的流動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城市與城市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也將從高端人才爭奪戰轉向人力資源爭奪戰。人口特別是年輕人口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資源,讓他們穩定地在城市中發展,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也是城市產業必須走過的結構升級過程。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發佈大城市落戶限制放寬的政策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早有信號。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今後一個時期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其中一個“1億人”就是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提高到45%。

然而,實現這一目標並不輕鬆。一方面部分熱門地區因為要增加公共服務成本不願意“接”,另一方面少數城郊農民不放棄現有農村土地、宅基地和集體收益不願“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年末,全國城鎮常住人口已經超過8.3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58%,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3.37%。湖南的情況也大體如此,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低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十多個百分點。大量工作生活在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因為難以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樣的基本公共服務,無法真正在城市紮根。

為破解這些問題,本次出臺的《重點任務》明確規定,將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作為重中之重。如2019年底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擴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蓋範圍等等。

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住得下、安心就業創業,“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才會越來越有質感與成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