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相同產家的藥”,店員該怎麼辦?

“没有相同产家的药”,店员该怎么办?

在門店銷售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顧客前來購買某種藥品,但產家不一樣,顧客就放棄購買了。

“没有相同产家的药”,店员该怎么办?

那麼,同種藥品不同的產家,藥效會有什麼差別嗎?顧客就一定要購買指定產家的藥品嗎?下面就幾個方面來談談不同產家之間藥品的差異。

1原研藥與仿製藥

原研藥既原研發藥廠生產的原創性新藥,原研藥要經過成千上萬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能獲准上市;而仿製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症上相同的仿製品。由此可見,原研藥和仿製藥在功效方面是一樣的,只是仿製藥無需負擔鉅額的研發費用,所以相對成本低得多。

2製藥工藝

好的公司有其優越的材料選取、製作工藝、產品控制、質量檢測等,其藥物療效可能更好、副作用更低,當然成本也隨之提高。如阿司匹林,拜耳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其對胃腸的損害較小,血藥濃度較穩定,效果較好;若有的藥製造工藝不好,本該在腸道崩解的膠囊,在胃裡就崩解了,顯然影響治療效果。

3藥物附加劑

原研藥和仿製藥在功效上是一致的,但有沒差別呢?還是有的。中國藥典中對藥品定義講究有效成分,仿製藥雖然有效成分和原研藥一樣,但其他非有效成分就有所出入了,有時使用了較劣質的附加劑的話,確實能影響服藥體驗,如過敏反應等。

4藥物含量不同

同種藥品往往有多種規格,甚至不同產家的規格也相差甚遠。如同樣是阿司匹林,劑量有25mg的,有300mg的,前者多用於心腦血管方面,後者多用於解熱鎮痛方面;還有些複方感冒藥,雖是同樣的化學名,但藥品成分或含量卻有不同,效果自然也有所差別。

既然不同產家的藥品效果有所出入,那麼是否一定要選擇同一產家的藥呢?答案是不一定的。

店員應主動詢問顧客是否能替換成相同品名、相同劑量的藥品。具體可以歸類為以下幾種情況:

如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某產家的藥品能良好地控制血壓,就不推薦輕易更換產家,若是急性病或短期服用的藥,則不必拘泥於同一產家;

若患者病情較輕,我們可以選擇較為經濟的品種;若病情危重,自然要選擇治療效果更優的品種。如只是購買普通的健胃消食片,則不必太糾結哪個品牌;

部分患者來購藥時,不記得藥名只認得藥盒,若是產家更換包裝了,就需要和顧客說明情況,大多數都是能接受的;

有些顧客是拿著藥盒來購藥的,可能並不是大品牌,只是顧客第一次接觸這個藥時恰好是這個產家的,所以就認定了這個產家,這種情況向顧客說明清楚後,接受替換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最後,需向顧客說明的是,同種藥品一般化學名相同、規格相同、劑型相同,就不必太拘泥於同一產家,因為功效或適應症都是一樣的,要讓顧客知道用藥對症比藥品品牌本身更重要。

“没有相同产家的药”,店员该怎么办?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