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血拼時代已過 透視銀行房貸業務新格局

全面血拼时代已过 透视银行房贷业务新格局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調控力度加大、租售同權等一系列政策的出現,商業銀行房貸業務也邁入了新的轉型期。從各大銀行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也能一窺銀行房地產業務的轉型路徑。2018年,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明顯放緩,更有銀行出現房貸業務負增長,在分析人士看來,“租購併舉”政策引導下,探路住房租賃,發力長租市場將成房貸業務轉型的新風口。

個人房貸增速放緩

從個人房貸增速指標來看,多家國有大行房貸業務增速下滑。從具體指標來看,建設銀行2018年末房貸餘額在總貸款中佔比高達35.1%,穩坐國內銀行第一位。從投放比例上看,建設銀行2018年新增貸款中投向個人住房貸款的比例為61.45%,較2017年增長了6.7個百分點。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為47535.95億元,較2017年增加5405.28億元,增幅12.83%。

其他國有大行個人房貸增速方面,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的房貸增幅均未超過17%。據工商銀行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該行個人住房貸款為45899.61億元,增加6512.72億元,增長16.5%。農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36605.74億元,比2017年末增加5271億元,增長16.8%,農業銀行方面表示,主要是由於該行落實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購房需求。交通銀行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達到10075.28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12.29%。郵儲銀行2018年個人房貸業務增速為22.74%。

對比2017年年報可發現,國有大行房貸增速普遍放緩。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 2017年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個人房貸增速分別同比增長21.5%、22.5%。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2017年房貸業務增速分別為17.5%、16.49%、27.79%。

另外,根據中行2017年、2018年年報數據計算,該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在2017年增速為17.5%,不過,2018年的增速為14.73%。

股份制銀行中,2018年房貸餘額增速最快的是浙商銀行,該行去年末房貸餘額為444.5億元,較2017年末大幅增長56.8%。浦發銀行去年末房貸餘額為5889.9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16.6%;招商銀行去年末房貸餘額為9287.6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11.4%。

對商業銀行個人房貸增速變緩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分析認為,各個銀行房貸增速走勢有所分化,但整體來看,大多數銀行房貸都保持了平穩的增長速度,特別是可貸資金較為充裕的大銀行,房貸作為優質的安全資產,大銀行配置按揭貸款資產的必要性凸顯。少數銀行壓降房貸規模,一方面是監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這些銀行獲取優質資產的渠道更為豐富,有限的貸款額度優先投向收益率更高的優質資產。

房地產行業不良率引關注

多家大型國有銀行房貸增速下滑,更有銀行房貸業務出現負增長態勢。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民生銀行2018年末個人房貸餘額為3355億元,較年初壓降約154億元,較2017年末的350.6億元減幅4.4%,成為少數幾家房貸負增長的銀行之一。而在2017年,民生銀行個人房貸業務增速為18.62%。此外,九臺農商行、瀘州銀行、哈爾濱銀行的個人房貸餘額分別較2017年末下降17%、6.8%、5%。

相比於多家上市銀行個人房貸業務放貸節奏和規模的微妙變化,投向房地產企業的貸款則是另一番局面。

例如,民生銀行去年房地產貸款餘額卻呈現較快增長。截至去年末,該行房地產行業貸款餘額達3879億元,較年初增長51.5%,增速位居上市銀行前列。從增量上看,民生銀行也以1318億元的房地產行業貸款增量暫居第一位,工行、建行兩家大行此類貸款增量也接近1100億元。

不過,房地產行業不良率也引發了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民生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11.17億元,同比增長102%,房地產業不良率2.07%,較2017年增加1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2018年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5.76億元,不良率1.5%,較2017年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增加了3億元,不良率提升0.7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2018年末房地產業不良率為1.56%,較上一年增加0.79個百分點。九臺農商行不良貸款則主要集中在採礦業和房地產業,其中房地產業的不良率達3.74%。

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日前表示,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要繼續緊盯房地產金融風險,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按揭貸款繼續實行審慎的貸款標準,特別是對帶有投機性的開發貸、個人房貸要嚴格加以控制;配合地方隱形債務處置,以及處置地方國企高槓杆問題。

交通銀行在展望2019年時也特別提到,“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存在一定下行壓力,部分領域潛在風險的防控任務較重,債務壓力較大的房地產企業存在的風險需要警惕”。

招商銀行也預計,2019年房地產行業風險主要集中在部分去庫存速度慢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個別高槓杆、中小房地產企業。

工商銀行則通過兩方面舉措加強房地產行業風險管理。首先,引導加大房地產領域民生保障力度,繼續擇優支持棚改貸款業務,穩步開展租賃住房貸款業務;其次,對商業性房地產貸款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實施區域差異化信貸政策,重點支持一線城市以及庫存消化週期合理、潛在需求充足的二線城市普通商品住房項目,審慎把握三四線城市新增住房開發貸款業務。

住房租賃轉型成風口

從政策層面上來看,“房住不炒”仍是監管的工作重點,也是國有大行未來房地產信貸政策的主要基調。六大國有行均在年報中提出“支持自主性購房需求”。此外在“租購併舉”政策引導下,商業銀行也開始探路住房租賃,發力長租市場。

住房租賃成為建設銀行下一階段三大戰略首位。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在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透露,建設銀行自2018年以來聚焦住房租賃、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戰略,未來將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創新發展動力引擎。

除了建設銀行外,2018年以來,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也已進入住房租賃市場。工商銀行與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北京城建集團、首開集團等簽署住房租賃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銀行與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合作,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建設。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住房租賃是落實中央政策,以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幾個大型國有銀行主要掀起,其他類型銀行接觸較少,未來商業銀行房貸業務會分為購房市場、租賃市場,如果商業銀行把握此類業務,不失為很好的發展。“隨著一些銀行開始佈局住房租賃貸款,一些銀行調整貸款規模和節奏,房貸業務將可能處於一個轉型期,從此前的以一二手產權房按揭貸款利率為主,向支持租房貸款方向發展。但產權房按揭貸款仍將是房貸業務的主體。短期內,銀行在房貸業務中的地位不會有大的改變,一方面是銀行獲取低成本資金的渠道更為豐富,另一方面銀行有豐富的房貸業務經驗,同時有廣泛的客戶可觸及的銷售網絡。”黃志龍說道。

嚴躍進指出,個別銀行壓降房貸規模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商業銀行可用資金不多,會對房貸規模有所壓低;第二個,銀行現在要執行“房住不炒”管控的思路,所以也會有所減少。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文

CFP/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