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汗國簡史

哈薩克汗國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在1456-1847年間創建的國家。由朮赤系的蘇丹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創立。15世紀,白帳汗國發生內訌,分裂出諾蓋汗國和烏茲別克(月即別)汗國等。1456年,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烏茲別克阿不勒海爾汗敗於瓦剌之機,與賈尼別克汗一起,率領部分遊牧部落向東遷徙,進入巴爾喀什湖以南亦力把裡(東察合臺汗國)境內,在楚河、塔拉斯河廣闊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民族。1456年正式脫離金帳汗國,向蒙兀兒斯坦與楚河,塔拉斯遷徙,東察合臺汗國的也先不花二世與羽奴思把蒙兀兒斯坦的一地方庫齊巴什劃出,供他們居住。

哈薩克汗國建立後,克烈汗、賈尼別克汗與亦力把裡統治者聯盟,共同對抗阿不勒海爾汗。1465-1466年大批遊牧民族脫離阿不勒海爾汗。1468年冬,哈薩克人利用阿不勒海爾汗在往徵哈薩克汗國途中喪生、烏茲別克汗國內亂之機,征服東欽察草原各遊牧部落,並乘機佔領錫爾河流域的卡臘套山大部分地區。附近哈薩克部落紛紛歸附,逼使烏茲別克繼位者穆罕默德·昔班尼汗逃往帖木兒汗國的土耳克斯坦城。

1470年,哈薩克汗國進攻土耳克斯坦城,逼迫昔班尼逃往布哈拉。隨著軍事的勝利,汗國領土不斷擴展至巴爾喀什湖西北廣大草原及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直至中亞塔什干、安集延、撒馬爾罕等地。並不斷與南遷的烏孜別克人和察合臺汗國中從遊牧轉向定居的蒙古人融合,人口增至20餘萬。

16世紀初,哈薩克汗國在賈尼別克汗之子哈斯木時期,哈斯木汗聯合東察哈臺汗國統治者,與昔班尼汗進行了長期戰爭。對內統一哈薩克諸部,其居住地區名為欽察草原,分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又稱大帳、中帳、小帳。中帳在哈薩克中部高地,小帳在烏拉爾河至裡海,大帳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突厥斯坦。小帳也吸收不少諾蓋人。首府從錫晏那克城遷至土耳克斯坦城。1525年,哈薩克汗國的勢力和吉利吉斯在蒙兀兒斯坦交匯,並且聯合打敗察合臺汗國葉爾羌的軍隊。哈斯木汗他死後哈薩克汗國弱化。1568年,哈薩克汗國在恩巴河濱打敗諾蓋人,勢力延至阿斯特拉罕。1583-1598年,塔武凱勒汗行使可汗權力.哈薩克汗國的軍力與政治影響力達到高峰。1598年,他親自帶軍佔領薩馬熱罕城,幷包圍了布哈拉和希瓦,當年秋季布哈拉與突厥斯坦議和.雙方簽訂布哈拉-哈薩克條約。布哈爾-哈薩克條約規定,全部南哈薩克斯坦和塔什干地區,薩馬熱汗包括全費爾噶納地區由布哈拉併入哈薩克汗國。由於受到達延汗重組以後的東蒙古擠壓,瓦剌逐漸西遷,並且在1524年開始和哈薩克發生衝突。1525年左右,衛拉特-哈薩克"兩百年戰爭"開始了。1615年到1652年哈薩克汗國打敗衛拉特的攻擊,並佔領準噶爾汗國的西部地區。17世紀中期,準噶爾人反擊哈薩克汗國,並佔領東南部大玉孜小汗的大部分和察合臺後裔的葉爾羌汗國,基本上控制了蒙兀兒斯坦,1682年之後哈薩克汗國一直處於劣勢。1748年,哈薩克汗國的大王位上臺阿布萊汗,阿布萊時代哈薩克汗國反擊準噶爾人,回收了塔什干、七流河等東南地區。在哈薩克汗國的西部跟俄羅斯沙皇簽定協議保持和平狀態,1752-1753年阿布萊帶領哈薩克軍隊攻進準噶爾的中心地區伊犁河博熱塔拉,併成功佔領了準噶爾汗國的首都,後來準噶爾汗國的殘餘軍隊和平民都被清軍滅絕了。1757年,清朝滅絕準噶爾人之後,與哈薩克汗國交火幾次,雙方都沒有得到明顯的勝利,後來簽定和平協議,初定了21世紀中哈邊界線。

18世紀中葉,哈薩克汗國中帳、小帳的長老與蘇丹雖然簽訂了臣服於俄國的證書,但這種臣服只是名義上的,哈薩克人實際上仍在其汗王統治下過著遊牧生活。他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未受到俄國的影響。在此期間,俄國也從未在哈薩克人中實行應有的制度和管理,也沒有徵收賦稅。俄國蠶食哈薩克汗國的措施是在哈薩克草原修築要塞。在接受哈薩克人假意臣屬的同時,俄國為了加強對哈薩克汗國的真正實際控制而繼續南侵,開始在哈薩克人牧地上建築一些軍事要塞。俄國參政院秘書處五等文官基洛夫於1724年將有關治理哈薩克人體制的兩個方案呈交給政府。這兩個方案的內容關係到俄國開闢通往中亞的商路、建立鹹海通航系統、發展與中亞各汗國的貿易和政治關係等問題。基洛夫建議,為了保證哈薩克地區屬於俄國,應該在奧裡河上建一要塞,這就是奧倫堡要塞的由來。基洛夫還建議在奧倫堡與鹹海之間陸續建築45個要塞。他認為,這些要塞不僅有利於俄國控制哈薩克人,而且還可以作為俄國以後進攻中亞南部的基地。從此以後,俄國人開始在哈薩克人牧地上沿烏拉爾河、伊希姆河和額爾齊斯河三條大河建築要塞。這些要塞大多是在哈薩克汗國的邊疆地區。把西伯利亞汗國都城西伯爾城改建成託博爾斯克要塞(1587年)起,到1865年新浩罕線形成的近二百年中,俄國陸續建築了亞梅什要塞(1715年,後被準噶爾人摧毀,1716年重建)、鄂木斯克要塞(1716年)、熱列金斯克要塞(1717年,位於鄂木斯克與亞梅什湖之間)、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1718年)、烏斯季卡緬諾哥爾斯克要塞(1720年,在額爾齊斯河中上游齋桑湖北岸)等等。"所有這些要塞成了額爾齊斯河軍事邊界線的起點,這條邊界線以後成為沙皇軍隊向哈薩克汗國逐步推進的可靠基地。

俄國在哈薩克人牧地上修築要塞之事曾引起哈薩克人的強烈反抗。1743年,哈薩克人對俄國邊境村莊大肆搶劫。1744年,哈薩克人入侵俄國邊境,搶劫了從阿斯特拉罕去希瓦的商隊,又拘押了從奧倫堡到卡拉卡爾帕克人那裡去的格拉迪舍夫中尉。針對這種情況,俄國煽動土爾扈特人、巴什基爾人去攻打哈薩克人,以此削弱哈薩克人。俄國外交事務委員會在1734年指示遠征隊官員基洛夫:"在發生騷亂時,要利用一個民族去對付另一個民族,以便保存俄國實力。"俄國人用這種手段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借巴什基爾人之手削弱了哈薩克人,並驅使他們離防線更遠;二是借哈薩克人之手製服了巴什基爾人,三是在哈薩克各個汗國內部製造矛盾,迫使汗國分裂。與此同時哈薩克人力爭要回原有失去的土地,在1801年阿布勒海爾汗之孫波凱率領一部分小帳部族在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中間建立附屬俄羅斯帝國的波凱歐爾達,1834年1838年波凱歐爾達爆發伊薩泰馬汗別特起義後引起沙俄警惕。 1847年哈薩克汗國最後一位可汗克涅薩熱因內賊的出賣壯烈犧牲,哈薩克汗國覆滅。從創建以來,汗國曆史跨越將近391年。汗國滅亡後的很長時間內沙皇才逐步取代哈薩克汗國統治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