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清理雜草"?

“辛卯,噶爾丹入犯烏珠穆秦。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子胤禔副之,出古北口。”

噶爾丹原本為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的第六子,幼年時期跟隨五世達賴喇嘛學佛。其兄長僧格繼位後,眾人皆不服所以內部發生了分裂。

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

在徵得老師同意後,他自衛藏返回部落。終於登上了大汗的寶座,因其不是黃金家族血統,而飽受爭議。但噶爾丹憑藉著其強大的實力,使得蒙古各部聞風喪膽。

(一)、數徵噶爾丹,定西域叛亂

土爾扈特出走以後,在中西亞地區逐步分成了衛拉特四部。公元一六三五年,固始汗遣使表示願意歸順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清朝。

自此,雙方便成為了從屬關係。噶爾丹繼位後四處征伐,一舉打敗鄂齊爾圖汗以後,正式成為盟主。他將鬆散的部落聯盟,轉變為集權制的君主國家。恩師五世達賴贈與其“噶爾丹博碩克圖汗”自此準噶爾汗國正式成立。

1. 四處征伐,劍指北京

對於草原上的其他部落而言,準噶爾部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繼位後噶爾丹先是擒殺了車臣汗,而後統一了西蒙古各部落。當時受到喇嘛教的影響,噶爾丹一直想建立一個佛國。而他本人既是蒙古各部宗教界的領袖,又是世俗界的當權者。

《蒙古族通史》“在準噶爾地區所有呼圖克圖和喇嘛中,無論其宗教職位,還是學識及影響,噶爾丹是獨一無二的”。噶爾丹本身具有超強的領導能力,所以也很會審時度勢。為了獲得暫時的穩定,噶爾丹派使者向順治稱臣。所以,才說準噶爾部是叛亂而不是清朝的向西入侵。

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

得到清朝的認可後,準噶爾部開始變得肆無忌憚。他先是滅掉了葉爾羌汗國,順路西行用兵於哈薩克汗國。順手攻佔了察合臺部落,而後又率部向北越過杭愛山,攻打土謝圖汗。之後便繼續東行,過赤峰到達烏珠穆沁。漠北諸部失敗後,紛紛向南遁逃。噶爾丹攻入集結部隊,準備向南取北京。

2. 御駕親征,如火如荼

《清史稿》“八月乙未朔,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福全大敗噶爾丹於烏闌布通,噶爾丹以喇嘛濟隆來請和,福全未即進師。”眼看噶爾丹就要越過長城,清廷不可能再無所作為。清朝發兵十萬,分進合擊。分別從喜峰口、古北口以及盛京和吉林出兵,前往烏珠穆沁。

清軍的火炮壓制優勢性很強,於是“丙子,噶爾丹以誓書來獻。上曰:“此虜未足信也。其整師待之。”噶爾丹遣使求和,隨後其見勢不利,隨即逃跑。三年以後,兩軍又發起了昭莫多之戰,最終以清軍勝利告終。

噶爾丹所,有諾顏格隆阿喇兒拜,下有一百餘”,康熙再度親征封鎖了噶爾丹的西歸之路。並且其侄繼位,沙俄也不願接納,噶爾丹兵敗身亡。策妄阿拉布坦繼位後,重新歸整軍隊佔據了藏區。清軍由青海而入,大敗乃還。隨後乾隆皇帝攻佔伊犁,擊敗達瓦齊部隊,準噶爾汗國宣佈正式滅亡。

(二)、止步伊犁,難往西行

經過清朝祖孫三代的努力,終於將西北的邊陲大患準噶爾汗國消失殆盡。在這個地區盤踞著很多勢力,有北部的沙皇俄國還有西部的哈薩克汗國。

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

清軍滅絕準噶爾以後,並未再繼續向西前進,而是隻將原本屬於準噶爾的地盤佔為己有。其實,可以說是平定叛亂因為噶爾丹曾經是清朝的屬臣,也可以說是向西擴張,因為這片地區原本並不屬於清朝。

1. 與哈薩克的協議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哈薩克汗國與準噶爾之間屬於仇敵關係。哈薩克本來屬於察合臺汗國的一部分,而自噶爾丹成為汗王之後便一直企圖向西擴張。他死後,策妄阿拉布坦繼位也沒有停止西進的腳步。

《中亞通史》記載,策妄阿拉布坦執政時期共有六萬餘哈薩克人淪為奴隸。他們不得不向強大的政權低頭,沒有實力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哈薩克人便開始與清軍聯合。俄國史學家達列拉卡斯基曾說“哈薩克人的破產景象極為悽慘,他們惴惴不安,倉皇逃命,於各遊牧地之間,結果畜群倒斃,人們餓得奄奄一息,男人拋棄妻子兒女,

讓他們聽天由命。”

《清實錄》記載,哈薩克汗國的中玉茲和小玉茲都曾經向清軍彙報過準噶爾軍隊的部署情況以及行軍路線。嚴格來講,哈薩克為平定叛亂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此時也是哈薩克獨立的絕佳時機。在一七五七年,與清廷簽訂了協議規定了雙方的邊界而且還接受了清朝的冊封。哈薩克與清朝都有一個統一的目標,就是消滅準噶爾汗國。

2.沙俄勢力的影響

沙皇俄國一直與清朝處於敵對狀態,儘管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但仍然明爭暗鬥。而且噶爾丹的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由俄國提供。同時,他們還想要控制哈薩克地區。所以,在其內部不斷的進行分食。

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

哈薩克汗國在準噶爾的不斷攻擊下,分裂成了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三部分。雖然他們都不滿足於噶爾丹的統治,但是因為各懷鬼胎所以一直無法形成鐵板一塊的聯盟。甚至在大會上,中玉茲的可汗因為受到俄國人的支持公然擾亂會場致使其無法繼續進行。

像阿布勒海爾汗等野心家,一直寄希望於俄國扶植自己的勢力。同時,沙俄還不斷的在哈薩克草原上修築軍事要塞。它們構成了額爾齊斯河軍事邊界線,也是沙俄東進的橋頭堡。如果清軍繼續西行,那麼肯定會受到沙俄的阻撓。

(三)、戰線過長,難以為繼

清朝的主要兵力部署,都是在華北以及東北地區。他們悍然向西北進軍,平定準噶爾已經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因為準噶爾在此地盤踞已久,擁有良好的統治基礎。他們不可能模仿成吉思汗,數次西征建立橫跨亞歐的帝國。

1. 鞭長莫及,沒有底氣

打仗其實打的就是物資和士氣,而康熙皇帝在位時期三徵噶爾丹國庫已經消耗殆盡。幸而有雍正皇帝勤政務實,才有了乾隆時期的短暫盛世。滅絕準噶爾汗國,已經使清朝的版圖向西擴展了很大一塊,他們無心也無力再繼續西進。

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

其實,清朝與哈薩克也有過幾次衝突,但雙方均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此時的哈薩克又向清朝議和,請求其冊封

。何不就坡下驢,結束這場沒有意義的爭鬥。雖然他們只是在名義上為清朝的附庸,但只要不再鬧事便好。

沙俄的軍隊還在北方邊境虎視眈眈,前前後後雙方打了不下幾十場。要是再將戰線繼續延長,再將戰事推遲沙俄必定會趁此時機南下。他們既可以從額爾齊斯河進軍,又可以從遠東地區進入東北。

在山地作戰,對於清軍而言既不熟悉地形又難以維持供給。他們也不可能像成吉思汗那樣,數次西征討伐。這對於統治者而言,是從未想過之事。而且清軍西征的主要原因,就是準噶爾的數次挑釁。清廷只需要維持內亞安全穩定就好,西域地區只求得消除隱患。

2. 各方勢力的角鬥場

自元朝開始中亞地區便屬於察合臺汗國,這裡聚集著許多蒙古部眾。但他們又不同於蒙古高原上的百姓,而是逐步的與當地民族進行了融合之後的新興民族。對於蒙古高原上的諸王而言,清軍如若發兵不日就到,但西域路途遙遠長途跋涉,他們是不可能實際控制這片區域的。

況且,女真族人數本來就少不可能將其全部調往此處。在平定準噶爾以後,乾隆皇帝將龍興之地的錫伯族部眾遷往了今天的新疆地區。目的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錫伯族與滿族都是來自於白山黑水之間也願意聽從其調遣。

但是他們人數本來就少,就算全部遷去也不足以維持這片地區的統治。繼續西進那片地區不是清朝的法理領土,既缺乏理論支持又沒有統治基礎。所以,如果不斷的往西填充士兵無異於送人頭。

清朝既已冒險平定噶爾丹,為何不一鼓作氣打出國境

所以,清軍繼續西行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就領土而言,他們已經控制了前所未有的疆域。而且哈薩克對於自己也完全構不成威脅,況且他們還願意主動求和。既然人家都給出了臺階,那麼順勢而下,在保全顏面的前提下又維護了自己的統治,何樂而不為?

結語:

千百年來,中原王朝從來沒有實際統治過西域地區。就算是四大汗國歸屬於元朝,但那也只是名義上的順從。而清軍打到了今天新疆的地界,已然完成了一件舉世矚目的成就。儘管現在有許多人說清朝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但是它奠定了今天中國疆域的版圖。

他們沒有必要向西繼續擴張,因為那裡盤踞著各方的勢力而自己的後勤補給又不一定能夠完全支撐。況且,如果連年打仗最終會民不聊生還有可能引火燒身。如果再因此造成中原地區的叛亂,那麼就得不償失了。

參考文獻:

《清實錄》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