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没有锦衣卫、东厂之类的特务机构,皇帝是如何监视百官的?

鸭梨_采了个花


在辫子戏中,多将“十三衙门”和“粘杆处”演绎成清朝的锦衣卫和东厂。

十三衙门只是内廷服务机构,不参与监视百官的事。而且,十三衙门只存在于顺治时期。顺治那时候,还忙着和满族大臣挣权,用不着监视百官。对满族大臣,顺治可以通过八旗制度控制。十三衙门只存在七年,康熙即位后(1661年),就改为内务府了。

粘杆处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特务组织,雍正登基以后,改为尚虞备用处 。其在民间传说中,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血滴子”。粘杆处存在于雍正和乾隆两朝,有监视各地百官的作用。

清朝监视百官最厉害的工具是“密折制度”:皇帝让大臣主动打小报告!

在康熙时,就开始实行密折制度。康熙给各地亲信官员密折奏事权利,事无巨细都可以秘密上奏。甚至,就算是各地的风俗民情、笑话趣闻,也都可向康熙禀报。

雍正时,完善了密折制度。雍正给各地封疆大吏和亲信官员密折权利,每人一个密匣,上有两道锁,只有皇帝和官员本人能打开。里面的内容,只有皇帝和官员本人知道!雍正时期,有1200多人有密折奏事权利。各地官员也不清楚身边到底谁有密折奏事权利,也不敢忽悠雍正。于是,官员们事无巨细,都会经常向雍正禀报。

就是通过这个制度,雍正足不出户便通晓天下事。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首先要明确一点,特务机构来监视百官,只是手段。皇帝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加强集权。而加强集权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提升中央的权力,一个是分散地方的权力。

明朝的失败之处在于,在顶层的制度设计上,过于追求中央集权,而忽略了分散地方权力。结果皇帝为了集权设立了锦衣卫,又不放心锦衣卫而设立了东厂。

最终权力集中到皇帝之后,因为太过于烫手,而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另一方面,明朝不能有效的分散地方权力,因而诞生了东林党。而到了明后期,出于平衡的考虑,皇帝只能依靠宦官。在崇祯杀掉魏忠贤后,彻底摧毁了明朝最后的平衡,导致明朝灭亡。

明朝的特务横行与东林党争,给清朝巨大的警醒。如何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尽可能的分散地方权力?

清朝比明朝多拥有一个天赋,那就是满族治国。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从诞生之初,就有满臣与汉臣之争。而且清朝的统治者,将二者平衡的很好,“汉臣干活,满臣弹压”二者互相牵制。当地方官员,因为满汉之争而互相猜忌时,自然难以形成合力对抗中央。

清朝监视百官最凌厉的方法,“密奏之权”。

清朝的皇帝允许,甚至鼓励大臣之间互打小报告。

在康熙整合满人之后,就开始着手拆分地方的权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密折之权。康熙给予各地的亲信官员秘密上奏之权。无论是地方风俗民情、笑话趣闻,大臣只要觉得有必要,都可以向康熙汇报。而前段时间火便网络的“知道了”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雍正当政,进一步的完善密奏制度。

雍正大量的给封疆大吏和亲信官员密折之权。这种制度具体是给每个大臣一个密匣,只有皇帝和官员本人才能打开。而里面的内容,自然只有皇帝和官员本人知道。

而到了雍正朝,全国共有1200多人拥有密奏权,而当时的清朝,全国总共才有一千多个县。

因而各地官员都不清楚到底谁有密奏权,自然不敢欺上瞒下的忽悠雍正了。于是,官员们事无巨细,都会向雍正禀报,这一制度虽然大大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但也正是通过密奏制度,使得雍正足不出户,便通晓了天下事。

除了密奏外,清朝顺治时期,也出现过类似的特务机构,十三衙门。

只是当时的十三衙门,主要是属于内廷的服务机构,并没有监视百官的权限,反而更像是皇帝用来监视满人的机构。

于是清朝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汉臣密奏、满臣来监视汉臣,再由八旗制度和十三衙门来控制满人”。但十三衙门仅仅存在了七年,康熙即位后(1661年),因为八旗制度的日趋完善,十三衙门也就正式改名为内务府了。

当然清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当属粘杆处了。

而且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特务组织,在雍正登基以后,粘杆处改名为尚虞备用处 。

其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血滴子”



紫禁的sphere


明代和清代的权力制衡机制是不同的。权力制衡机制就是皇帝利用各种不同的政治势力相互斗争,从而维持皇权稳定。

明代的时候,皇帝利用宦官和言官来制约朝臣。锦衣卫和东厂实际上都是由宦官统领的,可以归属到宦官领域。除了宦官之外,还有言官也就是御史。他们没有行政职责,主要负责监督朝臣,向皇帝检举他们的不符合礼法的行为。

而到了明代的时候,皇帝采用的是满汉大臣相互制约的方式来实现权力制衡。这和清政府的少数民族政权出身有关。因此就不再需要宦官,也不需要厂卫制度了。言官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其作用也远不如明代。清代的时候,中央的高级官员除少部分职位以外,大部分都是满汉各设一个岗位。但也有少部分岗位仅供满族大臣出任。比如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皇宫内的安保是皇帝的心腹。而且,习惯上满族大臣可以补汉族大臣岗位的缺,反过来则不行。这样就在中央层面上形成了满汉大臣大体均势,但是满族大臣略占优势的局面。在地方上,中下层官员以汉族官员为主,但中上层官员以满人为主。举例而言,在晚清以前总督巡抚一级的高级地方官员大部分都是满人。驻防将军这样掌握地方兵权的高级武官大部分也是满人。这样在地方上就形成了满人为主的高级官员统领大部分汉人低级官员的局面。

通过这样的设计,皇帝可以利用满族大臣对汉族大臣进行全面的监督。而满族大臣实际上是皇帝小圈子的内部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是满清政权天然的拥护者。当然也就是值得信任的对象。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自然会为皇帝监督汉人官员。

除此之外,清代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密奏制度。这个制度指的是官员向皇帝提交的奏折是密封的,除了官员和皇帝两个人以外,其他人都不可以阅读。按照清代的习惯,奏折在皇帝批复以后,会发还给大臣。但大臣并没有权利保存这些奏折需要按照规定上缴。在清代以前,密奏并不普遍,仅限于少部分高级地方官员。清代自康熙时代起,就给予地方官员普遍性的密奏权利。很多低级别的官员也拥有了这项权力。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本意就是让地方官员相互之间监督。低级别官员可以通过这种制度像皇帝报告高级别官员的不法行为,从而也就义务充当了皇帝的耳目。


zyb38537240


清王朝与明王朝关于情报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众所周知的密折制度。

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清朝历代皇帝都不设立像明朝锦衣卫和东厂这样醒目的特务机构。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因为清朝说穿了就是满人殖民汉人的朝代。相较于明朝不管怎么说都是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对于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华夏大地来说更具正统的认可性,所以明朝相较于历史上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民众对其更具包容性。但若是清王朝效仿明朝设立公开且规模庞大的特务机构势必会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感,会落下满人监视汉人的口实,不符合满汉团结的政治需要。

其次设立类似东厂和锦衣卫的特务机构若是碰上明君则会成为其治国和铲除政治敌人的一把利器,但若非明君则会使得皇权旁落。一旦有野心的人物掌控庞大的特务机构就会成为权臣架空皇帝。所以为什么清王朝并没有发生类似于明朝宦官篡权的事件,就是因为没有类似东厂的特务机构,宦官再受宠也只能窝在皇宫,没有让其释放权利的国家机构。

最后雍正完善了密折制度可以说讲帝王心术运用到了极致。根据各种相关的史料记载,在雍正执政期间,整个清王朝有密折上书权利的人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五百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当朝的官员。换句话来说清朝并没有明面上公开的特务机构,但是每一个官员都是无间道中的影帝级演员,他们谁都不知道除了自己以外谁会是上密折的人。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监视特务,但是他们自己却又无时无刻的被监视着,这就让雍正所得到情报更具有相互佐证的条件,毕竟每个人在写密折的时候串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都想通过密折这一直接与皇帝接触的机会来让自己更快的进入权力的中心。相较于东厂锦衣卫这种集中的特务机构很多时候都会尾大不掉听调不听宣反倒不像密折制度高效准确。

所以说说清朝没有特务机构其实是不妥当的,应该说每个人都是无间道,每个人都觉得只有自己是在潜伏着的,却不知整个清王朝本身就是一个高效且庞大无比的特务机构。


Aizio


谁告你清朝没有特务机构的?

清朝特务机构大都是汉人来管理,有一个叫粘杆处的就是特务机构。

据说粘杆处在九子夺嫡的时候帮助雍正登上了皇位,同时血滴子就是粘杆处特务的武器。




小金学历史


清朝地方设有织造局等机构,负责给皇帝传八卦;皇家内院则有沾竿处。

另外,清朝与明朝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明朝是汉族政权,清朝是满族政权。

清朝与明朝的监视制度不同,他们以族/旗为单位,分权集中管理,可以理解为党派,一个地方的旗人就相当于党员,有悖于共产党的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旗人党员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和专权特权,这一切的特权形成了统治阶级并监察区域内官民。

另外,八旗官兵的分区驻扎,对一系列前朝士族的“反清复明”行动有很好的抑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