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第五篇:周朝最初的治理模式和周天子的由来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之子禄父(武庚)继续管理殷商旧民,同时让其弟管叔鲜、蔡叔度帮助禄父治理。又封姜尚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这次分封基本把商旧部包围了起来,西边是周朝大本营,东边是周朝的血缘诸侯,北边也落于周朝王室诸侯手中。

周朝第五篇:周朝最初的治理模式和周天子的由来

到这一时期周朝并没有完全脱离商朝的治理模式,依然采用商的方式治理,以天下共主的名号分封和管理诸侯。

商朝是一个神权国家,以一个强大的中央邦国来立于各诸侯之上,用神权控制民众和保障治理诸侯的方式。

周朝开始时同样是这样的模式,区别在于周朝并没有自己的神信仰,只以强大的中央邦国威慑各诸侯。而要去除商的强大力量和在诸侯中的地位,鬼神治国必然要被瓦解(事实证明鬼神治国确实在周朝时被瓦解)

周朝采取的办法是从鬼神治国转变为上天任命治国,也就是天子治国。

上天任命治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民众归心问题。鬼神在时民众必然听从于鬼神,而当上天任命某人代自己时,民众也比然听从于上天任命的某人。

商朝的强大在于鬼神的凝聚力和害怕鬼神的惩罚,但当上天任命天子治国时,鬼神的凝聚力也就瓦解了,商朝民众面临的是信鬼神还是信上天,只要动摇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对鬼神的害怕。

第二是王权彻底控制了神权。上天任命天子治国就同时拥有了王权和神权,神权的解释出自王权,神权也就彻底退出了治国历史舞台。

第三是诸侯的归属问题。相较于商朝的自我信仰的鬼神,周朝的上天任命更能使诸侯名正言顺和接受。

上天任命治国相较于鬼神治国是进步,但由于时间太短,又缺乏具体的保障上天任命治国的方式,所以对于诸侯的约束力不强。最终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摄政时发生了管叔、蔡叔联合武庚的叛乱。

周朝也从这时开始确立了自己的治理模式。

周朝第五篇:周朝最初的治理模式和周天子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