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三朝:遼國為何不像金國一樣滅亡北宋?其實是因為一項制度

在北宋建立之時,有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早已經雄踞北方多年,而且對中原王朝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比如五代十國中的後晉和後漢均是遼國扶植起來的王朝。北宋初期的前兩任皇帝,也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都有北伐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夢想,但是隨著宋太祖趙匡胤英年早逝,宋太宗趙光義雍熙北伐失敗,終北宋一朝再也沒有實力和膽量和遼國叫板,最終在公元1004年,北宋和遼國達成澶淵之盟,和平共處了長達百年的時間。

塞北三朝:遼國為何不像金國一樣滅亡北宋?其實是因為一項制度

不過,後來隨著女真人建立金國,並以摧枯拉朽之勢吞遼滅宋,北宋和遼國對峙的歷史時期才宣告終結。或許很多人想不明白,強盛的遼國為何不像後來的金國的一樣滅亡北宋呢?難道遼國沒有這個想法嗎?其實,這要從遼國的一項制度說起。雖然同樣都是遊牧民族,但是契丹人和女真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因此也對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影響。可以說,這是遼國願意和北宋和平共處的原因所在。

塞北三朝:遼國為何不像金國一樣滅亡北宋?其實是因為一項制度

遼國曆史上實行五京制,以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是由於契丹人轉徙不定、車馬為家的遊牧生活決定了所謂京城只是一個概念,而皇帝的巡狩制度——四時捺缽則成為了關鍵所在,所以朝政決策皆出自捺缽之地,也就是說遼國皇帝一年四季很少在京城待著,其巡狩到了哪裡,哪裡才真正的“京城”,漂移不定。

塞北三朝:遼國為何不像金國一樣滅亡北宋?其實是因為一項制度

遼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時期,雖然遼國從後晉手中接過了燕雲十六州的管轄權,有了過定居生活的基本條件,但契丹人仍然堅持著狩獵式的經濟生活,逐水草而居。因此,為了有效管理燕雲十六州這塊漢地,遼國實行因俗而治,採取“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方式,在燕雲十六州設置南面官依照漢俗進行統治。或許對於遼國來說,燕雲十六州只是壓制北宋的一個工具,至於這塊地對於遼國有多重要,根本體現不出來,沒有牧草的地方,遼國人根本不喜歡,寧願在城外搭帳篷,也不住進城中的房子裡。

塞北三朝:遼國為何不像金國一樣滅亡北宋?其實是因為一項制度

因此,遼國出了前幾位皇帝,如遼太宗耶律德光有吞併北宋的野心之外,其他均對北宋沒有什麼興趣和想法。這也就導致只要北宋給遼國一定的好處,遼國自然悠哉樂哉地接受與北宋和平共處。反過來說,金國就不一樣了,女真人凡是攻佔一地均將其民遍入猛安謀克,進行統一管理。後來又因為漢化程度加快,到了金國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完顏亶在位時期,就已經全面實行漢法了,與中原王朝別無二致,自然需要更多的農耕地區和民眾來收取賦稅,來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各位讀者,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