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三朝:辽国为何不像金国一样灭亡北宋?其实是因为一项制度

在北宋建立之时,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早已经雄踞北方多年,而且对中原王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五代十国中的后晋和后汉均是辽国扶植起来的王朝。北宋初期的前两任皇帝,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有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但是随着宋太祖赵匡胤英年早逝,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北伐失败,终北宋一朝再也没有实力和胆量和辽国叫板,最终在公元1004年,北宋和辽国达成澶渊之盟,和平共处了长达百年的时间。

塞北三朝:辽国为何不像金国一样灭亡北宋?其实是因为一项制度

不过,后来随着女真人建立金国,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吞辽灭宋,北宋和辽国对峙的历史时期才宣告终结。或许很多人想不明白,强盛的辽国为何不像后来的金国的一样灭亡北宋呢?难道辽国没有这个想法吗?其实,这要从辽国的一项制度说起。虽然同样都是游牧民族,但是契丹人和女真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因此也对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影响。可以说,这是辽国愿意和北宋和平共处的原因所在。

塞北三朝:辽国为何不像金国一样灭亡北宋?其实是因为一项制度

辽国历史上实行五京制,以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是由于契丹人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所谓京城只是一个概念,而皇帝的巡狩制度——四时捺钵则成为了关键所在,所以朝政决策皆出自捺钵之地,也就是说辽国皇帝一年四季很少在京城待着,其巡狩到了哪里,哪里才真正的“京城”,漂移不定。

塞北三朝:辽国为何不像金国一样灭亡北宋?其实是因为一项制度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时期,虽然辽国从后晋手中接过了燕云十六州的管辖权,有了过定居生活的基本条件,但契丹人仍然坚持着狩猎式的经济生活,逐水草而居。因此,为了有效管理燕云十六州这块汉地,辽国实行因俗而治,采取“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方式,在燕云十六州设置南面官依照汉俗进行统治。或许对于辽国来说,燕云十六州只是压制北宋的一个工具,至于这块地对于辽国有多重要,根本体现不出来,没有牧草的地方,辽国人根本不喜欢,宁愿在城外搭帐篷,也不住进城中的房子里。

塞北三朝:辽国为何不像金国一样灭亡北宋?其实是因为一项制度

因此,辽国出了前几位皇帝,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有吞并北宋的野心之外,其他均对北宋没有什么兴趣和想法。这也就导致只要北宋给辽国一定的好处,辽国自然悠哉乐哉地接受与北宋和平共处。反过来说,金国就不一样了,女真人凡是攻占一地均将其民遍入猛安谋克,进行统一管理。后来又因为汉化程度加快,到了金国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完颜亶在位时期,就已经全面实行汉法了,与中原王朝别无二致,自然需要更多的农耕地区和民众来收取赋税,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各位读者,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