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含淚千里尋診:孫子生病,父母怪我

這天,我照例在辦公室坐診。

門開了,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兒先走了進來,緊接著跟進門來的卻不是年輕的爸爸媽媽,而是兩位上了年紀的老人。

他們拎著一個大包,男的進門放下包之後長長的喘了口氣說:“還好,終於按時趕上了。”女的也說:“是啊,一路上走得這麼快,我出了一身汗。”

那個小男孩卻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嘴裡含著一支棒棒糖,仰著頭,兩手舒服地扶著座椅,像小國王一樣哼著歌。

一問才知道,這兩個人是小男孩的爺爺奶奶。他們千里迢迢從河南帶著孫子來北京看病。今天下午為了能夠在約定的看診時間趕到,兩個人抱著孫子一路小跑過來。

陳述病情的時候,還沒說兩句話,奶奶的眼淚就流下來了。

六旬老人含淚千里尋診:孫子生病,父母怪我

她想著兒子平時工作忙,不想讓他太累,所以孩子從小就一直是自己照看,兒子兒媳基本上從不過問孩子的事情。

一歲的時候,孩子因為感染手足口住院治療,後來又引發咳嗽,此後就落下病根。一年四季只要一遇到冷空氣就咳嗽,後來逐漸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鼻竇炎、腺樣體肥大、變異性哮喘、挑食、不長個……

她非常自責,認為自己沒有把孩子照顧好,導致孩子生病。兒子兒媳更是心痛不滿,連一個好臉色也不願意給她,認為她做的再多也補償不了孩子的健康。

這位奶奶內疚悔恨,從此整晚整晚睡不好覺,白天照顧孩子更盡心盡力,生怕出一點點差錯。她和老伴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花在孫子身上,帶著他四處看最好的醫生,找最好的治療方法。

她一邊說情況,一邊流著淚,到後來泣不成聲。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當了外婆之後,抱著我可愛的外孫女,只覺得比她媽媽還緊張,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裡怕摔了。

可是,這樣的心情,又有多少年輕的父母能夠體會?

在這個競爭激烈、充滿焦慮的時代,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生活、教育的每個細節都有著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年輕的爸爸媽媽面對自己和父母一代的育兒理念差異以及出現的各種問題,常常埋怨父母理念落後,指責父母的問題,甚至和父母發生激烈的爭吵和衝突,取消他們親近孩子的機會。

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可曾想過父母的感受?他們可知道,父母對兒孫的赤誠之愛,和自己愛孩子的心情毫無二致,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社會中,我們常常被陌生人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友善的幫助感動不已。但父母從我們蹣跚學步到結婚生子,毫無怨言地付出所有,還盡心竭力地幫助我們撫養下一代。

他們為我們做的這一切,我們卻沒有絲毫的感恩。反而面對他們無心犯下的錯誤,我們常常難以釋懷,毫不客氣的責怪埋怨。

六旬老人含淚千里尋診:孫子生病,父母怪我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只是說話直接了一點,只是一時沒有忍住發了脾氣。可你是否知道,最愛你的人把自己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毫無保留地向你敞開,傾其所有的愛著你,所以他們的心格外敏感,格外容易受傷。你的“直言不諱”和毫無顧忌,卻像一根根鋒利的刺,刺傷了他們心裡最柔軟的部分。

他們不會怪你,不會反擊你,不會報復你,只會自己默默地承受委屈和傷心,一次次的在夜晚難以入眠,更加小心翼翼地做好所有的事情,期待能讓你滿意。

他們想要的不多,或許只是你一個感恩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熱乎乎的感謝。

但常常,就連這些小小的期待都變成了奢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當你一心一意為了孩子成長忙前忙後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的父母也是這樣的愛著你。

如果可以,請對他們好一點。即使他們有時候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即使他們有時候照顧孩子的方式讓你覺得不夠滿意,即使他們有時候會犯一點點小錯誤。

養育孩子成長的路很長,就算你事事親力親為,也不一定能保證不犯任何錯誤。出現問題後,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心中有愛,齊心協力,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但希望你記得,不要傷害最愛你的人。

因為有些遺憾,是一輩子也無法彌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