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认可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

01

持续几天都觉得有点躁郁。

一会儿烦躁,一会儿郁郁。

知道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太高导致的,也做了一些调整和舒缓,但是一下子有点静不下来。

严重的时候,只想躺在床上不起来——没力气,懒得动,如果让我睡,大概能睡上一天一夜也可以。

身体的疲惫加上精神的烦躁,对于我这种敏感的人来说,就会有点暗暗的担忧:这种状态持续久了的话,可得警惕了。

克莱德先生问我说:你到底为啥不开心啊?

我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具体的原因。无非是家里乱了点儿啊,豆豆哥拖拉一点儿,我自己的时间少了没时间码字儿这种事儿。

要说是不是天大的事儿?真的不是。

但是不是微不足道呢?

也不是。

因为我捋这些事儿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被稀释了。

当我感受不到我的付出有价值,或者说,当我体验不到成就感的时候,就仿佛一片落叶漂浮在水上——随波逐流,毫无自主权和决定权,除了心慌之外,当然会郁闷。

落叶有什么烦恼吗?

也没有。看似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负担,没有什么压力。

可是,它决定不了自己的方向和未来,若是它甘愿如此倒也好;可惜的是,我却是不甘的。

即便是要做水中的植物,我也一定是水草——扎根泥土中,会因为水流的冲击而摇摆,但是我的根一定是牢牢扎在水里,我要有我自己。

02

想起来那些一无所有但是很快乐的日子。

为什么那时候,很穷却依然会很开心呢?

穷得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还会买一把鲜花,从街口抱着走回家,一路上雀跃得像是刚恋爱的少女。大概是因为觉得有能力装点自己的生活,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吧。

我跟克莱德先生最开始的那几年,真的是一穷二白——我们俩花钱比较撒,不太攒钱,好多时候在外面吃饭,又或者有点钱就出去玩,总是手头紧张,但是内心却很快乐。

第一套房子装修的时候,买的家具超过一半都是样品,打折,便宜,只要能买到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在意。

每个周末在家居商场转啊转,每个周末啊,真的像是很多电影里演的那样,两个人穷得叮当响,却为了能够买到一张半价的双人床而激动得一路上说个不停。

人家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却乐在其中——两个人一起发现,一起寻找,一起建筑生活的快乐。

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

肯定不是从金钱。因为没钱。

好多时候,就是从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对生活的付出与掌控,对自己的认可与投入。

那时候,坚信自己会是一个努力的、上进的、有所作为的人。

以至于付出再多都不觉得辛苦。

03

美剧《极品老妈》,其中有个片段很棒。

年过五旬的邦妮一辈子都没干什么正经工作,如今是公寓楼的管理员,新的老板要求她完成更多的工作,否则就会把她辞退。邦妮一方面想保留这份工作(薪水及免费住处),另一方面,她又不想做好。

她的朋友问她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干呢?

邦妮说:如果我认真做了,我以后就只能是一个“公寓管理者”了,我就成为这样的人了。而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明确,但我还有自己的梦想呢!

朋友开导她说:“你要知道,你现在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不过是过程而已。”

邦妮释然了。

……

我们很多人大概都是像邦妮一样,犹如困兽。

模模糊糊想要实现梦想,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人;可是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而且也不想做好眼下的事儿,生怕以后“就这样了”。

邦妮那位睿智的朋友说得很对,如果我们连眼下都过不好,过程都不去完成,我们怎么能朝着自己更好的样子出发呢?

幸福啊,快乐啊,所有这些事情,现在想一想,根本不是因为从事什么工作,拥有什么样的职位,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或者拥有多少钱来决定的。

很大程度上,是有我们内心决定的。

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是否为之付出了努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是退缩不前还是披荆斩棘,是逃避还是面对?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将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变得更好,更加认可和欣赏自己。

这很重要。

04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而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终其一生都在愤恨这件事。

但也有很多人,即便无人欣赏,也可以悠然自在地活得幸福且充实。

想要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件很难的事。

但是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欣赏自己,比百万富翁还要富有。

先成为自己喜欢和认可的那个人,再去想其他的吧。幸福有了源头,会不断地喷涌而出。

成为自己认可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如果你觉得口才不好,沟通有困难,思维跟不上,生活一团糟,私信回复:圈子→加入我们爱口优的圈子,一个人走太难,找到一群人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吧!爱口优,唤醒更优秀的自己!

成为自己认可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