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出自宋朝女詞人李清照,與它同名的熱播劇已經上映。

作為大名鼎鼎的才女,李清照的孃家和夫家都曾權傾朝野,名震一時。她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亂世,這一切都註定她的人生是一部傳奇。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她生於公元1084年,正是趙宋王朝最為煊赫繁華的時期。此時的大宋文豪;蘇軾、秦觀、周邦彥、晏幾道等星光璀璨。

父親李格非是朝廷的禮部員外郎,也是蘇軾的學生,號稱“蘇門後四學士”在文壇赫赫有名。母親王氏,出身名門之後,高祖、祖父曾中進士,父親王圭受封岐國公,家庭薰陶下寫得一手好文章。

大凡書香門第中出生的女兒,取名必有出處。她的父母以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詩,為掌上明珠冠名“清照”。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官宦人家出身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尤其重視,而李清照從小天資聰穎,文章詩詞的功夫比兄弟高出一大截,開明的家風和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了她的溫婉細膩又不失大氣磊落的文采。

父親李格非經常把李清照的詩詞拿出去和友人共同欣賞,早慧成才的李清照在汴京城裡頗有才名,成為高門大戶青睞的兒媳人選。

吏部侍郎趙挺之給二兒子趙明誠選媳婦的時候,明城做夢背誦一本書,記住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早上去找父親解夢。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趙挺之解釋說:“言與司合,就是“詞”字,安上已脫,就是“女”字,芝芙草拔,去掉上面的草字頭,就是“之夫”兩個字,連起來讀是“詞女之夫”。

“如今汴京城裡最有名的詞女就是李家小姐,此乃緣分,為父會請媒人為你求這個姻緣。”

媒人到李家的時候,李清照在院子裡盪鞦韆,未出閣的女子不能隨便見男客,她鞋也來不及穿,頭上的金釵也掉下來了,匆匆回房。

聽說來人是提親的,架不住好奇心和少女的羞澀,假裝看門口的青梅,偷偷的聽著動靜。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媒人走後,李清照回到書房,寫了一首《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趙家提親的事情讓少女李清照心頭小鹿亂撞,而擺在父親面前則是個難以選擇的困局。

趙挺之屬於新黨,李格非屬於舊黨。新舊兩素來不和,當前朝廷裡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讓人琢磨不定。與趙家結親,朝中的瞬息變化必會影響女兒在夫婿家裡的地位。

但是未來女婿趙明誠,出身高官之家卻沒有紈絝子弟的習氣,年紀輕輕進入太學,對金石文物研究頗有心得,號稱“汴京第一金史學家”的美名,作為太學老師的李格非很喜歡他的才華。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李格非處在深深的矛盾之中,卻看見女兒喜滋滋的準備嫁妝,得知女兒傾慕趙明誠已久,希望和自己喜歡的人共處一生。

和天底下所有老父親一樣,李格非既高興又忐忑的答應了婚事,就這樣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

門當戶對的家世背景,才子和才女的結合,在汴京傳為一段佳話。夫妻二人形影不離,手挽手逛花市,李清照拿著一支帶著露水的花插在鬢髮之間,讓丈夫看看誰更好看。“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愛情面前的她,明麗純真,宛如冰雪。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婚後不久,趙明誠要外出遊學,還沉浸在甜蜜與幸福中的李清照不忍分離,找到一塊錦緞織成的手帕,寫下了一首《一剪梅》送給夫君。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新婚後的生活,安靜和諧,高雅有趣,歡樂的生活環境,京都的繁華景象,丈夫的寵愛和呵護,沉浸在愛情中的李清照發揮了她的創作才能,開始在詩壇嶄露頭角,寫出了後世傳頌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重陽節到了,趙明誠在太學不能回家,李清照獨自在家中,無人陪伴覺得很孤單,寫了一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收到之後,讚歎同時生出好勝之心,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裡寫出50首詞,把《醉花陰》摻雜其中,送給好朋友陸德夫品鑑。

陸德夫再三品鑑,這麼多詞中只有三句話是最好的。明城追問:“那三句?”回答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服氣了,從此之後甘心做妻子的粉絲。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李清照出嫁第二年,在蔡京的慫恿下,新黨得勢,為了打擊舊黨,蔡京編出“元祐奸黨”名錄,刻在石碑上。父親李格非上了名錄,罷官發配原籍,而同一年公公趙挺之作為新黨核心人物,被提拔成為尚書右僕射。

李家老父親的擔憂變成現實,朝廷變動讓兩家結親時的融洽和睦消失的無影無蹤。失去孃家的依靠,婆家上上下下都欺負李清照。夫君趙明誠仰慕蘇軾的文采,收集他的詩文字畫。蘇軾屬舊黨,是趙挺之的政敵,明城也受到父親的冷落。

趙家中容不下李清照,明城便帶著妻子外出躲避風頭,即便窘事繁多,經濟困難,兩個人卻熱衷於蒐集文物,把文玩字畫整理成冊,撰寫《金石錄》。李清照在《金石錄》的序中寫道“甘心老是鄉矣”。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人的一生,最幸福的時候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和心愛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情。真正的門當戶對,不僅是金錢和地位的相近,而是靈魂上的匹配。

朝堂之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公公趙挺之被蔡京排擠,被革職,悲憤交加之後吐血身亡。

趙明誠受到連累,被罷了官,趙氏家族在汴京待不下去了,明城和清照帶著多年積攢的文物回到老家青州。

在青州隱居,從丞相高堂到民間草廬,出身優渥的兩人卻安之若素,25歲的李清照以“歸來堂”命名居所,反而把全部精力放在文物的蒐集整理。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收藏的古書多了,兩個人打賭猜書,贏得可以喝茶。每每李清照贏了,樂的把茶潑在身上,後人記載這段故事“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說的就是二人如同神仙眷侶般的日子。

隱居青州十幾年間,從二十出頭的妙齡少女進入不惑之年,清照的詞中仍有小女兒般的心性和,可見明城對她數十年的疼愛與憐惜。

平靜而溫馨的快樂日子,靜謐而安寧的詩詞夢鄉,被金兵入侵撕得粉碎。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擄走了兩位皇帝。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趙明誠被朝廷臨危受命,青州的文物只能交給李清照一人去照顧。金兵過境,燒殺搶掠,二人多年蒐集整理的文物在戰火中大多化為灰燼。

此時湖州傳來明城重病的消息,李清照安葬了丈夫之後,一直想找個安靜地方妥善保管他心愛的文物。

然而亂世之中,一個帶著眾多寶物的弱女子就成了眾人眼中的肥肉。在運輸過程中,不斷被金兵和匪徒搶走。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隨著宋金局勢的安定,李清照隨著皇帝留在杭州。逃亡多年,身體垮了,錢也花光了,寧可過著窘迫的日子,也捨不得變賣明城多年收藏的金石文物。

和趙明誠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兩人沒有孩子。面對圖書文物散失的痛苦,顛沛流離逃亡生活的折磨。

孤獨中的李清照陷入了絕境,這時,趙明誠的老友張汝舟來看她,噓寒問暖,並提出要照顧李清照的餘生,幫助她一起保管明城留下來的文物。她答應了張汝舟,帶著收藏嫁入張家。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張汝舟一直覬覦趙明誠的收藏品,婚後,他發現自己根本拿不到這些收藏,李清照經歷過多年的波折,早已視這些寶物如同生命。氣急敗壞之下,張汝舟對待李清照的態度180度的大轉彎,他從口角上升到謾罵,最後拳腳相加。

面對張汝舟的野蠻行為,李清照拿著他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證據,到官府要求離婚。這一舉動,全國譁然,按照宋代法律:妻子告丈夫,無論什麼原因,她都要坐牢三年。後來在朝中親友的幫助下,進了監獄9天的李清照被放出來了。但是這次離婚事件,毀壞了她的名譽,這段再婚離婚的事情也被後人所詆譭。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雖然經歷了一場再嫁非人和牢獄之災,但是李清照沒有消沉,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趙明誠留下來的《金石錄》資料的整理和校訂之中。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四處走訪名師大家,把種種疑問一一校正。

1143年,趙明誠的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結束,李清照上表朝廷,請求付印。此書一出,震驚了業內人士,被稱為:歷代金石研究之大成。

《金石錄》出版後,李清照的人生再無牽掛。她見到老友的孫女,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子,想將平生所學盡數教授於她。卻被女孩子一句話拒絕: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家國鉅變讓她經歷跌宕起伏的一生

這就是當時的真實環境,女子無才便是德,縱使你學富五車,到頭來仍是不被理解,孑然一身,冷冷清清,成為這個社會的另類。在孤苦中,李清照寫了《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晚年的李清照在內心深處,依然嚮往著收復失地的宏大抱負,可惜投降派當道,岳飛這樣的勇士都被殺害,更何況一個拖著病體的老人更無法實現自己憂國憂民的理想。

公元1156年,在孤獨、寂寥、對往昔的回憶與對國家的憂思中,李清照悄悄地離開了人世,享年七十三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