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原来,鸳鸯指的是好兄弟,“沉鱼落雁”不是夸你漂亮

涨知识,原来,鸳鸯指的是好兄弟,“沉鱼落雁”不是夸你漂亮

鸳鸯曾经是兄弟的象征

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早已深入人心,殊不知鸳鸯曾经是兄弟的象征。

蘇武在出使匈奴作别兄弟的诗中,用鸳鸯比喻兄弟。诗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几乎一边倒,说鸳鸯就是兄弟。

魏人嵇康在《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一中写道:“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这首诗用鸳鸯来比喻兄弟的和睦友好。嵇康平日里喜欢游山玩水,想必野外考察经验比较丰富,对鸟类应该有所了解。

喜鹊是公侯的象征

喜鹊属于雀形目鸦科,是人们熟悉和常见的一种鸟类,自古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喜鹊还是公侯地位的象征,只不过现在不怎么常用了。古代以“鹊印”象征身份。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记载,汉代张颢击破山鹊化成的圆石,得到颗金印,上面刻着“忠孝侯印”四个字,张颢把它献给皇帝,“藏之秘府”,后来张颢官至太尉。从此,“鹊印”就用来借指公侯之位了。

“走狗”不是贬义词

“走狗”一词,在先秦时期是一个中性词。一指猎犬。《战国策·齐策四》:“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也指替人效力者。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

在文艺史上,“走狗“一词,还用来比喻甘愿做他人的门生。郑板桥曾给自己刻过一枚“徐青藤门下走狗”的图章。这个提法既意味着对前辈的尊敬和推崇,也有自谦的用意。齐白石为先人之才智、气节所折服,深觉能做诸人门下之“走狗”,不胜荣幸。他曾作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白石老人不仅想做徐渭的“走狗”,還带上吴昌硕和朱耷两位大家,要轮值于三家门下,真够辛苦的。

宋元时期,由于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走狗”演变成为一个贬义词,意指受主人豢养的爪牙、谄媚的人或阿谀奉承的人。

南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在都城临安吴山修建了一座别墅,取名“南园”。一日韩宰相游其间,感到美中不足:“南园”状尽田园景色,惜缺犬吠。结果,顷刻,园内传出“汪汪汪”的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姓赵的临安知府在学狗叫。韩宰相闻之大乐,“遂亲爱之”,并破格提拔赵知府为工部侍郎。时人讥之“狗叫侍郎”。清人袁枚善于结交显贵,他在《随园诗话》中以大量笔墨来吹捧高官毕沅的母亲诗作。郑板桥以此骂袁枚为“斯文走狗”。

“沉鱼落雁”可不是夸你漂亮

我们现在形容女子美貌,都爱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类的成语。其实,“沉鱼落雁”典出《庄子·齐物论》,根本就不是指女子的漂亮。

原文:“毛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哉?”

毛墙乃越王宠姬,丽姬是晋献公夫人,皆为古时候的美女。庄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毛墙、丽姬是众人欣赏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就飞到高空,麋鹿见了她们就赶紧逃跑,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

鱼见了美女潜入水底,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害怕;鸟见了美女就高飞,不是因为自卑,也是因为害怕;麋鹿见了美女就逃跑,同样不是因为比美失败的懊恼,仍然是因为害怕。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丑八怪都可以导致“沉鱼落雁”的结果。因为鱼鸟麋鹿根本不懂毛墙、丽姬是否美丽,只是因为高度的警觉,在求生本能下,听见、看见一点异常的动静就赶紧躲藏起来,保护自己。所以庄子才会说,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呢?

因此,庄子当初讲这个故事,其实不是称赞女性美貌,而是说美貌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