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作者|桨小嗯

1、

记得,美国作家梭罗,有一天造出了一支铅笔,然后他再也不想造第二支,跑到瓦尔登湖独自生活了三年,写完《瓦尔登湖》之后才回到现实世界。

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果好奇读他们的故事,就会发现大多隐居过。

梭罗、隐居的诗人……其实和海上钢琴师1900一样,自知无法改变庞大复杂又混沌的世界,自知上帝这个操盘手力大无穷,无法与之对抗,于是选一座山、一片湖或者一条船,将自己的世界变小,变简单,变干净……然后,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完一生。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我们这些习惯了活在大世界的凡夫俗子,看不懂他们,觉得:“海上钢琴师1900一定很孤独吧!”

“1900站在将船与陆地隔开的舷梯上,不肯走下船,一定是因为看到了城市的喧嚣,无法面对吧!”

作为观众,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用自己的认知去评判剧中的人物;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类,我们又常常以自己的认知去评判别人的人生。

我们自认为属于明白人,却不知,其实他们比我们清醒得多。

偶尔坐船的人盼望着早点上岸,一辈子生活在船上的人已离不开船。我们与海上钢琴师1900,本就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又怎能轻易理解他为什么宁可选择死,也不愿下船呢?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2、海上钢琴师1900的故事

(1)只有船和钢琴的生活

1900自幼被抛弃在一艘往返于美国和欧洲的大船——弗吉尼亚号上。大船每次载人两千多个,大多是移民。船上除了旅客,还有船长和工作人员。

1900被一个黑人锅炉工丹尼捡到,后在其呵护下长大。8岁那年,丹尼意外去世,1900再次沦为孤儿。

再后来,1900靠着极高的音乐天赋,用钢琴征服了船上一批又一批游客,成为了横跨七大洋最伟大的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他不抽烟,不怎么喜欢笑,不善与人交往,甚至连“妈妈”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唯一的爱好是弹钢琴。在钢琴的世界里,他像个“疯子”一样沉醉,享受着音乐带给他的快乐。

有人想利用他的音乐赚一笔,劝他上岸,他没答应;20世纪初,美国盛行爵士乐。爵士乐创始人不服气,与他斗琴一决高下,结果输得一败涂地。

他没有国籍、没有身份证,世界上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吹小号的人——迈克斯•图尼,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讲述者。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同电影《红字》一样,《海上钢琴师》也选择了用第三人称叙述。编剧将《海上钢琴师》分成两条线,一条是现实中的,一条是回忆中的,用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手法,让1900的好朋友迈克斯,将1900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

于1900而言,船就是家,船上的工作人员就是家人。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未离开过船。他对大陆是陌生的,大陆对他也是陌生的。陆地上的人,几乎不知道他的存在。即使最后被炸死了,也只有迈克斯知道他在船上。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2)擦肩而过的爱情

唐朝诗人崔护,有一年参加科举考试,考完后四处闲逛,在一座深山里讨水喝,结果与递水的姑娘一见钟情。但碍于礼节,当时两人都没有表白。

后来过了几年,崔护再次寻到深山中,却发现姑娘的柴门紧闭,不知所踪。

崔护感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落下满身的遗憾。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1900的爱情与崔护的爱情一样短暂,他只是在船靠岸时,与一见钟情的姑娘匆匆说了几句话,便再没见过,那张紧握手中的唱片,也一直没有送出去。

一生决定不下船的他,为了再见自己喜欢的女人,终于鼓起勇气下船。

下船那天,他和船上的工作人员,和迈克斯依依惜别,提着行李箱一步一步走下舷梯,却又在中途停了下来,迅速返回船上。从此,1900再无上岸的念头,与一见钟情的姑娘也是有缘无份,再没见过。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3、上岸不难,难的是在岸上做选择

“我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才停下,迈克斯。是我看不到的,你能理解吗?我所看不到的,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尽头。琴键有始也有终,你知道琴上88个键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琴键是有限的,但你是无限的。

在这些键上所能创造出来的音乐,才是无限的。这个我喜欢,也是我愿意做的。但是在舷梯上,摆在我面前的琴键有成千上万,根本就没有尽头,这个键盘太大。而在这无限大的键盘上,你根本没有办法演奏。这不是为凡人准备的,这是上帝的钢琴。”

多年后,迈克斯在废弃的弗吉尼亚号船上找到1900,他道出了自己当时没有下船的原因。整部《海上钢琴师》,伴着1900的钢琴声,让人容易忘记节奏。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如果说斗琴那一幕是《海上钢琴师》的高潮,那么电影末尾,1900与迈克斯的对话就是高潮之后的点题之笔。

1900说上面那段话时,作为观众的我,捧着手机,眼眶里的泪水莫名其妙打转。

毫无预感,自己最后竟然看哭了,而且是被一段台词感动哭了。

1900说得很实在,岸上的,成千上万的我们,都是上帝钢琴上的琴键,从生到死,不是选别人,就是被别人选。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做选择,在庞大的世界上选一个妻子,一个丈夫,一座房子。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想想都觉得恐怖!”——1900

确实恐怖呀,所以钢琴师1900宁愿死也不肯下船。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不适合自己,虽然从未上过岸,但却比岸上人清醒。

1900选择在自己的小世界度过余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呆在一个偌大的世界里,每天被成千上万条讯息“轰炸”,被各种各样的选择搞得精疲力尽,活了几十岁,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几十年光阴,都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

羡慕1900,不是因为他生活在船上,有音乐为伴,而是因为他从偌大的世界里选了船和音乐,终于找到了度过一生的方式。


《海上钢琴师》:你我皆是上帝的琴键,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音符

陆地是上帝的大钢琴,你我皆是上帝琴上的琴键,琴键上有N种音符,N种曲调。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音符,寻找度过一生的方式。

有人找到写作,有人找到音乐,有人找到戏剧,有人选择从商,有人选择从政,有人迎难而上,有人自甘堕落,有人一生碌碌无为,有人名垂青史……

不管怎样,人生最后的样子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悲也好,喜也罢,都需要自己负责。

慎重选择,不浪费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