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除了电影导演 我还是一名教师

谢飞,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8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66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至今,1980年至1988年任导演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理事。多次担任国内外电影节评委。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谢飞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湘女潇潇》《本命年》《黑骏马》等。故事片《湘女潇潇》,任导演之一,获得1988年法国蒙坡里埃电影节“金熊猫”奖、1988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唐·吉诃德”奖。导演故事片《本命年》获1990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银熊奖”、1990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教师职业是谢飞与其他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不同之一,正是在他的培养与呵护下,使得中国电影人才源源不断的涌现。“一个人上大学选择的专业,有时候是自己想选的,有时候是命运安排的,但它往往决定了你一生事业的走向。”已经76岁的谢飞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直充满热情,“每四年就来一波新学生,我就要带着他们共同了解历史,和他们一起去找寻新的方向,教书生活让我不断地对事业保持兴趣。如今人们有了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很多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也可能换单位,换工作,但电影一直还吸引着我”。

谢飞:除了电影导演 我还是一名教师

谢飞认为,人无论做得多成功,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坚持不断地学习。目前“全民影视”的时代已经到来,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导演是艺术的掌门人,条条道路通导演。作为一名老师、前辈,希望有电影梦的年轻人能在青年时期抓住一切机会去拍摄影片。谢飞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在他的推动下,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长片项目”、青年FRIST影展以及中国导演协会扶持青年导演的“青葱计划”等诸多项目都在开展,挖掘中国电影明日之星。

“要扎扎实实地做教育和文化的工作,这不是一代人的任务,要几代人来完成。”谢飞说,他仍然奔走于世界各地,担任电影节评委,并在世界各大院校讲学,增进中外影视交流,为传播中国文化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