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三分来自教、七分来自管中的管应该怎样去管?

孝行农村


概念描述

首先类似的说法有很多“三分教,七分练”、“三分爱,七分管”、“三分教七分”等。

题主所说的“三分教七分管”,来自于农业用于“三分种,七分管”,意思是说想有好的收成,就应该“种”下优良的种子,然后要对种子进行养护管理,比如浇水、施肥、除草等,这样才能获得丰收。

常规解读

很多人对这里管的理解为对学生或者班级的管理。

因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学习重要性,并没有学习的自觉性等,通过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还有一些不太实用的理论性的解读。

我的理解

虽然很多谚语,有很多的科学成分,但是不要生搬硬套。

比如“三分教,七分练”也是挺有道理。教给学生,学生上课能“听懂”,但是听懂不等于掌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反映是都听懂了,但是做题还错的原因。如果不练习,就无法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正能灵活运用,就无法巩固知识。

“三分教,七分管”我的理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多文章写的看似很好,但是没有实际作用。很多老师口号喊得很好,“三分教,七分管”甚至都能写出一篇文章发表,但是教学依然是因循守旧,以前自己老师怎么教自己的,别的老师怎么教学生的,自己就怎么教。显然这并不能让老师教的更好。

我认为核心是老师自身要多思考,传授给学生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拿英语来说,很多老师下一节课听写上一节的单词,每节课都如此,看似也没问题,很多老师都这么做。其实问题很大,很多学生都是上课前一天晚上突击,应付完默写就完事。然后期中期末前都忘的差不多,再突击。导致单词记得非常不牢固,而且非常痛苦。如果老师能够传授给学生遗忘规律记忆法,而且为什么非得强迫当场记住呢?其实不强迫立马记住,反复记忆,带到句子里记忆等等效果更好。让学生反复翻看词汇,重点翻看不会的词汇,然后听写的时候随机听写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再比如完形填空,很多学生做完,就完了,最多抄上去读读,其实作用不大。不应该抄上去,应该盖住答案回忆,这样空的地方单词是通过思考提取的,印象非常深刻。

再比如老师让学生做错题集,但是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老师只检查错题集有没有写,潜意识里认为写了就不会错,写的认真就是学的认真,就错的少。其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写了错题集并没有认真的去看,没有反思为什么会错,这样错题集就是一种形式,对学习没有很大帮助,很多学生错的还会错。错题集反复看的重要性远比多积累更重要,写了不看和没写区别不是很大。

其他题型和学科也都类似。

老师如果不能转变思想,学生如果不能主动总结方法,那么这些多半只是口号和鸡汤,没有太大意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评论或私信我。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伸出您的小手点个赞呗!也欢迎评论补充和交流,也欢迎关注我,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明明如月学长


你这句话来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吧!

一个管理得好的班级,学生成绩一定也要好些,所以说管得好,也是学生成绩好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要说怎么管,我个人觉得真不怎么好说,教无定法!面对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管理方法肯定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喜欢戴高帽子,有的学生很内向,有的学生心理成熟的早等等。那我们做老师的在管理学生时,做到公平对待和评价每个孩子,让孩子们觉得老师爱他们,那即使你很严厉,学生也会爱戴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愿意学了,成绩自然就好了。以上说的主要针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我没有教过高中及以上)。

其次,家庭管理也很重要,家校联合得好就更完美了。总之,教育没有固定的模板,也不能乱搞实验,更不能简单粗暴!用心管理!

个人实际工作的一点感悟,大家批评指正!




德智勤诚睦造


学生成绩三分教,七分管,主要是指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这些学生年龄尚小,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像高中生或者成年人知道为什么学习,自制能力有限,需要家长老师的“管”,这个话里主要是指老师的“管”。这个“管”,是管教管理之意。具体指:

1、课堂纪律管理。教师上课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听说写等节奏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要随时注意学生听课纪律,提醒走神的学生。喜欢做小动作、随便说话的孩子很多,如果教师只顾自己讲课了,有些孩子就会游离课堂,听课作业都没有多大效果。优秀教师的课堂就是一大将军带领下的部队,全面步调一致还高效率,这就是平时管理严格的结果。

2、作业管教。作业要求高,出错及时指出来及时修改,出错多的指导讲解。管理教育要跟上。

总之,就是对学生要求高些,管理跟上,批评表扬要做好,这个“管”就是费心劳神费力的琐碎的事情。


花自香17


“管”—— 自由

嗅到了十足的控制欲,虽说初衷为学生好,但,求放过!

“管”——管制?捆绑?禁锢?

首先,为什么会有“教”呢?

出生本就一纸无字,俗话也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得“教”,教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改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必做,需要怎么做,怎么做最好……

那要是学生都听得进入,那才是出了鬼了,那也必然没有了“管”

在座的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往后的时光,是不是都笼罩在一种必须做和不让做的氛围中?是不是始终“管”总比“教”多了又多呢?是不是一边理智觉得被管得对另一边魔鬼又在拼命地挣扎和反抗这种“管”?

“莫管老子,老子爱咋咋地”

这句话无数次魔鬼地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脑中闪现,一次又一次咬牙地被理智强压下去,因为潜意识里良心觉得毕竟最终目的是为我们好!真的吗?

于是,恶性循环……

作为学生的我,呼吁“自由”——

没有怀疑老师始终是为我们成绩着想的初衷,没有很强烈地反应对学校和家长对自己控制的不满,也没有故意引领恶性思想方向,仅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管”—— 适度自由

  1. 尊重学生的选择。是,大人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都多,大人世界比我们成熟复杂多得多,大人知道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儿,相信大人总不会害自己!但是,也麻烦大人适度尊重和结合一下孩子自己的想法,毕竟最了解自身的无非孩子本身!
  2. 方式上。新时代,没有恐怖的监狱和可怜的牢囚,人与人之间却有一层又一层牢不可摧的思想隔阂,如果大人还总是借着为孩子好的理由拿着皮鞭抽一下孩子走一下,总有一天会人仰马翻!我们不抵制“管”,我们抵制的是大人“管”的方式而已!
  3. 请求平等!“管”必然有管理者和被管者,这是不是就体现出了两个“阶级”,大人管小孩已经是潜意识了,好像大人就应该对孩子唠唠叨叨、管里管外,孩子就应该唯唯诺诺,做一个大人的乖孩子,然而,“你生了我,不代表我就得屈服于你,也不代表我就属于你”我们难道不能平等交流嘛,是我们孩子听不懂好话儿还是大人们根本就不想与我们好好交谈?我觉得我们都需要反思一下!
“三分来自教,七分来自管”这话不假,是得教,是得管,教有教的方式,管有管的方法,“自由”也是一种“管”法儿!孤独的教育领域创作者——胖胖儿不吃醋爱生活~爱随记~爱分享~你的关注,我的w+


胖胖儿不吃醋


没有统一答案。

孩子千差万别。有的是“不打不成才”。有的是需要经常鼓励、激励。有的需放养,有的需圈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