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就像人生,城市的卓越抑或平庸,关键节点的关键抉择总是至关重要。

当下的青岛,就正处在这样的重要时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视察青岛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省委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要求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

战略已然明确,目标已经确定,如何让战略落地,如何去实现目标,成为摆在青岛决策层面前最核心的问题,成为决定青岛未来命运最关键的抉择。

步入2019年,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启航之年,这座城市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突出“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两条线,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青岛针对自身发展的特点,精准“点穴”,迅速发起15个攻势;

站在地球仪前思考,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胸襟,寻找自己的位置,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在沿海城市,青岛把最具创新力、最具活力的深圳当作了自己学习的标杆、追赶的目标。

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学深圳、赶深圳”!这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踏上了发展的新征程。

3月下旬,青岛市党政考察团一行30余人马不停蹄奔赴深圳考察学习,进现场、进企业、进大厅,学先进、取真经、促发展……10天后,在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深圳考察学习交流会上,以“学习深圳、创意青岛”为主题,青岛“脑力激荡”,认真总结深圳的好经验好做法。会议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晚上8点半。

共识迅速达成——“学深圳、赶深圳”,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运用市场化手段成为思维习惯。就是有能力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始终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

【“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行动迅速展开——深圳经验结合青岛实际,正在转化为工作的好创意、金点子、实举措。贯穿其中最为鲜明的特质就是更为深入的市场化、法治化举措。“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的话语掷地有声,这是青岛的承诺,更是衡量这座城市市场化、法治化进程的尺子。

是的,时间开始了。

全新的“青岛时间”正在全新定义城市发展节奏。

鼓荡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双翼,这座城市开始奋力攀升,推动城市发展的曲线向新的更高的区间进击。

什么样的市场化

深圳的成功,很大程度就是始终坚持市场化的结果。

市场化人们都不陌生,但实际理解的往往千差万别。浅层次、表面化、碎片化、隔靴搔痒式的市场化举措,打着市场的旗号、行计划之实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学深圳、赶深圳”就是要发现并深刻体悟深圳发展过程中,市场化蕴含的内在逻辑,从而将其转化为推动青岛新一轮发展的崭新动力。

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明确指出的,“要用市场化的逻辑创意青岛。”

可以说,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深圳经验的精髓所在,是解决发展中堵点、难点、痛点的关键一招,是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桥头堡”,获得独特竞争地位的“立足点”。

“打造市场化运作高地,满盘皆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运用市场化手段成为思维习惯

近期,斯坦福青岛研究院为即墨提供的项目线索明显增多。尝到市场化、社会化招商甜头,即墨区委书记张军深有感触:“今年春节后,即墨与16家社会企业和单位签订了‘双招双引’协议,并先期给予招商引资经费,效果非常好。”

评价政府是否真的放权,要靠市场来评判和检验。市场活了,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就到位了。深圳出台的政策都是坚持市场化导向,走市场化道路,非常灵活管用。“即墨和蓝谷应学习深圳经验,把政策制定得最有操作性,一出台就管用、就有效。”

无独有偶,用好委托招商,市北区引入12家市场化专业机构。“发挥其专业优势,科学再造招商工作全流程,从而集聚更多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 市北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旭东说。

这种专业化招商,说到底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从而实现产业精准招商。

有了真正的市场化思维,才会有灵活的市场化手段。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写,“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今年2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青岛的每一位干部都要是具有浓郁的市场改革精神的改革派,善于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发展的实干家。

【“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近期,一个切实提高干部认识市场、利用市场、尊重市场的大举动即将落地。

4月8日,记者在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深圳考察学习交流会上了解到,我市将坚持把市场化作为机构设置的重要理念,结合机构改革,在16个与市场关联度高的产业部门,设立市场配置促进处,大刀阔斧地冲破行政化禁锢,研究和推进本领域的市场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举措的最终旨归是让资源更多地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推动简政放权,放水养鱼,放开搞活。

坚持把市场化作为配置干部的重要原则,将有效激活干部队伍活力。激活了关键的人,某种意义上也为搞活一座城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另外,坚持把市场化作为深化功能区改革的重要方向,搞活体制机制,坚持小管委、大公司,打破身份、编制、级别,实行竞争性机制、企业化管理,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创新务实之举,将把青岛打造成市场化运作的高地。

或许,从体制机制创新的微观维度审视,正在发生的只是一小步,然而瞩目城市发展的未来,却是冲破行政藩篱的一大步。

可以预见,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革涟漪,将潜移默化地改变青岛人,改变青岛人的思维方式,改变青岛人的生活、工作、发展环境,逐步习惯用市场化的方式应对成长中的烦恼和挑战。

“打破‘官本位’,放下‘官架子’”

尊重企业、服务企业,读懂企业、读懂企业家,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出政策、想问题

企业是提供财政税收的主体,创造利润的主体,创造就业机会的主体,创新的主体,读懂了这些,才能读懂企业是市场主体的内涵。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为例,去年为全市贡献了49%的税收,77%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8%的市场主体。正是这份成绩单,让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善武感叹:尊重市场,爱护企业,全力推进政府精准高效周到服务。

那么,如何做到尊重企业、服务企业,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出政策、想问题?

深圳的干部既是空气,又是氧气,没事的时候无声无息,需要的时候无所不在。可以说,环境才是深圳最大的竞争优势。

这个竞争优势根在尊重市场规律办事,即政府守得住和企业的边界,管得住有形之手,不干涉企业,无事不扰,而在企业需要时又能及时现身,真正做到“到位不越位”。

有鉴于此,下一步,青岛将把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提升城市软实力。

“在办事程序上进行去中心化的体制机制设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打破‘官本位’的思想壁垒,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工作为主线。”这不啻于是一次自我革命,用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的话说,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之举。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瞄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解除后顾之忧,如设备、人才、资金、土地、厂房等问题,关键时刻“雪中送炭”。

【“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降税减负自是题中应有之意。服务企业,健全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针对产业政策政出多门、制度创新总看外地有没有先例、创新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等突出问题,青岛正借鉴深圳经验做法,坚持围绕产业链设计政策链,支持产业主管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智库、行业协会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政策设计和项目管理,提升企业的参与度和发言权,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政策门槛,让各类所有制企业一律平等、便捷、高效享受各类政策。

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各主导产业链示范性好、创新性强的重点企业名单,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领军型大企业和创新型“独角兽”。

一直以来,相较于南方民营经济发达城市,青岛的企业森林发展并不均衡,国企独大,而民营多为中小企业,缺乏“大块头”和领军企业,企业家队伍也亟待扩容。

“我们看深圳的企业家队伍,从20来岁到90多岁都有。我市历来将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稀缺的资源,目前正面临企业家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姜波“剧透”,将依托产学研交流对接等各类平台资源,加大企业家队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备互联网时代创新气质的新生代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尊重企业家,最核心的是尊重其劳动和价值,培育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此外,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列出政商交往的正负清单,推动政商关系在公开透明的轨道上良性互动。

当下的青岛,只争朝夕,比任何时候都充满发展的紧迫感,正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打造更适宜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肥沃土壤。

“锻造平台思维,创意就是发展智慧”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竞争,以市场力量整合资源

市场化的特征是竞争。城市发展,如何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需要有创新的平台思维,运用市场化手段谋发展,坚决从计划经济、从政府无限大、政府无所不能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

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打响15个攻势,是结合城市特色,结合资源禀赋,以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清晰勾勒的全新发展路径。

2019年是改革开放再出发元年,国内同类城市加快了二次创业的脚步。深圳明确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主攻方向,全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杭州则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

这些差异化的城市定位,折射出各地在新一轮竞争中善于做强城市IP、做大发展平台的勃勃雄心。

“学习深圳、创意青岛”,就是要锻造平台思维,发挥创意这一发展智慧,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吸纳汇聚全球优质发展资源,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姜德志表示,借鉴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理念,从城市走向区域,将加强青岛与潍坊、烟台、威海、日照的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共治共管,强化青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优势,增强对区域资源要素的统筹配置能力,建立以青岛为生产服务中心的区域产业梯度关系,构筑1小时通勤的青岛大都市圈。

青岛不仅是青岛人的青岛,也是山东的青岛,中国的青岛,世界的青岛。在大格局中擎画蓝图,泼墨写意,昂起龙头,形成区域发展引领平台,在引领带动中实现自身发展。

产业布局不求大而全,而求高精尖,突出特色路径。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3大核心方向,构建3到5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目前,青岛市重点产业集聚区创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印发实施,将通过建立“赛马”机制,引导各区市加快园区整合扩容提升,聚焦1到2个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招商项目定向集聚,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策划以超高清视频产业为突破口,推动4K/8K超高清视频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破解“缺芯少面”等短板问题,巩固提升青岛作为全国重要家电基地、影视基地和创建软件名城的比较优势,打造超高清视频产业应用示范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强化市场化,注重去行政化,研究区市、功能区主导产业方向,完善‘一区一业、一园一链’特色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链集聚集约布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刚表示。

四个月前,上海矽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大陆地区首款无线路由芯片刚实现量产,便将公司总部由上海迁到了崂山区,究其因,是看好了这里正在打造的北方微电子产业高地。

【“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打造六条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产业链都重点引进具有产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链条价值的项目。”崂山区委书记江敦涛说。

除了循着市场趋势构建新兴产业生态链,在深化乡村发展模式转型方面,崂山也颇具个性,志在把乡村打造成为保留乡村形态、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生态化、田园化的新城区和青岛的“乡野硅谷”。

运用平台思维和网络思维,放大院士港功能,加快培育构筑院士生态体系和经济成长体系,推动李沧全域99平方公里转型升级为“院士区”。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表示,将借鉴深圳会展经济经验,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青岛国际院士论坛”。

大力引进国际高端资源,是市南区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健表示,“将加快发展时尚设计、文化创意、时尚会展等产业,积极推进北京服装学院青岛时尚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等项目,打造时尚文化品牌,用时尚文化滋养时尚生活。”

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介绍,将发挥胶东临空经济区作为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的优势,突出市场化导向,加快临空指向型产业导入,推进10个总投资230亿元大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链条。

加快打造青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平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虎成说,“全力推动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希望集团和俄罗斯俄农集团等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1243亿元的121个青平两级重点项目年内全部开工、4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对标深圳,放眼国际先进城市,产业发展多已进入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特色产业集群和拳头产业链条突出,形成产业平台“虹吸效应”,聚拢高端人才、资本、技术、信息。

青岛作为追赶者,需要补的课还很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适合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毋庸置疑,这个过程,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创新创意,将是不二法则。

如何推进法治化

法治化,不是深圳的原创,但却在这片热土上开出了最芬芳的花朵。

改革催生法治,法治引领改革,将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是深圳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中最精彩的篇章。

“改革需要敢闯敢试,但必须有规则意识,在改革的框架之内、规则之内、法律之内进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明确要求。

在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法治发挥的作用往往超乎想象。正是对这一深圳经验的清晰认识,青岛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踏上新一轮的法治之旅。

加大有效制度供给

探索符合青岛发展的制度,搞好自身的“顶层设计”,拿出可让别人学习借鉴的东西,变不断追赶为走在前列

制度也是生产力。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制度经济。深圳能成为今天的深圳,关键就在于持续推动制度创新,释放“制度供给”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致力于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制度创新高地的青岛,一直是制度红利的创造者与获益者。可以说,没有制度的“浇灌”,就不可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青岛。

但也要看到,青岛的制度创新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追随型”的制度供给居多,“原创型”“领先型”的制度供给太少。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学习交流会上指出,当前山东省最大的短板就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一定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进程中,如何加大有效制度供给,成为青岛重点推进的方向。

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应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针对制约发展的瓶颈,一项一项制定改革举措,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应当全面对标深圳相关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研究透彻,结合青岛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符合青岛发展的制度,搞好自身的“顶层设计”,拿出可让别人学习借鉴的东西,这样才能变不断追赶为走在前列,发挥好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在青岛已经成为共识。

在实际推进中,青岛正在全力发起的“15个攻势”,就是15项改革的重点。就是“学深圳、赶深圳”加大有效制度供给的发力点。

就在当下,市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学深圳、赶深圳,推动创新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初步提出了7个方面35条意见,内容及其丰富。包括支持市创投中心打破企业行政化壁垒,通过市场化改革成立创投公司,加快新兴产业和创业投资发展;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立全市统一的市场化专业化企业服务集团;建立市场化的项目遴选机制,建立更具弹性的评审机制,建立科研项目攻关动态竞争机制,建立科研容错机制,支持非共识创新的制度等。

这些举措无一不是以问题为导向,切中“穴位”,直指要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举措的逐条落实,必将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市商务局同样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一揽子创新制度。“我们正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导向,梳理以往的制度供给,优化政策措施,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就勇敢地自我革命,符合市场规律的就简化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孝芝说,下一步将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人才支撑体系,落实6大保障措施,打赢外资稳增长调结构、国有企业招商、民营经济招商、开放平台转型升级、区市产业集群招商、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优化6场攻坚战。

“管住政府的手”

管多了的、手伸长了的都要收回来,放权给市场,该伸手的就要伸到位

政府总有“伸手”的冲动,但要伸得恰到好处,并不容易。现实情况往往是:该伸的地方伸得不到位,不该伸的地方伸得太长。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学会“管住政府的手”。

2018年深圳营商环境指数位居35个大中城市首位,被誉为“空气政府”:企业需要的时候政府是“氧气”——有求必应,企业不需要的时候政府是“空气”——无需不扰。

如何有效地管住政府的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法治,让规则发挥作用。

怎样更好地推进?政府主要是定规则、搞服务,定下规则就一切按规矩办。要慎用行政手段,不要有行政冲动,不能靠行政手段来主导产业发展,而是应当运用行政手段辅助、推动产业发展。

正在推进的机构改革中,16个经济相关部门都设立了市场配置促进处,研究政府部门如何利用市场机制,研究哪些方面是政府不该管的,管多了的、手伸长了的都要收回来,放权给市场。哪些方面是政府该管的,该伸手的就要伸到位,像打造法治化环境、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就是政府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管住政府的手需要公平的司法环境。

“有恒产者有恒心。”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有法治的保障,保障其财产权、知识产权不受其他主体的侵犯,更重要的是要保障财产权、知识产权不受公权力的侵犯。这需要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一视同仁对待市场主体,不随意改变市场规则,帮助市场主体稳定合理预期、重塑信心,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解释者、兑现者。在政府面前,企业很难“挺直腰板”。而在4月10日青岛市中院公布的4起“民告官”典型案例中,作为被告的国土部门无一例外地统统败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法治意识、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司法机关进一步畅通、便利了诉讼渠道。

“学深圳、赶深圳”的青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已经向外界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青岛会坚决支持市场主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不止于单个案例,目前,青岛市人大、“两院”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构建公平的司法环境,发展好律师事务所,支持市场主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充分发挥中介推动,向中介组织购买服务,通过中介组织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碗水端平”

建设“亲”“清”的政商环境、精准高效周到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一视同仁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坚持维护契约、公平竞争等基本导向,给各类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这看似是个常识,却一度是个“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民营经济的地位问题。在深圳,这个问题被巧妙地化解。

40年来,深圳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动摇过,持之以恒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和深圳的官员和企业家交流,他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我们这里主要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经济就好。”

对标深圳,搞活一座城,搞活经济是题中应有之意,而搞活经济,民营经济是关键。

“今后的工作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应优先考虑企业需求,一切围绕企业发展来制定,一切资源向企业集中。”“对民营企业的项目,要变审批制为注册制,列出负面清单,避免层层审批、处处审批。”这些在交流会上的讨论,已经迅速转换成为实际的推进举措。

据了解,在这轮机构改革中新设立的青岛市民营经济局正在研究实施“胶州湾对接深圳湾民营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双湾计划),作为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的作战平台。

一碗水端平还需要深化国企改革。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坚持市场化导向、市场化主体、市场化运作,国企突出主业、聚焦主责,以市场化力量,运用经济规律配置国有资本布局,发挥了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和基础性功能。这一点,值得青岛学习。

“目前,我们正按照‘世界一流、国际标准、深化提升、走在前列’四大目标导向,全面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攻势,打赢‘党建统领、科学监管、开放创新、强企发展、稳增提质’五场硬仗。”市国资委主任马卫刚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加大混改力度,尽快市场化,找准各自的定位,发挥好最大效率、效益。

有关人士表示,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应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加快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突破“姓国姓民”桎梏,对各类企业“一碗水端平”,扫清体制观念障碍,打通堵点、难点,包括旋转门、弹簧门、玻璃门,包括审批当中的难点、堵点,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力。

“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想企业之想,急企业之急,真正把服务送上门,让企业家暖心,让企业家振奋、无后顾之忧,让企业家一心一意干事业

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政府来讲,首要任务就是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普惠性的,每个市场主体都能享受到。

深圳营商环境已经走在全国最前列,率先实施的个体工商户“秒批”、落户“秒办”等一系列举措,引领全国。

青岛如何迎头赶上?

除了出台法规、规章,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给各类市场主体一个比较明确的、充满信心的发展预期。

“深圳能做到,青岛都要做到。”这是宣言,更是承诺。

青岛服务企业的意识正在进一步深化。想企业之想,急企业之急,真正把服务送上门,让企业家暖心,让企业家振奋、无后顾之忧,让企业家一心一意干事业。“服务不是企业找上门,而是政府机关送上门"。据悉,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青岛正在研究制定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一流数字政府、深化商事主体退出机制改革、打造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建立更加规范的涉企执法制度、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意见。

在年轻人纷纷“逃离北上广”的大环境下,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喊出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也因此汇聚了一大批敢闯敢干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青岛要朝国际大都市迈进,必须有深圳人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改变已经发生。青岛正在从学习对标、理念变革、创新实干、督查考核、奖惩激励等方面建立起系统管用的“学深圳、转作风”长效机制,切实优化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说,正着力营造两个环境:一是营造优质的人才服务环境,大力推进人才落户便利化,完善“一体化”人才服务系统,为人才工作提供法制保障;二是营造浓厚的人才文化环境,大力营造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康养、休闲度假等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学深圳、赶深圳”述评】市场化法治化:解码发展之问 !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法治护航。青岛正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编制完成行政复议“一次办好”事项清单,依法畅通行政复议救济渠道,保证行政复议申请零门槛;围绕“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公平竞争等方面开展规章集中清理,修改27件、废止和宣布失效84件市政府规章,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眼下,一场由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纪检监督、监察监督构建起来的立体式、无缝隙监督网络已经在青岛建立起来。下一步,将深入社会各层面、各领域,重点聚焦营商环境和为民服务两大方面,强力开展舆论监督,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更好为民服务“保驾护航”。

大道至简。

市场化、法治化——深圳腾飞的“密码”就是这样的朴素而直白;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路径和方向就这样清晰地铺陈开来。

正如王清宪书记指出的,只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真学、真赶,自我加压、自我激励,动员更多资源、更多力量一起搞活青岛这座城,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就一定会变为现实。

青岛正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段晓东 刘红星 沈俊霖)

青岛金企通

“金企通”融资服务平台由青岛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日报社联合开发建设,打造企业填报融资需求、直连金融机构的“第一通道”,让中小企业融资变得简单而有效。

点击下方小程序,一键提报企业融资需求,获取岛城最新金融产品信息!

金企通网址:

http://tool.dailyqd.com/jqt/index.html

青岛创客

最新岛城创投资讯

最全创客延伸服务

全力做好一件事,关注青岛创新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