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放眼全世界,几乎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里有舒适的温度,适度的降水,非常适合人类的经济活动。沿海的气候条件也会内陆更优越,人口自然会往沿海集聚。可能你会说,难道发达的北欧地区就不冷吗?冷,但是和东北一比,简直太暖和了。

中国最北的省会哈尔滨位于北纬46度,法国的巴黎是北纬48度,英国的伦敦北纬51度,芬兰的赫尔辛基北纬60度。哈尔滨虽然看起来纬度低一些,但一月均温却比它们低上15~20多度。在中国北方,低温气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的经济活力。东北尤其如此。在最冷的节气大寒,深圳的天使投资人还可以在暖阳下的咖啡馆不断约见项目方,吉林的老板只想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能出来见个面都是过命交情了。地理因素掣肘住北方的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把锅丢给老天。北衰南强的变迁,其实也勾勒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计划经济初期,中国选择走重化工道路。北方城市根正苗红,一陪到底,东北为共和国打造钢铁躯干,西北守住边疆的咽喉,山西则为全国输送源源不断的黑色血液,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半边天。历史上的北方,做出了不可抹去的巨大贡献。

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留才”难,是东北三省的通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就业毕业生中,留在黑龙江就业的只有9.24%;在情况稍好一些的吉林和辽宁,“留才”比例也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在所有省份中垫底。户口、住房补贴、各种优惠政策,对口袋空空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最终能否让人才愿意留下来,关键还得看英雄有无用武之地。《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指出,毕业生最看重的因素不是户口也不是房子,而是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和兴趣爱好。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受访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资水平、发展空间和城市大小,其他依次为生活成本、落户政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与家乡的距离和针对性的激励补助等。从就业行业来看,2018年985高校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广泛,就业人数前五名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这些行业在哪些城市更发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哪些城市就能吸引来更多的人才。

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80年代开始,东北狠抓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一路下降。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竟长期低于全国,特定年份竟跌到负数。东北“造人”能力不行,“抢人”能力更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东北人口净流出180万;另有报告显示,2015年,东北成为人口流失“重灾区”,流失人口TOP5的城市中,大连第一、哈尔滨第四、长春第五。多年来,人们不断诟病东北的产业政策、营商环境,鲜有人注意到东北已掉进低生育、净流出、老龄化的“人口陷阱”,且靠自身力量难以脱困。没有人口,再怎么定政策、调结构、促产业,都是一种徒劳。两三代人后,东北的人口将会由现在占全国的9%,下降到不足5%甚至更低。东北的产业足够支撑其“膝盖斩”后的人口步入发达社会,正如北欧、北海道、阿拉斯加一样——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只有人口少,才能人均高。巨量的转移支付,巨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人为的“产业政策”,只会造成巨量的浪费。东北一些地区甚至在人口只有二百万的地级市修建时速300km的高铁,这无疑是一种竭泽而渔。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加大辽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用地供给,加大天津等华北大城市的建设用地供给。让东北人口自然的转移到他们更加热爱的温暖地带,才是王道。在东北内陆,同样需要让人口能尽可能轻松的在哈尔滨、长春、沈阳轻松买房、落户、安居、乐业。只有高效率的特大城市,才能尽可能低成本地抵御严寒,保留住那些具有东北特色的高等教育、科研、军工、重工产业——城市足够大,人才才想留。而东北的大多数地区,除了少数大城市特大城市外,成为机械化的大粮仓,成为野生动物的保留地,成为连绵的国家公园,将会是一个必然的、无法人为逆转的未来。或许残酷,或许无情,但对于大多数东北人、以及东北这块土地,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或许并不是100%的东北人都想离开,但一个地区哪怕只有20%的人毕生理想是“离开”,这20%的人不再期待家乡会变更好,不再为家乡的兴衰荣辱增加半分投入,不再期望维持既有的人情关系,不再担心他人对自己说长道短。甚至为了自己能离开,耗尽家乡的资源、竭泽而渔也在所不惜。而当余下80%的人发现居然有20%的人在偷偷建造末日逃生飞船时,他们也慌了。于是乎,官员们在自己的任期里能捞多少是多少,能造假的先造起来,能收的税先收上来,能宰的先宰一刀——因为三亚的别墅、天津的蓝印、大连的海景、北京的房贷,全指望着这几年的收成。

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曾经有人提到,东北发展不好是因为太冷了。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对其大肆抨击,有人甚至调侃道,老天爷才不背这个锅。但是这话并非一点道理没有。东北的冬天,着实冷得令人发指,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有人统计过,沈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低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哈尔滨最冷月的零下十九度平均气温,放眼全球都难觅对手,漠河更是创下了-51.5℃的最低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东北,比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地区都要冷。东北真的很“独特”,全球其他比东北还暖和一些的地方,基本都已经是无人区了。哪怕像日本这种人口密度极大的国家,人们宁可守着狭小的关东平原,也不愿意去人口密度很低、空间更加广阔得多的北海道生活——哪怕日本政府在80-90年代花费巨量投资试图振兴北海道也无济于事。因此,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东北如今的“超高人口”,只是因为其全球独一份的“冬冷夏热”所导致的农业时代超高人口的自然延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根据产业结构要素的自由流动,东北人口大幅流出和大幅减少才是一个应该有、而且必然会有的趋势——

全球没有一个民族有如此巨量的人口堆积在冬季如此寒冷的地区,中华民族不是外星人基因,不应有例外。

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中国东北的人口,不是太少,而是太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人口4375万,吉林人口2746万,黑龙江人口3833万。这三个省的人口密度,在中国并不算高,但和世界同类地区相比,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辽宁人口超过整个俄罗斯亚洲部分,吉林人口比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这北欧五国之和还要多,黑龙江人口超过整个加拿大。

换言之,几乎全世界比东北更寒冷的地区的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中国东北多。东三省占全国国土的8.2%,人口也占全国人口的8.2%,其人口密度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即使考虑新疆、西藏、青海等区域人口极为稀少,东北的人口密度整体上也相当于关内其他省份(不含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的50%。而发达国家和东北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情况又如何呢?日本北海道,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4.5%,人口密度相当于日本其他地区的19%。美国的中部大平原,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1.9%,其人口密度只相当于美国其他地区的8%。东北的气候,比日本北海道和美国中部大平原还要恶劣得多,但东北的人口密度和中国其他省份相较,悬殊却并不大。肥沃的黑土地,一望无际的平原,是机械化大农业的绝佳舞台。即使在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需要有高效率的农业部门,那是东北的未来。农业和矿业这样的基础产业并不可耻,澳大利亚作为发达国家,它的经济基础也是农业和矿业。中国拥有广袤的温暖土地,东北可以也应该更地广人稀。区域均衡发展,目的是人。在这个国家,似乎这个顺序颠倒了。本来应该更加欢迎外地人的特大城市,要严控人口。本来应该高高兴兴欢送更多居民迁往内陆生活的东三省,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赋予大量振兴政策。政府本应该去适应人口流动的方向,而在现实生活中,它更愿意做的是引导和调控。我所认识的绝大多数东北人,出来了都不回去。这是他们最理性的选择,而对东北而言这也并不是坏事。这本该是两厢情愿的事。第一代的他乡,第二代的故乡。任何人都应该有迁徙的自由,东北人尤其如此,没有任何人应该被固定在那个所谓的“故乡”,也不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应该“工业化”“现代化”。

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东北振兴,存在五个关键问题。一,产业战略,谁来决定东北搞什么产业;二,相对优势与绝对优势问题;三,存量与增量问题;四,东北作为一个时代的牺牲者,责任到底在哪里,各有几分;五,制度与文化,到底谁决定谁?制度变革,能否改变东北民风与官风。回答这五个关键性问题,东北振兴问题,基本逻辑才会清楚。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视野变得前所未有的广阔。南方的步子迈得最大,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江苏有苏南模式,广东有深圳模式,浙江有温州模式。而成都、重庆、武汉、合肥等内陆地区,也借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借着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城市的跳板,与全球经济发生关联。如今新旧动能转换,北方国有经济占比较大的底色,就显得有点步履缓慢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阶段,中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成就了南北方分叉的宿命

。今天,历史的重担已经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变的是重心,不变的是使命。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没有一刻可以松懈,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掉队。一个都少不了。

东北能否崛起?气候冷,产业旧,人才外流,真的很难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