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女童模被妈妈踢踹,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就是要管得宽一点

昨天微博热搜第一,是来自@妞妞妈-201009 的一封道歉声明。


杭州一女童模被妈妈踢踹,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就是要管得宽一点


这是一个临时注册的账号,回应的是前天的热点事件:一个女孩童模在拍摄时,被一位成年女性在身后踹了一脚。


杭州一女童模被妈妈踢踹,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就是要管得宽一点


孩子被踢后,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向前踉跄了几步。

昨天,根据澎湃新闻的消息,这则道歉声明的确是被踹童模的亲生母亲所发。

我再次重申,女儿是我的至亲,绝对受到最好的关护与疼爱!

造成社会大众的不悦与不谅解,请您见谅!恳请关爱与见谅!

这则声明发出后,网上立马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派是对妈妈更严厉的声讨:这么小的孩子这么狠心下脚,道歉声明却如此不诚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用我们一位同事的话说,“这声明是不是在说,孩子是我的,怎么管是我的事?”

一派则是冷眼旁观:这够不上暴力,孩子也没有重伤。孩子皮的时候,你没有踹过他一脚吗?


杭州一女童模被妈妈踢踹,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就是要管得宽一点


我们能明白后者为什么会这么想。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位母亲情急之下管教了一下孩子,是很多家长都有过的经历。

但当你顺着这则新闻往下挖,看到了更多事实后,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今天想说的,不止是这位母亲的严重失职,更是它暴露的童模产业背后的畸形。

根据新华网去年的报道,国内童装的规模已经逼近 2000 亿。这个充满机会的市场,让无数人发家致富,却让孩子成为唯一的受害者。

现在的电商童装店铺在展示商品时,大都会使用儿童模特。

他们看起来天真烂漫、俏皮可爱、看到就会心动,是我们眼里的小天使。

但这些小天使真实拍摄的辛苦,在此之前,却很少有人讨论。

上周,公众号“GQ报道”发表了一篇题为《逐梦童模镇:妈妈,我们明天几点拍照》的长篇稿件。记者跟踪采访了浙江湖州织里的一批小童模,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童模超负荷工作的细节:

“365天,有300天要拍摄,平均一天4、5个单子,每单在十几件到二十几件。”

“熟练的童模,头刚从一个衣领里抽出来,马上塞进另一个衣领里。这天晚上,这个孩子一小时拍了30件风衣,一会儿还要去另一个场子。”

“谷歌(一个在织里很有名气的小童模)上午7点起床上学,下午4点半放学,妈妈鲍水在校门口接上她直接去拍摄基地拍片,常拍到晚上十一二点。赶上旺季周末,夜里一两点才收工。”

这种超负荷工作,已经是织里童模的常态。如果不配合,就有可能换来大人对你的粗暴对待:

“有个孩子不配合摄影师,但背后还有其他童模在排队。于是孩子母亲就冲上去,对着孩子的屁股就是一脚。”

昨天晚上,网友@神级阿轲 在微博上放出一个新视频:

视频中的妈妈是不是妞妞妈妈,我们自己通过视频尚无法判定。

但我们能在视频里看到的是,大人穿着厚棉袄,孩子却只穿着薄薄的裙子。

而大人用衣架抽打孩子的理由,只是为了让她“打起精神”。

家长之所以会对孩子如此没有耐心,GQ报道给出了一种回答:

在这里,家长没有和孩子说道理的时间。

在大人眼里,孩子的不配合,意味着其他成年人的工作时间被延长、意味着摄影棚房租成本过高、意味着耽误接下一笔单子。

“童模圈子小,配合度不高的孩子,不出几天厂家和摄影师都会知道,订单就越来越少。”

在大人眼里,当你成为了童模,就成了一个完整链条上的螺丝钉。

而家长也不再是家长,而是一个包工头。

而我们想到的另一层原因,是孩子在这个环境里,已经被驯化得很懂事了。

他们可能也想过吵,也想过反抗。但是一想到要挨打、一想到没人会帮助自己,就只能默默消化,变成大人眼里“乖巧懂事”的小孩。

妞妞的事情发酵起来的一个原因,也是孩子被踢以后的“无动于衷”。

这大概是妞妞的一种“自我修养”:妞妞年纪这么小,对大人的很多事情还不了解,但她知道,最受“欢迎”的拍摄对象,一定是不能吵闹、大人说什么就照做,受了委屈也不能哭不能闹的。

昨天晚上微博的另一则视频里,我们真实看到了大人对童模的驯化结果。


在这个视频里,画面外的大人让小女孩打个招呼,孩子先是不肯;

大人的手伸进了镜头,像是要打她,孩子马上就笑了出来:

被吓出笑之后,小女孩熟练按照大人指示,完成了一整套“转圈圈,屁股扭一扭”的标准动作。

这就是有些大人口中的“童模都很懂事”吗?这样的乖巧和懂事,到底有什么意义?

比这些还要可怕的,是童模行业残酷的天花板导致的畸形生态。

童装的身高上限是160cm。为了赶在孩子长高之前发挥更大的效益,大人们拼命给孩子塞工作,多拍一点是一点。

明知道保证睡眠,对孩子的身高很重要。但在“工作”面前,家长还是选择牺牲了这些:有些孩子,得到半夜两点才能睡觉。

在 GQ 报道里还提到一位妈妈:当自己的孩子已经逼近身高上限,她终于愿意让孩子早点睡了。

——因为以后要转型拍戏,需要睡觉长个了。

而这时,孩子已经比同龄的孩子矮了至少10公分。

看到这里,你一定忍不住想问:难道这些大人心里就没有一点愧疚吗?

我们猜想,应该也是有的吧。

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家长内心的原则一点点被侵蚀。很多人带着孩子来织里做童模之前,也曾觉得娃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拍摄只是兼职而已。

可进入童模的圈子后,家长们发现这里的钱,真的是太多了:

“新浪看见”图刊的报道说,在织里,童模拍一套衣服的报酬在80到150元,一天拍一百多套,就能日入万元。名气大的童模,拍完一天的照片,最高时收入有三万多。

而那些最红的童模,则可能年入上百万。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普通家庭,凭借父母普通的工作,完全没有办法赚到的钱。

而身边的人,也都在拼命接单,所有人都在说“这一行本来就不是长久的,为什么不趁着现在多拍一点?”

面对名利和这种畸形的竞争,他们不受控地把自己投了进去,为自己上足了发条:家长们为自己编织了一套借口,和自己说,趁着现在多拍一点,也是为了孩子将来好。

“以后想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这样做是在打地基。”

但以后的日子,真的会更好吗?

童模因为父母的安排,错过了太多童年应有的快乐。这种错过,不会因为有钱了就能被找回来。

而在这样长期受到压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对家里有多少怨恨?

我们并不是说做了童模,孩子一辈子就被毁了。

但我们确定的是,孩子与大人的亲子关系,可能就这样被彻底扭曲了。

童模这个圈子里,孩子在镜头前是小天使,镜头外的疲惫、委屈和辛苦则要通通被忍下去。

千亿规模的童装市场,却根本没有正常的机制去保护做模特的孩子。事情的决定权和喊停节点,都掌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大人手里。

就算看到这样的视频,昨天的微博上,还是有一些人在偏离重点,在“歪楼”,说这样的孩子真的好可爱,颜值好高。


杭州一女童模被妈妈踢踹,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就是要管得宽一点


这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愤怒和警惕,不是没有理由的:当我们说一个孩子“颜值高”,就意味着孩子可以被物化成一件商品。而孩子的可爱是可以变现的,是可以拿来换钱的。

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对于“妞妞妈”这样的道歉,作为社会里的每一个个体,我们都有权利不接受、不认可。

这不是妞妞和妈妈的家内事。

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就是要管得宽一点。

糕妈说:

在平时的工作里,我们的摄影师也会接触到一些儿童模特。

我们了解孩子的工作状态,希望自己可以尽量做到不给他们太多压力,所以每次拍摄的时间不会超过 4 小时,每隔半小时会主动提出要休息一下。要拍多少套衣服,大致的工作时长,都会提前告知家长,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

儿童模特看起来很萌,很光鲜,每一个都是小天使。但是他们背后要付出多少,又牺牲了多少孩子本该拥有的快乐时光。

在这里,我承诺,拒绝使用一切在拍摄过程中存在损害儿童权益行为的图片视频,严格规范童模拍摄,绝不粗暴对待孩子。希望能尽一点努力,推动一点改变。

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已经直接冲到妞妞的家里,糕妈想说,请不要打扰这个家庭,也不要再传播妞妞的正面照了。给这个孩子一点正常的生活空间吧,别让她再承受不该承受的东西。

我也真的很想和所有家长说: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喜欢镜头,喜欢展示自己,带他们尝试去做模特、做小演员,并不是什么绝对不可接受的事。

但一定要记得,他们首先是孩子,其他的身份,都没有这件事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