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岁杨振宁先生脸色憔悴

在2000年的时候,《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人类物理学终极封神榜单),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

与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大牛,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等等……)。

近百岁杨振宁先生脸色憔悴

按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另外,杨振宁还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而且是在1957年,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也绝不亚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为什么?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的科研水平和条件都不如别人,可邓稼先却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而与此同时,杨振宁也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所以,这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冲击是突破性的,是中国年轻一代科学人信心的基础性支撑。

实际上,杨振宁自己也曾多次在许多场合表示,他取得诺贝尔奖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但是,他给年轻一代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信心。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

杨振宁以物理学第一人的身份,用“面子”为中国请回多少人才?为中国科学家打开了怎样的视野?与世界科技前沿拉近了多少距离?

他如今尽管已经90多岁,却依然会给本科生上课,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启发指引着这些中国科学界的未来人才。

所以,杨振宁不仅科学成绩令世界瞩目,他给我们国家带来的贡献也同样是巨大的,其中很多都是改变中国明天的宝贵资源。

他,独自一人把清华大学的冷原子凝聚态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几十年。

他,义务参与建设了中国六十多个一流的物理实验室。

他,全身心投入了中国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开展诸多免费讲座交流和实验指导。——也就是说他和钱学森、邓稼先、于敏一样,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伟大科学家。

杜致礼去世后13个月,杨振宁就和翁帆结婚了。看起来,亡妻尸骨未寒就转头续弦太绝情,可很多人说,看到这张对比照,就原谅了杨振宁。

近百岁杨振宁先生脸色憔悴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而后遇到了小轩窗,正梳妆,侧脸轮廓似你的人。

而翁帆,是否得知自己也许是个替身?

更也许,这是让我们吃瓜群众潸然泪下、心有芥蒂的心酸,在翁帆看来,一切都是甘之如饴吧。

实际上,三个人也曾见过面。1995年杨振宁和杜致礼去汕头大学参加活动时,大学一年级的翁帆,是他俩的向导。这张合影让我毛骨悚然。因缘际会之下,当时的三人又如何想到,这是一场关于生命和婚姻的接力?

近百岁杨振宁先生脸色憔悴

对于杨振宁来说,翁帆的出现,在生活上有了妥帖的照顾;有一个娇妻顶礼膜拜,是两性关系中雄性视角里的最优状态;在自己的世界观体系里,又扩充了更年轻新鲜的人生体验。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们的生活,我们看到94岁的杨振宁依旧精神矍铄,看起来平和淡然。我们看到的杨振宁晚年所有的照片里,都有翁帆陪伴左右的身影。

这场婚姻,在翁帆看来,也许就是一种恩赐,她愿意“牺牲”,愿意付出,也有着毋庸置疑的骄傲,她用美国诗人菲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来形容她的选择: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all the difference.

而杨振宁,就是她的引路人,带她看到了这个世界金字塔尖是什么模样。

翁帆家庭富裕根本不是为了杨振宁的钱财,人家本来就是个学霸,是清华的博士,在学霸的精神世界里,只有高山仰止的终极学霸才值得自己仰慕。

而杨振宁,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好怕他们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却仍只能收获满满的网络负面评价。

好怕多年以后的中国人会愤怒地声讨我们这个时代的舆论:西方媒体对得起霍金,但中国媒体对得起杨振宁吗?

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维护网络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