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摘星摘帽” 打造区域领先优势

中证网讯(记者康曦)4月10日,西藏旅游(600749)正式“摘星摘帽”,公司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公司近日发布的2018年报显示,2018年西藏旅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创7年来新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6.53万元,实现扭亏。目前,西藏旅游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公司表示,将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自主项目开发、营销创新、智慧服务等手段,推动实现新的业务整合和发展。

多项举措助力业绩扭亏为盈

年报显示,公司实现业绩扭亏主要受益于营销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持续改善,以及公司管理提升等。

公司通过营销创新增加景区客流量,主要着力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苯日神山和巴松措景区内的优势特色产品推广,结合一系列营销创新手段,如参加国内主要旅游交易会和引流川藏青藏公路自驾游等,游客流量取得显著提高。此外,公司营销部门还针对旅行社设计了激励政策、专线支持政策,对增加景区送客量实现营收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司积极推行服务品牌战略,持续改善产品与服务水平。公司除了持续加强与区外组团社、代理商、区内地接社和线上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之外,与携程、去哪儿等线上平台建立了深入合作,并成功上线公司自有电子商务平台“www.tibtour.com”和“西藏旅游微官网”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旅游服务。同时,公司通过引进区外景区先进管理模式、外派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景区一线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聚焦游客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也是助力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整合优势资源,及时清理低效资产,公司人工成本、折旧摊销下降明显。

西藏旅游业迎来发展机遇

西藏旅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传媒文化等,其中以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业务为主,2018年该项业务实现收入1.46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1%。

公司拥有西藏自治区内多家景区的经营收益权,具备多年的景区开发与运营经验,管理模式成熟,开发运营团队均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产业专业背景和经验。经过多年经营积淀,公司下属各景区于所在地区已形成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19年间,西藏自治区政府部门连续推出“冬游西藏”优惠活动,带动西藏各地区冬季旅游的持续升温。根据2019年1月发布的《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西藏自治区全年接待游客3368.7万人次,增长31.5%;实现旅游收入490亿元,增长29.2%,“冬游西藏”成效显著。2018年11月,西藏自治区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区旅游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目前,西藏旅游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据了解,在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中将重点打造的三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景区,公司均有重要资源布局。

西藏旅游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旅游主业,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自主项目开发、营销创新、智慧服务等手段,推动实现新的业务整合和发展,打造区域领先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