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吳文化與江南文明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與鄉鎮企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包括眾多熠熠生輝的名人故居。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秦邦憲故居 崇寧路

城市文化遺產是城市的文脈、名片與標誌,是城市歷史文化得以綿延不絕並各具特色的重要因素。其中,名人故居作為城市文化遺產的一種重要類型,在城市的歷史時空中,其身上不僅呈現出重要的建築價值,更因為其“名人效應”而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人文、藝術等價值,又彰顯著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竭盡全力保護名人故居,進行有效的開發與利用,並真正讓其在城市生活中“活”起來,是彰顯城市文化、保護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努力維持“文化多樣性”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無錫的名人故居,大多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在利用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對無錫的名人故居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與利用,讓其鮮活地存在於城市生活之中,是值得我們關注並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當前國內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的範式

1.名人故居搭臺,旅遊經濟唱戲:名人故居保護利用目的方面的“文化旅遊範式”。

近年來,“文化遺產熱”方興未艾,名人故居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並得以保護與利用。“熱”後的冷思考,至關重要。各地對名人故居的保護與利用,“許多城市只看到現實可以利用的一面,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旅遊事業,片面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導致許多的歷史城鎮在進行修繕歷史文化遺產時不按照國家規定的方針、法規來修復,有的甚至大搞仿照、造假的行為,以致我國假古董氾濫成風,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誠然,名人故居的文化旅遊範式,在其歷史文化的內在價值與旅遊經濟的現實利益方面的緊密地結合起來,有利於推動城市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也有利於滿足市民與遊客的文化旅遊方面的需求。但是,“借名人故居之臺,唱旅遊經濟之戲”,片面地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名人故居本身的“文化多樣性”,必然難以長久地吸引遊客的關注與體驗。

2.非革命家故居受冷落,缺少名分的名人故居:名人故居選定標準方面的“革命家範式”。

2012年,北京市北總布衚衕24號“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引起熱議。面對社會指責,時任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王玉偉表示:“‘名人’的問題從文物部門的角度不好界定,而保護院落更多的是對院落建築本身的評估,不單獨提人物本身。”按照有關規定,審批名人故居需要中央有關部門批准,文物部門難以有效界定“名人”的概念。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唐文治故居 黿渚路

從被確認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名人故居來看,主要是以歷史、文化、政治、住宅狀況等因素來作依據的。其中,出於意識形態宣傳的需要,在促進愛國主義教育與發展紅綠色旅遊經濟的前提下,革命家故居一般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與利用,一些名人故居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級別不斷提高。而科教、文化、工商業名人故居在選擇認定方面,缺少法律制度的有效支持,包括名人故居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地位需要明確,名人故居的認定審核應建立起法定程序,需要建立文保部門、專家學者與民間社團的專門機構。

3.以物為本,還是以人為本: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方法方面的“文物保護範式”。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阿炳紀念館 崇安寺

對名人故居的價值及保護利用的正確認識,關係到城市文化生命的延續和城市靈魂的寄託。名人故居所體現的不僅是建築價值,更重要的是其承載的歷史、人文與藝術等價值。在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的理念上,“以物為本”,還是“以人為本”?究竟應重在保護名人故居的建築,還是重在活態傳承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這是保護與利用名人故居首先要思考的問題。當前,在名人故居的保護與利用方面,更多還是基於“文物保護”的範疇,缺少對名人與故居關係的深度挖掘與研究。從某種程度上講,名人故居的保護並非刻意的保留,更應該是名人故居所存在的歷史與生活形態。

4.到名人故居看什麼:名人故居開發利用形態方面的“紀念館範式”。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錢鍾書故居

當前,國內名人故居共同的特點是,以名人生平事蹟陳列與原汁原味的故居格局為主要構成,缺少遊客與名人、故居的互動體驗。在名人故居的開發與利用方面,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可以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式的紀念館,也可以是學習名人文化的課外學習基地,也可以有文化創意產品的互動與體驗。

二、無錫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的現狀

1.無錫名人故居的類型

無錫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名人資源,可以與故居進行聯繫的大多是近現代歷史文化名人。按照名人的身份特徵,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一是革命家故居,如秦邦憲故居、張聞天舊居、陸定一故居、薛暮橋故居、孫冶方故居、王崑崙故居等;二是實業家故居,如薛福成故居、薛南溟舊居、榮德生故居、榮毅仁紀念館、祝大椿故居、李金鏞故居、王禹卿故居等;三是是科學家故居,如華蘅芳故居、胡雨人紀念館、徐建寅故居、顧毓琇紀念館、姚桐斌故居等;四是作家學者故居,如錢鍾書故居、錢穆故居、唐文治故居、阿炳故居、錢松喦故居、秦古柳故居、華君武故居等。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顧毓琇紀念館 學前街

無錫擁有豐富的古代歷史文化名人資源,因古代的居所難以保存,基本沒有古代名人的故居保存下來,只有新近修建的倪瓚紀念館、顧憲成紀念館等。值得注意的是,無錫惠山古鎮祠堂群,所涉祀主多達180餘位,如泰伯、黃歇、錢鏐、華寶、李紳、陸贄、周敦頤、張巡、范仲淹、李綱、倪瓚、王紱、顧可久等先賢與鄉賢,與周圍的江南山水組合成完美的古代祠堂群落形態,在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上與名人故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文化精神上不僅集中體現了尚德尊賢的民族文化傳統,也是吳地族群文化、民俗文化的集中反映,並且惠山祠堂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管理者的因素,還延伸出獨特的建築文化、泥人文化和成語文化。”

2.無錫名人故居的保護情況

到目前為止,無錫有70餘處名人故居存在保護價值,其中被列為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共29處;已經修復開放的20處,大部分實現免費開放(其中一些故居常年“鐵將軍”把門,需提前聯繫預約才能開放),少部分為控制人流量等原因實行低額收費。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張聞天舊居 解放南路

(1)保留原貌,掛牌確認為名人故居或紀念館,供遊客參觀。主要陳設為名人生平事蹟陳列與故居原貌物品。多數名人故居的生平事蹟陳列雖然佈局合理,但大多未見更新,視角單一,史料陳舊。

(2)被確認為名人故居,現由名人後代或他人居住。如薛暮橋故居的一部分由其侄子居住,陸定一故居現為多家居住的大雜院。

(3)被確認為名人故居,用於單位辦公或商業活動。如薛匯東住宅現為無錫市史志辦公室辦公場所,秦古柳故居為滋身堂養身會所。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陸定一故居 縣前街 並未開放

2004年始,無錫市政府投入百萬元專項配套資金,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名人故居修復工作。既能夠提高人民團體和企業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也可以充分拓展文物保護的渠道。

3.無錫名人故居的開發利用情況

(1)固定展覽。大多數名人故居的開發利用以由名人生平事蹟陳列與故居原貌物品構成的固定展覽為主。故居的環境與陳設,主要根據“修舊如舊”與“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力圖維持名人居住時的原貌,體現原汁原味,能夠較好地給遊客以名人生活的直觀體驗。在生平事蹟陳列上,一般為圖片展覽,抓住名人之“名”,深度挖掘其生平事蹟。如錢鍾書故居,分“敏而好學 人中之龍”、“辛勤耕耘 文學大師”、“著作等身 學術泰斗”、“飲譽全球 光照後人”、“錢氏家族 英才輩出”五部分,突出錢鍾書先生一絲不苟、窮極不捨、珍分惜秒的治學態度與溫和謙恭、嚴於律己、淡泊名利的偉大人格,闡述其文學文化方面的巨大成果。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孫冶方紀念館 玉祁禮舍

(2)文化交流活動。名人故居在歡迎遊客走進來參觀的同時,大多能夠積極走出去,提供多樣化的文化交流。如“無錫名人故居展”進社區,錢鍾書故居開展的“梁溪讀書活動”,張聞天舊居的“黨課實踐”、“黨史書籍進校園”等文化交流活動,薛福成故居的“新春戲曲遊園會”、“美麗的蛻變女子笄禮活動”,秦邦憲故居的“永不消逝的記憶——清明緬懷先烈”主題活動。

(3)作為各類教育基地。通過建立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德育基地等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德育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宣傳。如錢穆故居,隨著近年來的錢穆研究熱潮,無錫市逐漸成為推動海內外國學研究與交流的新基地。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薛暮橋紀念館 玉祁禮舍

(4)其他方面。在故居文化圈的打造、名人文化衍生品的設計與開發、名人文化休閒體驗上,無錫名人故居的探索與實踐還不夠深入。

3.無錫名人故居的宣傳推廣情況

總體來看,除少數掛牌明示或被闢為紀念館外,絕大多數名人故居都淹沒在普通民居之中,利用狀況不如人意,不能有效地發揮名人故居的影響和作用。秦邦憲故居、顧毓琇故居為市中心主要街道旁,容易發現,人流量較多;張聞天故居、錢鍾書故居等都在背街小巷中,難以尋覓,人流量較少。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祝大椿故居 伯瀆港

無錫市名人故居文物管理中心主辦的“無錫名人故居展”與“名人故事會堂——流動的故事會”,在2014年多次走進社區與中小學,在名人故居及其文化的宣傳上,進行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2010年,《無錫名人故居導覽圖》面世,並免費發放。該圖包括無錫市區各類文物保護單位中涉及的名人故居、祖居、舊居等53處,無錫市區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86處,江陰、宜興的名人故居分佈圖,《辭海》中收錄的123位無錫籍名人名錄。然而,由於沒有實地查證,有些故居的標識出現錯誤。

三、無錫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的對策

在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上,首先要保持尊重與審慎的態度,深入理解名人故居與城市文化遺存的關係;然後,要出好如下幾種關係:要處理好名人故居的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係;要處理好名人故居的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的雙重保護,注意名人故居的建築價值與人文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研究價值等方面的關係;要處理好名人故居的文物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係;處理好名人故居保護利用的政府與民間社會力量的和諧統一;要處理好名人故居宣傳利用的實體與虛擬的關係。

1.全面普查,掛牌確認,形成長效保護機制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姚桐斌故居 黃土塘

首先,要創建一個政府、學者與民間人士構成的權威機構,通過全面縝密的調查研究,找尋名人故居的特殊性和歷史地位,確定名人故居的選定標準,並對故居的保護與利用提出意見或建議。由此,可以制定著錄與保護名人故居的三項宗旨與三條標準。三項宗旨是:彰顯先進的歷史文化,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增強愛國主義意識與城市凝聚力。三條標準是:推動社會發展,對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士;對本身所從事的專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這個貢獻是被業內認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貢獻;其人已經故世,且已蓋棺論定。並且,在選定標準上,要堅持“就低不就高”的原則,以便物質形態的故居得以保存下來。

在全面普查後,要掛牌確認,並形成長效的保護機制。在英國,名人故居擁有統一標示——藍牌子。經過長達2至5年的嚴格審定,得到認證的名人故居,會在房屋的顯著位置鑲嵌一塊藍色牌子,被稱為“藍牌屋”,受到法律保護,不得拆除。在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諸多房屋被掛以“歷史建築”的牌子,對古建築的保存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2.政府重視,社會支持,為“名人文化”安好家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榮毅仁紀念館 榮巷

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的主體,應由政府一元化模式發展成為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模式,引導企業、個人共同參與故居保護利用,發展文化創意、休閒服務等產業。如北京市旅遊委推出的含有28個名人故居的“走近先賢·京城名人之旅”高端旅遊線路。重慶市圍繞名人故居引入文化旅遊企業,積極發展故居旅遊,同時實施故居提檔升級工程,利用故居配套用房鼓勵企業、個人發展文化服務業。

政府方面,要加強名人故居管理辦法等法律制度的支持,在城市建設與規劃上要注意合理有序地開發名人故居等城市歷史建築資源,要鼓勵並引導學者加強名人故居與城市遺產文化等方面的深度研究。

2004年,無錫市建立名人故居專項配套資金,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故居的修復。現在社會崇尚文化的氣氛濃厚,也可以鼓勵社會力量來“認養”名人故居,以使故居在得到較好保養、修繕和展示的同時,也給個人或企業提供了回報社會的機會,樹立良好的形象與口碑。

3.放大效應,形成聯動,打造名人故居文化圈

在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上,應突破單一保護故居的束縛性思維,放大故居的“名人”效應,與其他文化旅遊產品形成聯動,打造名人故居文化圈;要開闢故居旅遊區或旅遊線路,實現從故居建築本體到街區故里的範疇轉變。如紹興魯迅故里,提出歷史街區整體規劃理念,即是圍繞著魯迅故居、魯迅祖居等故居打造的“魯迅文化圈”,百草園、三味書屋、壽家臺門、土穀祠、魯迅筆下風情園、咸亨酒店穿插其間,烏篷船搖曳故居門前的小河上,是紹興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成為立體解讀中國魯迅先生的文化旅遊場所。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錢穆錢偉長故居 懷海義莊

對無錫名人故居文化圈的規劃與打造上,要深入挖掘故居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注意名人生活、工作環境的再現;以名人故居為主打,在附近開闢相關景點,由點及面,通過豐富的景觀和多樣化的產品設計,把名人故居與周圍環境聯繫起來,使自然與人文相融合,改變單一名人文化產品的單調與乏味,豐富旅遊產品體系。如沿學前街轉至睦親坊巷的500餘米的線路上,顧毓琇故居、無錫高等師範學校舊址、無錫縣學宮(碑刻陳列館、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舊址)、錢鍾書故居陳列其間,然而卻又分別隸屬於不同主管單位,各自為營,難以形成有效聯動。深入挖掘錢鍾書的文學與教育文化、顧毓琇的科學與教育文化、唐文治的國學與教育文化之間的聯繫,同時注意縣學宮、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與無錫高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文化,從打造“無錫科學教育文化圈”。同時,對周邊的商業形態與街區環境重新佈局,注重科學教育文化的宣傳介紹與合理營造。

4.借力網絡,加強宣傳,突出文化教育功能

當前,名人故居的宣傳方式過於單一、陳舊,不利於知名度與美譽度的提升。除了故居周邊環境的營造、道路景區指示標識的製作,還可以探索多層次、多角度的立體化宣傳。故宮博物院在網絡及新媒體的運用上,進行了有益地探索與實踐。故宮博物院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對外發布信息的主要窗口和與廣大公眾交流溝通的主要平臺,傳播傳統文化、歷史典故,如《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微信,“萌萌噠”的雍正動畫形象配上萌萌的文字,受到公眾的喜愛並引起熱議。故宮博物院推出公眾微信號“微故宮”和“掌上故宮”智能導覽應用,讓愛好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瞭解故宮古代建築、館藏文物、虛擬展覽等信息。成立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全面、直觀地記錄故宮古建築及文物的三維數據。“故宮淘寶”有約200件以故宮元素設計的各類文化創意產品。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錢松喦故居

無錫名人故居在網絡及新媒體的運用上,還有待提高。目前,無錫市名人故居文物管理中心(秦邦憲故居、顧毓琇故居)、錢鍾書故居有獨立的網站,二者只是在動態方面有更新,其他版塊基本呈現固化狀態。在微博、微信、手機應用等新媒體上,無錫名人故居幾乎沒有開發與利用。

5.分類管理,科學指導,找尋故居保護新模式

目前,大部分名人故居,尤其是同一時期、地域的名人故居,無論是建築風格抑或內容、陳列大多千篇一律,遊客看了一兩處後就會覺得乏味,吸引遊客還需在特色上下工夫。由此,分類管理,科學指導,突出名人故居自身特點非常關鍵。從名人屬性上看,革命家名人故居,主要從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德育等意識形態宣傳的角度考慮;實業家名人故居,主要從工商業發展、企業文化、就業與創業教育等角度來考慮;科教名人故居,主要從科學普及、文化薰陶、宣傳教育的角度考慮。從故居的價值上看,“理想狀態下的名人故居應當是歷史建築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以及人文價值的完美結合。但是現實狀況卻是,大多數的名人故居只是一兩種價值突出,而其它幾種價值不太突出”,需要因“故居”制宜,針對其價值特色採取不同的保護與利用方式。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李金鏞故居 石塘灣

針對不同類型的名人故居,開展獨具特色的深度遊與文化遊,讓“靜態”故居“活用”起來。如中國首部現代著名作家地域全集《老舍青島文集》,選在青島老舍故居首發,盤活故居資源,延伸文化記憶。

6.開發產品,盤活資源,反哺故居保護

國內外,名人故居衍生品的開發成為新興創意產業,很多故居依靠衍生品銷售得到部分保養和維護的資金。英國斯特拉特福的莎翁故居在衍生品開發的經驗值得借鑑。遊客必須穿過莎士比亞展覽中心才能參觀莎翁故居,再經過小花園,進入莎士比亞紀念品商店,才能抵達出口處。紀念品商店裡有印著莎士比亞頭像和莎翁故居圖案的各類紀念品,由於莎士比亞愛喝酒,紀念品中甚至有莎士比亞牌啤酒和葡萄酒。這些紀念品由莎士比亞信託基金會承擔設計和銷售工作,所得收入全部計入基金會週轉資金中,反哺故居保護。紹興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等景點遊覽線路的設計,也是出於這種文化旅遊衍生品的理念。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華蘅芳故居 盪口古鎮

在名人故居文化圈的合理打造下,適應現代人的旅遊購物理念和現代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名人故居應注意挖掘、衍化文化資源的條件,並與景點、餐飲、紀念品和娛樂形成互動。如阿炳故居,可以在茶館、二胡等民族音樂商品上做文章;錢鍾書故居,可以探索書店、咖啡館等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阮儀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理性迴歸[J].學術月刊.2011(12)

2.莊若江等.惠山祠堂文化研究.http://www.wxskw.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9

3.張寧.思考與借鑑:名人故居如何保護性開發?[N].中國經濟時報2013-4-14

4.劉慶.青島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對策研究[J].理論學刊.2011(11)

(原題《無錫名人故居保護利用的現狀及對策研究》,發表於《江南論壇》)

去無錫名人故居,看看榮毅仁、錢鍾書、顧毓琇是怎麼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