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贼窝、追回被骗款 看警察如何与诈骗犯斗智斗勇

女子误信投资APP被骗

民警贵州找到"贼窝"

买入100元,获利90元;买入200元,获利160元。投入越多,回报越大——这样的投资“好渠道”,你心动不心动?

奉化市民吴女士就心动了。她先后投入29600元,回报最丰厚时“盈利”约35000元。然而,一切都是镜花水月。面对永远取不出来的“余额”,她最终选择报警。

据了解,奉化警方日前赶赴贵州毕节,成功侦破一起网络诈骗案。目前,已有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具体案情仍在深挖中,等到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掏贼窝、追回被骗款 看警察如何与诈骗犯斗智斗勇

陌生电话推荐高收益APP

受害人吴女士家住奉化区莼湖镇。据她回忆,3月13日下午,她接到一个归属地为广东韶关的陌生电话。对方向她介绍一个投资APP,声称通过一对一的投资教学就能获取高额利润,并通过短信发送其微信号。

有些好奇的吴女士添加了名为“AP套利团队”的微信号。通过微信,对方再次向吴女士介绍盈利方式,称该团队通过黑客入侵某交易平台而得到精准数据,赚钱是分分钟的事。

根据对方的指导,吴女士进行模拟操作,确实获取了一笔利润。对方这时趁热打铁,接二连三地向她灌输“稳赚不赔”的理念。

吴女士心动了。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她根据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华创国际”的APP软件,注册后,往里头充值了1000元钱。

按照提示,吴女士先是买涨100元,随后其账户显示盈利90元。之后再买跌200元,账户显示盈利160元。动动手指就能赚钱,这让吴女士尝到了甜头,放松了警惕。

这时,对方“善意”地提醒,“小打小闹赚不了什么钱。经常入侵对方交易后台,也会有风险,因此不能频繁操作。”对方建议她充值凑到一万元,这样“赚的多,也好操作”。

“余额”无法提现,只得报警

吴女士没多想,充值9000元。当她再一次按对方的指示买涨5000元时,对方说因为数据卡出现问题而亏损了。当时,吴女士的账户一下就损失9000多元,仅剩490元。

吴女士有些气馁。但对方特别“善解人意”,劝说她摆正心态,再充值凑到一万元,团队经理就可以帮忙操作,把亏的都赚回来。并且,他们还可以帮忙申请10000元充值到吴女士的账户里。

吴女士仍然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又先后分三笔共充值了9600元到账户里。3月15日下午,吴女士按照对方的指令操作,账户一直呈盈利状态,账户余额显示65390元。在这2天时间里,她“赚了”约35000元。

吴女士高兴不已,想立即提现。对方却说,需要把之前申请的10000元先还清,当作手续费,并提供支付二维码。“当时想想,这么做也说得过去。”吴女士就扫码支付,可对方支付页面显示“当前交易被系统识别存在被骗风险,已被中断”。

之后,她又尝试着加支付宝好友进行转账,但都跳出来类似提醒。为拿到这笔钱,她想了不少办法,最终通过银行转账至嫌疑人刘某的银行账户,才将这一万元“还清”。对方收钱后,称会及时安排。

然而在3月16日下午,吴女士再次联系对方时,对方再无回应,随后几天更是杳无音信。吴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赶紧到莼湖派出所报案。

一个细节,让“贼窝”曝光

莼湖派出所接警后,以诈骗案进行立案,开展调查。通过调取嫌疑人刘某的银行账户,民警查到该犯罪嫌疑人的取款地点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民警立即前往毕节市,与当地警方对接后,确定了刘某的身份。依据线索,民警发现刘某藏在七星关区一小区内,但仍无法确定具体房间。

“通常网络诈骗团队的窝点用电量,要比周边更高一些。”通过查看电力信息,民警发现该小区有一住户的用电量过高,极为可疑。调取信息后发现,房主正是刘某的父亲。

经过2天蹲守,民警成功抓获刘某。经审讯,刘某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交代了其他3名女性同伙。随后,民警在七星关区另一小区内抓获贺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

据悉,贺某在该诈骗团队中负责打电话“找顾客”,一天最多要打40多个电话。该团伙自行在网上研发投资平台,被害人“上钩”后先是给些甜头,然后一步步下套,以提现需要“手续费”等理由骗取被害人钱财。

“因为在后台可以操作修改,所谓的余额,完全是他们用来蒙蔽受害人的一种障眼法。”民警说,目前已有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具体案情,仍在进一步深挖中。警方在此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老人被骗

民警冒充老人和骗子聊天把钱"骗"回

前天,白鹤派出所接到某银行打来的求助电话,称有位老人疑似被骗。民警赶往现场,得知老人在诈骗嫌疑人要求下,已经往某平台汇了一万元,嫌疑人还一个劲地催促老人继续打款。眼见木已成舟,民警便冒充老人与对方继续周旋,然后巧使妙计把钱“骗”了回来。

掏贼窝、追回被骗款 看警察如何与诈骗犯斗智斗勇

老人急于贷款,不料正中骗子下怀

当时的值班民警王志全在现场了解到,受害人王大爷今年70多岁了,他想贷款,但年龄已经不符合正规渠道的贷款条件了。

3月31日,王大爷接到一位自称“某贷款公司”的电话,对方说可以贷款十万元给他。随后,两个人互加QQ好友。对方要求在贷款前交一万元征信费,还说之后会把这笔钱连同贷款一起打到王大爷的银行卡里。王大爷信以为真,把一万元汇入一个叫(特约)华夏基金的账户里。随后,王大爷在对方的“指挥”下,又要将这笔钱分笔转入一个私人账户,银行工作人员觉得老人可能碰到了骗子,于是报了警。

王大爷看到民警,根本不相信对方是骗子,也坚持不需要民警帮忙。王警官对老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人才很不情愿地翻出QQ聊天记录,还嘀咕着:“对方又没把我删掉,肯定不是骗子。”

掏贼窝、追回被骗款 看警察如何与诈骗犯斗智斗勇

民警翻看王大爷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后,发现对方是利用王大爷急切想要贷款的心理,一个劲地让他汇款,存在欺诈嫌疑。

民警冒充老人,把钱给“骗”了回来

当时,诈骗嫌疑人仍在不断地催促着王大爷快点转钱,称流水账单有时间限制,超时了资金会被冻结。此时,经验丰富的民警冒充王大爷的身份与对方聊了起来。

民警表示自己年龄大了,有些不会操作,并与对方慢慢“沟通”,在得到其信任后,民警让对方先把基金账户的钱退回来,说自己会一次性把钱通过ATM机打到他指定的私人账户。对方有点相信了,当场给王大爷的银行卡里转回了2500元。民警继续以王大爷的身份要求对方把之前打过去的钱全部转回。到昨天,王大爷已经拿回所有的钱款。

王志全警官说,他在现场就确定了老人贷款陷入骗局,因为仔细追究就会发现骗子的套路有很多漏洞,首先(特约)华夏基金与真正的华夏基金没有关系,银行工作人员也当场核实了这一点;其次,嫌疑人在QQ上传给王大爷的平台营业执照上的公章是假的;最后,贷款首先要验证的是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比如房产等,而不是要求汇款,这是基本常识。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贷款应该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无论对方怎么说,千万不要把手机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告知对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