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女人是美还是丑?与匈奴和亲,汉朝皇帝为何不愿娶匈奴老婆?

谈文论史


匈奴女人是好看还是难看?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去争论,因为美和丑是因人而异的。

同样一件物品,有人觉得它很不错,是宝贝,有的人却认为它很普通,不值得一看。对于人来说也是类似的道理:一个人好看不好看是相对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评价人家美不美。

并且,不同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匈奴的女人美不美,要看当时的匈奴男子他们是什么想法了。

汉朝在前期的时候,和匈奴相比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因此汉朝不得不与匈奴进行和亲。但我们可以发现,在与匈奴和亲的历史中,都是汉朝把人嫁过去,没有出现过匈奴女子嫁过来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开启汉匈和亲的白登之围

汉朝和匈奴的和亲,是由刘邦与冒顿单于发生的白登之围开始的。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刘邦称帝后封了很多人做诸侯,韩信就是其中之一。原先的时候,韩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但后来刘邦觉得颍川一带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万一要是韩信叛变,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刘邦就以抵抗匈奴为理由,把韩信的封地迁到了太原郡,之后韩信又自己申请调到马邑。韩信在与匈奴的多次对战中,败多生少。公元前201年,匈奴的冒顿单于亲自带领10万大军攻打马邑。

韩信与其交战了数次,没想到好的办法来战胜冒顿单于,只好多次派使者去向匈奴求和。

韩信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刘邦的怀疑。刘邦怀疑韩信想要暗通匈奴,就给韩信发了封信去责备他。韩信想来想去,担心自己会被诛,便跟匈奴商定一起攻打汉朝。面对这样的情况,刘邦只得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信的叛乱。

刚开始,刘邦的进攻还是比较顺利的,但就是因为战役太过顺利了,让汉军产生了轻敌的思想。冒顿单于在白登山一带设下埋伏,想要一举围歼刘邦。

刘邦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围困在白登山。汉军多次想要突围,但都没有成功。此时的汉军,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十分的无助。

无奈之下,刘邦采取了与匈奴议和的政策,答应送匈奴大量的粮食、茶叶、丝绸,并把皇室的一名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

自此,刘邦认识到现在的汉朝还不是匈奴的对手,不能正面和匈奴硬碰硬,只能先采取和亲的方式让大汉朝休养生息。

白登之围,正式开启了汉匈和亲的历史,一直到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前,和亲一直被用来作为是笼络匈奴的主要手段。

汉皇为何不想要匈奴女子?

理论上,和亲是汉匈双方一起做的事情,正常汉朝嫁女子过去,匈奴也要嫁女子过来。但实际上,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是汉朝女子嫁过去,没见过匈奴女子嫁进来。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原因是汉匈女子的差异。匈奴人和汉人不一样,汉人是农耕经济,吃的是五谷杂粮,而匈奴人是在广阔的大草原中长大的,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更多的是吃肉。

匈奴人长期在马背上生活,他们的皮肤和汉朝人相比普遍比较粗糙,身材也比较壮大。而汉朝的男人喜欢的是娇小温柔、皮肤白嫩的女子。

这样的差异,让汉朝皇帝面对匈奴女子时没有多大的兴趣。

另一个原因是汉朝皇帝有些看不起匈奴女子。匈奴的生活条件和汉朝地区比恶劣很多,他们的文明程度没有中原地区高。因此,匈奴对于中原地区是很向往的,他们以能够取到汉朝人为荣。

在匈奴,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老爹死后,他的女人可以被当做是物品被儿子给继承。汉朝的文明程度比匈奴高,皇帝自然不愿意娶地位低下的匈奴女子为妃了。

如果娶了匈奴女子,不就表示自己比不上野蛮的匈奴人吗?这对于汉朝皇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是有原因的。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汉朝逐渐的强大起来,到汉武帝时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反攻。那时候的和亲,就不是之前的求和了,而是表示汉朝对匈奴的恩惠,并在和亲的过程逐渐将匈奴汉化。


小小嬴政


在汉朝时期,虽然一统天下,国力强盛,但它也时常遭受来自西北的匈奴的滋扰,匈奴处于北方的苦寒之地,生产力低下,经常没有吃的,不得不到中原来抢劫一些粮食等财物,使得边境地区鸡犬不宁,让皇帝非常头疼,如果倾其国家的财力物力未必就不能剿灭匈奴,但杀人一千自损八百,自己也将承受巨大的损失,未免得不偿失,如果采取和亲的方式向他们示好,用自己的女儿换取一方平安,免动干戈,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因此汉朝时期以示弱的方式向匈奴送去了十多个公主,却说来也巧,没有一个匈奴女子嫁入汉室,是汉朝皇帝不愿意娶她们吗?


匈奴的游牧民族,在生产方面十分落后,她们不懂农业生产,不种粮食,没有文字,没有书籍,而且匈奴的居住地大多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有些地方甚至还是原始社会,而当时的中原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因此汉人对匈奴难免会产生轻视、瞧不起。像苏武在匈奴近20年,他就娶了一个匈奴女子为妻,但在正史里,对苏武的这个匈奴妻子却只字未提,就是持有一种排斥、不屑的心态。

所以匈奴为了学习汉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都非常喜欢娶汉人女子为妻,并且将匈奴女子嫁给处在困境之中的苏武、李陵等人,就是希望通过妻子跟家庭来将他们拴住,让他们留在匈奴,替匈奴出力。


此外匈奴还有一个土得掉渣的习俗,就是继婚制,所谓的继婚制就是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财产,还有父亲的一些小老婆们,这就叫子承父业,父亲所有的东西,包括女人都一并笑纳;兄弟之间也是如此,哥哥去世了,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财产和老婆。

中原是比较讲究伦理道德,长幼有序,与这种丑陋的习俗格格不入,这如此大反差的习俗也让许多汉朝男子望而却步,无法接受。


匈奴女子以牛羊肉为食,又很少洗澡,身上难免有一种异味,再过匈奴人是马背民族,匈奴女子也经常骑马,身体彪悍,经常日晒风吹,因此皮肤粗糙,肤色偏黑,又没有文化,不像汉人女子那样贤淑,知书达理,所以匈奴女子是不为汉人男子所动心的。
而汉朝的皇帝更是无法接受匈奴女子,如果他们接受了匈奴女子的话,势必是对中原礼仪的颠覆,那么此举将会激起巨大的民愤,这种滔天愤怒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皇权,这根本不是匈奴女人美与丑的问题,所以汉朝皇帝在皇权与美女作出了理性的抉择,他们选择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打悲情牌,让民众化悲愤为力量,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遗产君


匈奴人属于游牧民族,整日生活在草原之上,少不了风吹日晒,是马背上的民族,匈奴女人也是如此,因此,相对于汉族女子,匈奴女子多了些豪迈与强壮,而由于文化原因,汉族男子喜欢柔弱迁细一点的女子,所以在审美方面还是本族女子更讨喜欢。审美归审美,和亲是国之大事,关乎两个民族之间的兴衰,自然不会单以审美为考量,而之所以很少听说汉族皇帝不娶匈奴女子,原因也是多方多面的,下面为您详细解答一下。


匈奴女人是丑是美

这个问题不太有讨论的价值,每个民族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现在也是如此,就像是白人大多喜欢白人,以白为美,黑人也大都喜欢黑人,以黑为美,而我们黄种人也是如此,喜欢黄种人的这个身材与皮肤。古时也是如此,匈奴人自然喜欢,强壮健康一些的女子,认为此才是美的,而汉族则喜欢汉族女子柔弱纤细的。所以,匈奴女人谈不上美丑,因为其美不美在不同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汉族皇帝为什么不愿意娶匈女子呢?

汉族皇帝不愿意娶匈奴女子原因众多,上面说的有关审美的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而除了审美主要还有三点原因。

一、攻守关系

汉族人居住的中原向来是富足的区域,而我们汉族人又是小农经济的属于农耕文明,因此我们不具有侵略性,所以我们常听到保家卫国而很少听到入侵他国的消息。匈奴人则不同,是游牧民族,具有狼性文化,因此侵略性强。所以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匈奴人常常骚扰汉族边境,抢夺财物。


在匈奴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匈奴属于功,汉族属于守。而在匈奴强势的时候,汉族人自然要讨好匈奴人,安抚匈奴人,不骚扰自己,于是便开始送钱送女人,一般的女人地位又不够用,起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便送公主,进行所谓的和亲,而这场和亲主要是汉族人为了使匈奴人安定,自然是送人,而不能要人了,总不能说,你把你女儿嫁给我,然后你别打我了吧。

二、匈奴女人地位相对较低

上一点是匈奴强而汉族弱的情况下,而在汉族强匈奴弱的时候也喜欢采用嫁公主的方式进行和亲,而不愿意娶匈奴女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两方的想法不同,在匈奴,匈奴单于都以能够娶到汉族公主为荣,并且很多单于都是很爱自己的汉族媳妇的。而汉族则不同,因为审美的原因,都不喜欢匈奴女子,更重要的是在匈奴女子地位是很低下的,汉族皇帝贵为天子,自然不会找一个地位低下的匈奴女子为妃了。所以即便是强势的时候,也只需嫁公主过去安抚匈奴人就够了,自然不会去娶匈奴女子了。


汉族皇帝不愿意娶匈奴女子很正常,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都是美之至极的女人,琴棋书画,歌唱舞蹈,样样精通,有这么多女子供自己享用,又何必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那种类型的粗狂的匈奴女子呢,除非想体验体验异国风情。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匈奴女子有美丽的,也有丑陋的,她们原本就是夏朝遗民跟草原其他游牧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因此匈奴女子美丽的居多。汉人认为真正的美女标准有三个:其一、容颜美丽;其二、能歌善舞;其三、举止得仪。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持皇室血统,二是匈奴女子在“举止得仪”方面十分欠缺,也调教不过来。汉朝皇帝没有娶匈奴女子是他的遗憾,比如苏武、李陵都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且夫妻恩爱相处过程很愉快。

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越国人也是夏朝的移民,只不过匈奴进入了草原,而越国居于江浙,越国生产美女,故匈奴女子也不会长得丑。西施有沉鱼之容,痛心之美,千百年来已经成了美女的代名词,姿色颇好的女子都可以冠以西施之号。郑旦跟西施是闺蜜,她也是一位绝代佳人,曾经迷住了越国大夫范蠡,更是将吴王夫差迷得甘心伏于其石榴裙之下。战国时代的楚国攻灭了越国,越国郑氏一族成为楚国昭氏的领土,郑族盛产美女,昭氏上层都到郑族选美。楚怀王的王后郑袖就是昭阳从郑族选出的第一美女,经过精心调教后献给楚怀王的。

匈奴人生活在草原之上,以牛羊肉为食,长年风沙侵蚀,容颜或不及中原丽人,身材亦非细腰,但是匈奴上层的女眷必然生得十分美丽。冒顿单于的第一任阏氏就生得十分美丽,东胡国王听闻阏氏是草原第一美人,就下国书向匈奴冒顿单于索要阏氏,冒顿以江山为重将第一任阏氏送给了东胡国王。后来冒顿单于又得一佳人,生得貌美无比,被确立为新的阏氏。汉朝人陈平秘密偷窥新阏氏,也被她的容颜惊呆了:冒顿单于跟新阏氏经常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形影不离。由此可内见,匈奴女子还是美丽的,只是地位较低,可以任意送人。


大秦铁鹰剑士


一样米养百样人,不管任何民族,地区的女子都不是简单的一句美丑能够概括的,不同的审美造成不同的眼光。环肥燕瘦,谁能说当时的人们喜欢的不是最美的。

关于汉朝皇帝为何不娶匈奴女人做老婆,我和其他回答的观点有所不同。究竟原因如何还得从和亲这种外交手段开始说起。

广义上的和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巩固联盟关系,通常都是通过联姻这种手段。比如说秦晋之好,宣太后羋八子嫁给秦王都可以说是广义上的和亲。而严格意义上来说,和亲起源于汉朝,是统治者为了某种目的,和周边少数名族,比如说匈奴的一种政治联姻。

第一例和亲发生在刘邦刚建立汉朝不久。汉初,整个国家都需要休养生息,可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整天骚扰试探汉朝边境,多次之后,暴脾气的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亲自灭了匈奴。可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匈奴人战斗力十分强悍,于是刘邦就非常打脸的征战失败了,失败了要收尾啊,于是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最后听从了一个大臣的用公主和亲政策。



用公主和亲遭到了吕后的强烈反对,要知道刘邦就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吕后生的鲁元公主。强势的吕后极力反对,刘邦也不好强行让鲁元公主和亲,最后只得在汉室宗亲里选一个女子封为公主,送去匈奴和亲。这位宗室女甚至在史书中连名字都没有记载。

此后,汉朝送公主去和亲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汉武帝时派遣的第一位记入史册的和亲公主刘细君,还有做出巨大贡献的解忧公主。汉元帝时期的著名的昭君出塞也是为了和亲。

前去和亲的公主很多,可没有一个汉朝皇帝娶过匈奴公主,这是因为当时汉朝人们的观念影响。

匈奴作为一个草原民族,在汉朝人的眼里是野蛮粗鲁未开化的,汉朝人们其实内心是瞧不起匈奴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是把公主下嫁给匈奴的首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后,匈奴单于就成为汉朝皇帝的女婿,地位要低于汉朝皇帝,这样才符合汉朝人们的观念。而且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后,生下孩子会使得匈奴皇室拥有汉族血统,能使得匈奴逐渐汉化。在注重血统纯正的汉朝人是拒绝被匈奴化的,所以汉朝皇帝不可能娶匈奴公主。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娶了匈奴公主不就是主动承认了比不过野蛮的匈奴人,这在汉朝人看来是耻辱。


中华民族是一个融合的大家庭,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同民族早已互相影响,逐渐融合。


宝阿宝呀


什么是美的?

人与人的审美本就就不同,别说是隔了几千年的古人和今人,就连同时代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百姓,也是天差地别。

古有环肥燕瘦,杨玉环放到汉朝,就吃了肥婆一枚,同样,赵飞燕放到唐朝,就不再是可爱,而是病态了。所以讨论匈奴的女人美丑,这个标准就要先说清楚。

按照草原民族女性的特点,按照现代人的标准,大部分都属于健壮型妇人,和中原王朝追求的骄傲可爱不搭边的。但在草原人眼中,肩宽,臀大的妇人恰恰是好生养的标志,好生养,自然就“好看”,没办法,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草原民族就是这么务实。

和亲的本质

和亲,是中原王朝冠冕堂皇的说法,说的赤裸一点,和亲就是用女人换和平,是很没有骨气的事情,是弱者的表现。所以汉朝百年的安宁,是以牺牲无数鲜活女子生命和幸福为代价换来的。

这也是为何汉武帝虽然晚年昏庸,却被历代汉人所铭记的原因,再软弱的人也是有血性的,保家卫国是男人的责任,靠女人算什么?


瓦尔登的船夫


和亲,也叫和戎和蕃,即两个敌对国家或民族放弃战争,用政治联姻手段实现睦邻友好,和平共处。这和政策始于春秋时期,比如秦国对抗六国,用远交近攻策略把公主远嫁齐国,楚国为讨好秦国,实行政治联姻,秦国宣太后,华阳夫人都是楚国人。汉朝皇帝不取匈奴女人,有多种原因。

和亲政治成熟于汉代,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都用这种手段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糸。汉初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和匈奴单于在平成白登山打一仗,以后双方结束敌对状态,又和亲的办法实现两国睦邻有好。刘邦舍不得女儿鲁元公主,在宗室中找个女人嫁给匈奴人,每年还要给些财务,这里面充满屈辱。

汉武帝为联合乌孙人夹击匈奴人,把宗室之女刘解忧和刘细君嫁给乌孙王,这主要是拉笼,联盟。王昭君远嫁匈奴是一次相当成功,相当有名的政治联姻,汉匈双方维持数十年和平,胜过几万大军。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人主要有几个方面。匈奴人有独特的红米婚制度。

匈奴人女人掌管财务,肥水不流外人田。匈奴人死了,他的女人要娶给继承人,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儿子或孙子。“朝为老祖母,暮为长孙妇。"汉朝皇帝可喜欢没娶亲先戴绿帽子。另一方面,匈奴人生活在北方,长得比较粗犷,成天吃肉喝奶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不同,一身羊嬗味让人望而却步。

因此汉家皇帝不娶匈奴女人和她们美丑没关糸,另外匈奴人非常少,特別重视人口增长,抓住汉朝降将都许给女人繁殖人口,怎么会把女人送出国呢?,总之双方都不愿意,只好默认现状。历史上,柔然人和西魏,东魏实行和亲政策,双方是互娶公主的。






关东侠客


简单来说是习俗问题。复杂点说是观念问题,生活习惯的不同其实都可以克服,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女人地位很低,中原王朝更加明显,因此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取对方女人最大的表象意义是攀附,故而这是作为天子无法接受的(这里指的是和亲,不是指抢来的公主或平民美女)。反之把女儿嫁给对方可以表现为对方攀附我们,名义上是对方的丈人或大舅哥,这是明面上的政治需要。(皇帝或皇子找老婆和这不是一回事,这里说的也不是天子选妃)

相对中原王朝来说,游牧民族对女性的重视程度要高的多,收继制除了防止财产外流以外,也有效的保护了家族中的其他女性(游牧民族普遍重视人口,特别是育龄妇女,对伦理贞操问题看的很淡),故而游牧民族普遍能接受和亲,加之对他们来说,有人主动送美女是很有面子的事。此消彼长之下,和亲政策中的中原王朝的只嫁不娶才得已持续贯彻。相应的随着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提高,这种传统就执行不下去了,典型如金国辽国,宋朝称小弟后基本就只能取公主而嫁不出去公主了(不是没有,是很少了)。

中原王朝传统就是重男轻女,外加中原王朝的一妻多妾制(除了正妻之外的小老婆都是不重要的,随时可以放弃,这是受法律保护的,只管小妾抛弃正妻最轻也是道德谴责,严重点就会被官府制裁),汉朝时的苏武等被匈奴长期扣押的使节回国时也是因为这个才能不顾忌匈奴给安排的妻女(这些可不是汉朝认可的妻子,最多算妾)。

古代历朝自从儒家上位以后,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死要面子,哪怕是造反也得找到面子上说的过去的理由。除唐朝外的历朝和亲基本都是在被欺负的状态下发生的(即使外交高明如唐朝,也给吐蕃送了多少位公主才保的边疆大体稳定),和亲属于主动提出的被动政策,因此在和亲政策上是必须给自己找台阶下的,只嫁不娶也是充分利用了只有中原才特别重视的伦理问题来求得一点口头上的安慰,属于对内部群众的一个交代,否则这种主动送女人的政治性贿赂还真没啥好的由头来自圆其说了。

另外除清朝以外汉族正统王朝,一般都是很重视血统问题,皇太子要是个混血那引发的政治波动就大了,即使太子真有外族血统,那也会极力淡化抹除生母的民族问题。典型的如明成祖朱棣,野史一直有说他不是马皇后生的,生母是高丽人,即便真是如此,正史也不会这么记载,一点会把血统问题论证清楚(朱棣其实还真有嫌疑,生母如是马皇后无需特意强调,他还偏偏多次强调他和朱标是一个妈生的,这就容易引的别人往其他方面想。)对于正统的汉族王朝来说,和亲跟娶亲是一样具有法律婚约效果的,故而和亲中若取回来个公主就会是正妻,加上和亲对象不是皇帝本人也得是明确能继位的太子,为防止上述的血统问题,正统的汉族王朝一般是不会接受通过和亲取个公主的。

最后说一下游牧民族主动送女人叫敬献,与和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和亲只是中央政府为主动送女人的政治行为找的一个美化说法而已,但实际做起来是完全按照正规嫁娶的流程来执行的,外族敬献女人是纳妾的流程,比取妻简化的多,重视程度相差很大。


傍徨的鱼


匈奴女性当然是美,这一点历史书上曾有详细的记载,他们精致的面容是中原大地稀缺的。

汉朝皇帝不愿意娶匈奴老婆的原因,笔者猜想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匈奴人确实还处于尚未开化之际,说白了除了匈奴的首领夫人比较有几分姿色,其他的女性都从事着放牧的工作,缺乏一种悠闲下的静态美,很难勾引起汉朝人的欲望,自然没有人想过娶一位这样的女性。

二是和匈奴和亲,汉朝皇帝是富有天下的天子,在他看来不就几个女人么,拿我给你呗,而匈奴则不一样,他们是属于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父亲死了,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老婆,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可知他们很缺女性,同时也不会把女性送给别人。

最后就是历史上后来确实有过边疆地区女性入主皇宫,不过因为和皇宫文化没有多大兼容,都没有多出名,其次还有因为没有多大势力撑腰,也没做到出名的贵妃、皇后什么的位子。


叔说点事儿


匈奴王汗与汉和亲是政治利益需要,汉朝同意与匈奴和亲同样基于此,大家都要这样需要一拍即合。匈奴草原女子长期生活在大漠南北,游牧迁徙无定居的生活方式养成她们粗犷与豪爽的性格,缺乏中原女子的温婉、贤淑与细嫩、红润的形象。中原汉家刘姓女人多数出自皇家贵胄,身份地位显赫,知书达理,加上美人胚子,让粗犷豪爽的匈奴人心生喜爱,抱得美人归是一种荣耀与心灵归宿。汉朝公主和亲可以让丈夫言听计从,有利于中原与匈奴双方的安宁与和平。为此,汉朝皇帝实现了“公主一人”控制匈奴野心的目的是合理的买卖交易,达到中原统治的安宁。匈奴,北方少数民族,中原外皆夷狄蛮。夷狄在中原汉家天下皇亲贵族眼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属于鄙视嫌厌的对家。汉家皇帝君主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怎么轻而容易娶匈奴女子呢。若是有少数胡人女人嫁给中原皇帝,仅是皇帝多一个妃子而已与公主嫁给匈奴汗王的地位相差天壤之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