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航天领域的大国应该就是美、俄、中了,中国目前还在追赶,说实话,差距还是挺大的,但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处于顶尖水平的。美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说起航天领域的成就大多会首先想起美国,但其实有一个与其不相伯仲的国家很少有人想起,这就是分裂之前的苏联。

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苏联在航天飞船和空间站方面的造诣是美国比不了的,其中的航天故事也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1969年1月16日,苏联的两艘飞船,联盟4号和联盟5号,实现了人类史上首次两艘飞船在轨交会对接。过程是一名宇航员乘坐一艘飞船与在轨飞船空中对接,然后宇航员相互交换飞船,乘坐另一艘飞船返回地球。

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1月14日,联盟4号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宇航员只有指令长弗拉基米尔·沙塔洛夫一个人。将要对接的联盟5号飞船中有3为宇航员,分别是鲍里斯·沃林诺夫,阿列克谢·亚里塞也夫和尤金·克鲁诺夫,三人都是第一次执行任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沃林诺夫。

此次两艘飞船在轨交会对接的目的有两个:苏联载人登月计划和空间站永久性建设的一次实验。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强项不一样,一个是空间站建设,一个是大推力火箭技术。

两艘飞船对接完成并完成了预定的在轨试验后,联盟5号上的宇航员亚里塞也夫和克鲁诺夫转移到了联盟4号上,剩下的沃林诺夫将独自一人乘坐联盟5号飞船返回地球。随后沃林诺夫经历了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返回过程,他能生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右侧就是我们的主人公

沃林诺夫返回时,先要将飞船的返回舱和服务舱分离,然后调整返回舱的角度,让专门设计的隔热大底朝向坠落方向,以此来抵御进入大气层时因空气摩擦而产生的上千度高温。

惊心动魄的返回过程就此展开,第一关是联盟5号飞船的返回舱未能和服务舱分离!这就导致返回舱无法调整角度,没能使隔热大底朝向坠落方向。结果是隔热大底偏在一侧,薄薄的返回舱壁抵挡上千度的高温。

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门因为高温开始燃烧,密封条也开始承受不住高温,返回舱内温度极速上升,并开始出现大量烟雾。

幸运的是,由于高温的影响,返回舱和服务舱之间的连接装置开始松动并最终脱离,返回舱的隔热大底在重心设计下自动调整方向,面向坠落方向。摩擦高温的问题得以解决。

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以为只有这一个问题?没那么简单,第二关来了。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和震动,使得返回舱的降落伞有部分缠绕在了一起,结果打开降落伞减速时,只有一部分打开了!这怎么办?要硬着陆吗?这下降速度会死的。

还好返回舱在设计的时候就想到了这种情况,在接近地面时可以启动反冲发动机进行减速。但是,它也坏了!

然后,返回舱就真的是硬着陆,狠狠地坠落在了地面上,沃林诺夫满脸血,牙齿都震掉了几颗,庆幸的是,他还活着!

这下应该没事了吧?年轻人啊,有句话叫“祸不单行”,这次是“祸三人行”,第三关!

苏联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飞船返回过程,宇航员奇迹生还

还是因为高温,导致返回舱的返回舱程序混乱,虽然说相对安全地落地了,但也有一个问题:落哪了?

因为返回程序混乱,降落地点根本不是预定着陆区,而是寒冷的荒山野岭。苏联的地理位置都知道吧,就曾有苏联宇航员偏离预定着落地点,降落在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原始丛林中,宇航员差点被冻死。沃林诺夫也是这个情况,零下37度!

幸运的是,沃林诺夫徒步求生,步行几公里后找到了一家山民,最终等到了救援队的到来,幸运获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