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项目6年亏损7亿元,科达洁能盈转亏至5.89亿元

文 / 界面广东 卢凯阳

4月11日,科达洁能发布年报,2018年度实现营收60.71亿元,同比增长5.98%;净利润亏损5.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79亿元,同比下降222.90%。

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转盈为亏,与常年负债的沈阳项目合并报表有关。数据显示,近年6年来,沈阳科达洁能项目累计亏损约7亿元,合并报表后使公司利润减少8.4亿元。

建筑陶瓷业务营收大涨870.59%

经过26年的发展,科达洁能已成长为一家以建材机械为主业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涉足锂电材料、清洁煤气化技术与装备,烟气治理技术与装备、液压泵、风机等多个领域。

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建材机械、锂电材料两大核心业务,另有清洁煤气化技术与装备、烟气治理技术与装备、科达液压等种子业务。

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0.64亿元,同比增长5.91%;主营业务成本48.18亿元,同比增长6.10%。

在报告期内,公司洁能环保设备产品、锂电材料业务、建筑陶瓷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锂电材料业务因子公司科达洁能材料及漳州巨铭收入大增致整体增长超过40%;而因为合并Keda肯尼亚、Keda加纳、Keda坦桑尼亚全年数据,建筑陶瓷业务更是大增870.59%。

作为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企业,科达洁能进一步向服务商转型升级,围绕制造业挖掘服务潜力,进行了服务化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2019年,公司将聚焦两大核心业务,同时发展四大种子业务,围绕“技术引领”、“产品领先”的转型战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向服务商转型发展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努力实现含税销售收入80亿元。

沈阳项目使公司利润少8.4亿元

与营收稳中有升不同,2018年净利润却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亏损5.89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79亿元,同比下降222.90%。

科达洁能净利润亏损早有征兆。去年12月29日,科达洁能发布关于沈阳项目长期停产并预计子公司资产减值的提示性公告,决定对已拖累公司多年的沈阳项目实施资产减值,同时附带解决近年来收购的两个“小炸弹”科达东大和科行环保,合计将影响公司净利润6.5亿元至8.5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8年,沈阳项目净利润分别为-7150万元,-1.5亿元、-1.17亿元、-1.79亿元、-1.24亿元和-5989万元,累计亏损约7亿元。而早于去年4月起,沈阳项目就已停止运营。

本次公告称,经过公司慎重考虑,决定长期停止沈阳科达洁能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对其固定资产计提减值4.5亿元。不考虑税费影响,沈阳项目将使公司2018年度合并报表中利润减少8.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8.4亿元。

另外,由于受到宏观信用政策收紧、下游产业环保政策趋严的影响,科达东大、科行环保整体运营状况未达预期。报告称,对科达东大商誉计提减值1.8亿元,对科行环保商誉计提减值0.8亿元。

陶瓷“大佬”增持或成第一股东

虽然受到子公司影响,公司整体营收转盈为亏,但科达洁能仍然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

报告同期,科达洁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实施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14.88亿元,定增对象为梁桐灿、佛山市叶盛投资有限公司、谢悦增、佛山顺德源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各自的认购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8.42%、16.80%、13.44%、1.34%。

出于对科达洁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陶瓷行业的“大佬”纷纷通过定增入股科达洁能。

其中,广东宏宇集团董事长梁桐灿系科达洁能前十大股东。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梁桐灿共计增持7次,累计增持1.1亿股科达洁能股票,占总股本的7.00%。

本次再增资不超过10.18亿元,若本次发行股数按最大发行数量,即科达洁能发行前总股本的20%来计算,发行完成后,梁桐灿持有科达洁股份将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7.24%,将成为科达洁能第一大股东。

公告显示,本次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科达洁能表示,公司也将借这次定增募集资金之际,围绕建材机械、锂电材料两大核心业务,液压泵、清洁煤气化技术与装备、烟气治理技术与装备、等种子业务,继续深化“全球化”的战略布局,深耕亚洲市场、做大非洲市场、开辟欧洲市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达洁能现第一大股东、公司董事长边程曾于去年接受顺德区发布的金额高达2.6亿元的共济基金,用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业务。

当时边程也表示,企业发展健康,经营面好,是共济基金选择科达洁能的原因之一,“这一形式既能帮助到企业,解决民营企业困难,还不会担心企业股东股权被稀释,以市场化运作形式实现驰援。”

沈阳项目6年亏损7亿元,科达洁能盈转亏至5.89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