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純電動野心,從「幾何汽車」和「幾何 A」開始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4 月 11 號,中國又多了一個新的純電動品牌——幾何汽車(Geometry)。

這個品牌的第一款車,叫做「幾何 A」,補貼後售價 15-19 萬元。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看到這兒,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吉利又在「搞事情」。

確實,新發布的「幾何汽車」品牌,隸屬於吉利汽車集團旗下,定位為高端純電品牌,和吉利品牌、領克品牌平行。

一個月之前,吉利 GE11 正式定名為「幾何 A」,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十分怪異,大部分人一頭霧水,甚至樂此不疲地猜測後續產品的命名。

為什麼叫「幾何 A」?為什麼把品牌定名為「幾何汽車」?顯然,吉利要在這場發佈會上給出答案。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發佈會場地選在了新加坡,邀請媒體 300 家,在中國汽車圈,這絕對算是大手筆發佈會,何況是公認大環境不好的 2019,不過,據說原本在新加坡只是一個簽約儀式,因為這裡貢獻了幾千臺幾何 A 訂單。未來,新加坡和東南亞也會是幾何 A 全球化戰略的重要市場。

發佈會的主題是「對話多維世界」。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國家,這其實也和「幾何」的特質有點兒類似,這麼看,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過,在研究「幾何汽車」這個品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幾何 A」這款車。

一些基本數據:

長寬高:4736mm·1804mm·1503mm

軸距:2700mm

電池組容量及續航里程:長續航版 61.9kWh,NEDC 工況 500km;標準續航版:51.9kWh,NEDC 工況 410km

風阻係數:0.237Cd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電芯來自寧德時代,電池組能量密度達到 180Wh/kg,不出意外也是 811 電芯。電機來自精進電動,永磁同步單電機,峰值功率 120kW,峰值扭矩 250N.m,0-50 加速 3.8 秒,最高車速 150km/h,前驅。

這次上市的幾何 A 共分為標準續航和長續航兩個版本,每個版本又各有三檔配置,具體如圖: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補貼後價格截止到 6 月 25 日。至於 21-25 萬的「中國市場指導價」,則是完全不考慮補貼下的價格。

另外按照電動車上市慣例,還有一些附加「優待」: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幾何 A」可以算是目前吉利最酷、最先進的純電動車產品。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隱藏式門把手,全景天幕玻璃(選裝),一套用料新穎、設計簡潔的內飾,讓這輛車在感官層面和之前的吉利電動車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在科技感的層面,「幾何 A」能打的點在於人機交互和 L2 級自動駕駛。這些其實我們在之前的解析文章裡也提到了,再簡單概括一下:

交互層面,幾何 A 採用了 4.2 英寸液晶儀表+12.3 英寸中控屏+8 英寸 HUD 相搭配的方案,並且車內大量按鍵都是觸控式的。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駕駛輔助層面,達到了 L2 級別。傳感器採用 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以及 6 個攝像頭的方案,在車道線清晰的情況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雙手雙腳。

其中,RCW 後方碰撞預警功能屬於一個亮點,當車輛後方的毫米波雷達監測到後車有追尾危險時,會自動打開雙閃提醒後車注意。大部分L2級自動駕駛配置,在中配車型上就已經配備了。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幾何 A 的直接競品是廣汽新能源 Aion S、比亞迪秦 Pro EV,這三款非常重磅的車型,工信部續航都達到甚至超過 500km。三輛車均有高續航版和標準續航版,各自的標稱續航里程差異也極小,詳細對比見下表: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帶電 60 度+、續航 500km+,在智能化層面還帶有 L2 級自動駕駛和不錯的車載互聯繫統,這就是 2019 年頂級國產電動轎車的「自我修養」。

和兩三年前相比,這已經是相當大的進步,中國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正以數碼產品一樣的節奏快速迭代著,性價比越來越高。畫面看起來很美對不對?對於消費者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兒。

但是站在廠商角度來看,又是另一種情況。

比如成本問題。目前國產電動車的電池包成本,分攤到每度電,大概不會低於 1200 塊,一輛帶電 60 度的車,光電池組成本就要至少 7 萬塊,如果再算上其他 BOM 成本、研發營銷人力等等各種各樣的成本,留給車企的利潤空間應該就不大了。

大環境看起來也不友好:補貼大幅退坡,非常善於控制成本的特斯拉國產在即。站在車企的角度設身處地想想,你就會明白 2019-2020 這個時間節點到底有多重要。

能做的,可能有三件事:獲得儘可能多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降低成本;想辦法提升品牌和產品溢價。

其中最尷尬的情況可能是:產品力越來越強,消費者最終購車價格越來越高,但是品牌力沒有得到同步提升。

時間不等人。

所以你會發現,進入到 2019 年,不少電動車都開始號稱「對標特斯拉」,乍一看,瘋了吧?但仔細想想,其實這裡面也有廠商自己的邏輯。現在不把產品、品牌形象拉起來,後面很有可能就在定位上被「鎖死」了。

吉利可能做得更徹底一些:推出一個全新的純電動品牌。吉利控股總裁安聰慧在去年常說一句話,大意是說,吉利也算是「造車新勢力」,這次「幾何汽車」品牌發佈,也算是和這話呼應上了。

當然,按照吉利的說法,因為電動車在銷售、使用等方方面面都和燃油車不同,所以有必要推出一個純電動品牌,來承載這些不同,並且建立起足夠有區隔度的品牌形象。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但是創立、運營一個新品牌並不容易,需要投入可觀的資源。如果沒有雄厚實力,恐怕很難在執行層面有太大成效,這也就是為什麼吉利有底氣做這個事兒。號稱走「輕資產」路線的廣汽蔚來,實質上也是得益於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在前期做的大量積累。我們也很難想象,領克這個品牌,如果讓其他廠商來做,如何達到現在的樣子?

而在電動車領域,我們總說留給新勢力的「窗口期」越來越短,這句話也適用於吉利這樣的車企——如果想打造一個新品牌,做得越晚,風險越大,成功可能性也越小。

所以無論如何,吉利推出「幾何汽車」這個全新純電品牌,一定是有利無害。

當然,讓人好奇的是,吉利想用怎樣的策略運營「幾何汽車」這個品牌?它的後續產品又是如何規劃的?在這個品牌上,吉利能否複製領克的成功?

今天的發佈會在一定程度上能給出答案:

1. 幾何品牌致力於成為全球用戶純電出行的首選品牌。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2. 實現技術超越,無懼主流合資品牌,成為全球純電出行的引領者。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3. 到 2025 年,幾何品牌將推出十餘款全新純電車型,覆蓋轎車、SUV、MPV 等多種車型。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4. 走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出行系統技術路線。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5. 將以幾何+英文字母的方式命名旗下車型。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我很喜歡那句「無懼主流合資品牌」。事實上,PPT 上寫的是「合資品牌」,但安聰慧在臺上演講時的用詞,是「外資品牌」。我們都知道這是針對誰。

正面剛特斯拉,看起來誇大,但仔細想想也可以理解:

如果國內車企面對特斯拉這樣的品牌,都以退縮恐懼的姿態應對,那麼必然不會有勝算,需要的,恰恰是一份自信。具體到吉利身上,他們有強大的資金和研發做後盾,更沒理由不正面應戰。對於「幾何汽車」來說,雖然挑戰很大,但是機會也同樣是巨大的。

「致力於成為全球用戶純電出行的首選品牌」,幾何 A 可以說是懷著巨大的野心來的。

如果看得再宏觀些,幾何汽車事實上已經是整個吉利控股擁有(或部分擁有)的第三個電動乘用車品牌。在此之前,吉利控股旗下的 Polestar,已經完全轉型成為一個電動車品牌,並且有了中文名「極星」。而前不久,吉利控股和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把 smart 變成一個智能電動車品牌並且共同運營。

有意思的是,幾何 A 今天上市,緊接著在明天(4 月 12 號),直接對標特斯拉 Model 3 的 Polestar 2,也將會在上海正式上市。

吉利的電動化攻勢,正在到來。

長按掃碼勾搭本文作者

作者問答

問:如何看待幾何品牌和幾何 A 的競爭力?

每篇 GeekCar 原創文章的作者會向大家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歡迎大家踴躍回答!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吉利的纯电动野心,从「几何汽车」和「几何 A」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