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每天刷步数吗?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你的朋友圈是否有这样的“暴走族”?每日步数动不动就上万甚至几万,占据着封面。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每天这么走,膝盖却废了!

你还在每天刷步数吗?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每天2万步,毁了膝盖

1、每天一万五,走出滑膜炎

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5000以上。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医生说,刘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

2、日行2万步,膝关节积液

张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2万步打底。

你还在每天刷步数吗?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没想到,这种追求养生的方式给她带来了大麻烦。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3、日走3万步,伤了大腿骨

一位60多岁的大伯,体重60公斤,身高1.6米,从一个半个月前开始,每天暴走15公里,每天接近3万步。

刚开始锻炼有点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个月以后,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当时还可以走路,就以为是扭伤了,撑着没到医院去。后来,越来越疼,病人才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原来是大腿的骨头断了……

每天走个1万多步、2万步都是错误的。正常人每天应该走6000-10000步,里程3-5公里比较合适。如果天天都是2万步,很有可能会伤了膝盖。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每天走个几万步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怎样走路,有益健康?

你还在每天刷步数吗?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1、哪里走?

走路最好还是在公园、体育场等远离马路,清静又干净的地方。理想道路应该是草地、土地、塑胶场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这个较困难,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有操场、运动场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

走路一定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因为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

2、走多少?

真正有利于改善健康的,是一次性走完的6000步。

一个人每天之中,上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加起来可能就有几千步。但最好的走路非“零敲碎打”,走走停停。最好的健走是一气呵成,走够30-40分钟。

推荐老年人每分钟100步,30分钟3000步。中青年可走的更快些。

3、怎么走?

走前要热身,走后要拉伸,中间我们“跟着感觉走”!

健步走30分钟时,会有适度心悸气短,在适度气温下出微汗,这样是最好的,别让自己太累。

健步走时,上肢也应摆动,一方面可增加有氧运动量,更好体现有氧运动效果,二是有利于锻炼上肢与胸部肌肉。

健步走以小步为宜,每一步比平时走路多向前迈10厘米即可,且刚开始要循序渐进。有的人第一天就走得飞快,超过负荷,会伤到膝盖和小腿,产生疼痛。

6000步走掉三大慢性病

你还在每天刷步数吗?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1、每天6000步降压

让血管运动起来

高血压带来的脑出血和猝死、心肌梗死是很恐怖的。对于高血压,除了正规服用药物以外,坚持有规律的健身走是治疗高血压的最佳方式。

高血压病人行走时,应注意:

1. 行走时应脚掌着地,挺起胸,步速应以中速为宜。

2. 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

3.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行走时,血压会稍有上升,开始时一定要慢走,其速度约为全力走时的40%~50%。用30~45分钟的时间走2~3公里的路程比较合适。行走的强度以达到汗液似出非出为标准。

2、每天6000步降脂

让血液变干净

走路是维护人体内血脂代谢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吃药还管用!每天6000步对降血脂有很大影响,能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

建议高血脂患者每天应保持中等强度运动量,即每天健走3 - 5千米的运动量,正好6000步左右。每天坚持,不出半年,你的血脂将大为改观。

3、每天6000步降糖

大量消耗葡萄糖

不少糖尿病人一旦得病,什么运动也不敢做了。其实,走路也是降血糖的最好办法,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减轻患者服药的剂量。许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利用走路将自己的糖尿病控制得很好。

实践证明,经常健身走对糖尿病患者有这些好处:

1、健身走可以减肥。肥胖是促成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减肥后,体内许多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使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病情得以控制。

2、健身走能大量燃烧血液中的葡萄糖,加强糖代谢的调节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3、健身还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进行健身走锻炼时,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有效地保持下肢的血流量,对双脚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4、健身走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新陈代谢和心肺功能,以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

走路时,人人都会犯的错误

走路时,这些误区要尽量避免:

1、饭后立马行走

很多人饭后会立马去散步,这个习惯是不可取的。进食后马上散步,会给胃凭空增加许多紧张因素,反而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正确的散步时间应该是饭后半小时,慢跑尽量在饭后一小时,如果要进行打球等剧烈运动时,应在饭后两小时。

2、盲目追求速度

很多人认为,走路时速度越快,强度越大,锻炼效果就越好。其实,走路速度过快,反而容易造成身体损伤。比较常见的有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

你还在每天刷步数吗?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走路速度应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相配合,适当放缓速度才是最佳。

3、早起猛走

很多人有早起走路锻炼的习惯,这个习惯很好,但是如果不吃早餐或者不喝水就开始猛走路,容易导致血糖过低。早起时,人体血液更黏稠,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风险更大。

早晨,身体器官刚刚苏醒,此时较为适合散步或者其他舒缓的运动。

4、走路贪多

随着微信运动的流行,很多人在微信步数上暗暗较劲。为了抢占运动排行榜榜首,有的人一天走路步数高达几万步。

其实,走路锻炼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追求步数。运动需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体胖或者有慢性疾病者更加需要注意。

请点击文章右上方的红色「关注」按钮关注我!

八百方健康说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