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行程——观焦作市沁阳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沁阳神农山徒步去过三次,前两次从洛阳摩行第一次走老龙沟,路过临川寺,走铁环兽道过老君洼,沿景区台阶路过磨坪,登上海拔1028米的紫金顶。第二次是大环神农山,过八一水库,沿羊肠小道徒步真谷寺,过二仙庙,登山。

 沁阳真谷寺 又名太平寺,创建于北魏,唐代,明、清续建。悬崖高数十丈,悬谷腹径30多米。跨谷起坛,依山造寺,寺在悬腹中。洞阁结合,飞檐彩饰,气魄豪放。

第二次虽然路过窄涧谷,但并没前行真谷寺观太平摩崖造像,这次自驾前来,主要想游览太平摩崖石刻与真谷寺。终于有机会可以弥补前两次徒步游神农山而留下的遗憾。

悬谷山峰峦叠嶂,悬崖耸立,奇秀无比,故成为佛教、道教建寺立观的风水宝地。这里先以谷为名,称窄涧谷,明清时更名为悬谷山。

号称豫西北“小龙门”的北魏千佛岩和晚唐时期的窄涧谷太平寺摩崖石刻位于河南沁阳市西北25公里的太行山支脉悬谷山,是神农山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释教禅师隐真之洞”,正中端坐着隐真禅师的雕像,曾云游至窄涧谷真谷寺,悬钵于此,凿洞而居,清康熙十二年仙逝。

北魏时期,人们在此兴建寺院,开窟造像,称“太平寺千佛岩”。隋唐时开窟造像达到鼎盛,五代及金、明、清等时期又摹刻金刚经、续造窟龛。现存三窟六龛。

窄涧谷太平摩崖位于窄涧谷尽头。窄涧谷整个山体为石灰岩。往上看几乎是垂直的绝地,高达300米左右,俯视谷地为百米深涧,谷尽头有宽约50米的平坦地面。

千佛岩洞窟位于摩崖造像区中部,雕凿于北魏时期。该洞窟南面开一券门,窟内平面呈长方形,穹窿顶,四壁遍刻佛像,共计1251尊。

而且尊尊佛像旁都有佛名,

这在我国石窟造像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千佛岩洞窟西侧,有谷内最大的摩崖雕像―――药师像。该龛楣雕为莲花瓣形,龛高3.88米、宽1.26米,龛内雕药师佛立像一尊。在龛像东部上方有一题记,从题记中我们可知,该龛像凿于唐咸通二年,为晚唐时期的作品。

沿着山崖下的土径前行5-6米,仰面便可看到崖岩离地4米的地方有2个方形龛,均雕一佛二菩萨。从其服饰及雕刻风格看,应晚于唐代。

向谷底望去,悬谷翼张,寺庙隐藏于山崖之下。崖下西南角有泉水涌出,名为悬谷泉,声如鸣玉,长年不歇,泉水甘洌,清凉可口。

太平寺创建于北魏,经唐、宋、金、明、清历代增修,几度兴废,至民国废弃,原来建筑有过厅、大圣殿、白衣大士殿、齐云亭、饱德厨、菩萨殿等10多座建筑,现仅存残垣断壁,遍地散存的建筑构件与石雕足以证明其昔日的辉煌。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