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飞越“密苏里”号,二战大幕徐徐落下,美苏反目针锋相对,冷战“铁幕”悄然拉开。
虽然时代变了,但美军研究苏式装备的传统要延续下去,或者说是更加急切了。但战争结束,双方转友为敌,原来“友好交流”的伎俩无法再耍下去。于是苏式装备的来源只有两种:战争缴获以及相对和平的“坑蒙拐骗”!
冷战:一定要了解对方都有什么,万一有外星人帮助呢?既然是“战争缴获”,冷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朝鲜战争无疑是一个开端。1950年6月,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场“菜鸡互啄”。当然这里指的仅仅是所谓的“联合国军”出兵,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前,因为那之后就是真正的高手过招了。
北方军手握苏援的T-34-85坦克势如破竹,一度让人震惊不已。但美军一出手,这些苏援就有相当一部分落入了美国的口袋中。
美国人将缴获基本完好的T-34-85运回国内研究后发现,对比1942年测试的T-34坦克,T-34-85在可靠性和生产工艺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特别是在炮塔上,T-34-85告别了原本“憋屈”的小炮塔,换上了一个更大、更宽敞、更结实的新炮塔。在与M4A1E4谢尔曼对比当中,二者火炮威力相当,均能做到互穿,但口径更大的T-34-85明显在高爆弹杀伤力上占据优势,能够更好的支援步兵和反工事。
此外,美国还顺手缴获了相当数量的波波沙冲锋枪、莫辛纳甘狙击枪、DP轻机枪和嘎斯汽车等装备,而且评价大多还不错。
当然,上边那些都是些地面装备,“抓”起来比较容易,也多数是些二战装备。美军最想要的还是米格设计局的金字招牌、创造了米格走廊的米格-15战机。毕竟,战争中的米格-15同美军的F-86打的难舍难分,必须“入手”一架仔细研究。
1953年4月,美国发布悬赏令:谁能驾驶米格-15“跑路”,就能获得10万美元。不过,美国人的愿望直到停战后才实现。1953年9月21日,朝鲜飞行员卢今锡驾驶米格-15降落在韩国空军金浦基地。
随后被转移到嘉手纳空军基地,由试飞员查克·叶格(史上首个突破音障的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结果表明:米格-15在火力、升限、爬升速度和加速性能上存在明显优势,但设计上存在着操纵稳定性的问题。相对的F-86的操纵性能更好、航电系统更佳。
来自第三方的“问候”
这一时期,美国入手的苏式装备自然不止米格-15一种。就在同一年,美国还得到了测试雅克-23战斗机的机会。
40年代末50年代初,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美国借机向南斯拉夫提供有限的经济援助。为巩固关系,1950年10月南斯拉夫“暗示”美国,可以“出租”一架“过境”的雅克-23给美国,是为“阿尔法计划”。(据说飞机是过境南斯拉夫的罗马尼亚雅克-23)
美国空军一架C-124运输机辗转多次抵达南斯拉夫,将“租”到的雅克-23拆解运回。在12月抵达赖特-帕特森基地的测试和评价中心后,美国人进行了重组和测试。为了掩人耳目,美军为它涂上了美军的标识,对外谎称是贝尔X-5验证机。
根据美军的测试,雅克-23最出色性能在于起飞、爬升和加速性。当然缺点也有很多,如不能进行座舱增压、速度只有0.8马赫、飞行速度超过600km/h后,就会丧失巡航稳定性。
当然性能略差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雅克-23本就是过时产品而被甩给盟友的“援助”。再加上已获取了米格-15战机,所以美国人也没太把雅克-23当回事,事后又把飞机还给了南斯拉夫。
成为幕后大佬
冷战之中,美苏争锋的另一个焦点是“中东地区”。只不过这次台前的是以色列,幕后的才是美国。从60年代开始,以色列摩萨德就开始尝试“偷”米格-21,并成功的在1966年通过策反伊拉克飞行员的方式,搞到了一架米格-21。
美国则在1968年用“租”的方式拿到了测试米格-21的机会。同样是在1968年,美国还通过以色列搞到了一架米格-17。虽然与米格-21相比,米格-17略显过时,但恰逢越南战事升级,所以米格-17反倒比更先进的米格-21更受重视。
相比于入手苏空军装备的“坑蒙拐骗”模式,苏式陆军装备的入手则显得“酣畅淋漓”。
历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特别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尽管联军声势浩大,但仅仅六天就让以色列打的全线崩盘。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以军六天内击溃了几十万阿拉伯联军。联军死2万、伤4万,而以军伤亡仅5000人左右。楚师长要是知道了,恐怕会感叹:就是几十万头猪,以军抓六天也抓不完。
仅在埃及的西奈半岛,以色列就缴获了291辆T-54、82辆T-55、251辆T-34、72辆IS-3M重坦、29辆PT-76两栖坦克和51辆SU-100坦克歼击车,有些甚至还没从火车上卸下来就被以军打包带走。
这批装备后来多数被以色列自己消化吸收了,有些还被改装成了“独树一帜”的重型步战车。而美国作为幕后推手直接获取了以军的测试数据,还得到了部分战利品自行研究。不过美国人自己也很清楚,这些装备要么是“猴版”,要么干脆就是苏军的裁汰装备。想要在冷战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还需用更多的手段、找更多的“帮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閱讀更多 軍事編輯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