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生物處於Ⅲ期臨床的四大單抗類似藥應該怎麼估值?

根據的《2018年報告》公佈的信息。參股公司 華蘭基因(參股40%)的四大單抗類似藥均已進入lll期臨床。

華蘭生物處於Ⅲ期臨床的四大單抗類似藥應該怎麼估值?


由於機構對於國內單抗企業怎麼估值,並沒有固定模式,大家感到比較茫然。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目前為止,市場並沒有對於華蘭生物單抗類似藥研發管線給予任何溢價。

光大證券最近公開了國內單抗類似藥的估值方法。

·1·DCF法估值,現金流折現,需要根據臨床所處階段對摺現值進行調整。

①國內企業進入臨床階段的單抗多為已經有成熟藥物上市的靶點,風險較低,假設進入NDA階段的成功率是90%、III期是80%、II期是70%、I期是60%。由於,華蘭基因單抗類似藥研發有藥明生物參與,所以Ill期單抗可以認為成功率是90%。

②單抗藥物費用參考競爭對手定價,略低於進口單抗,根據競爭對手上市的節奏適度降價。(以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為例,上市價格為原研藥的70%,由於早期單抗產能有限,假設華蘭基因的單抗類似藥價格也為原研的70%)。

③根據新藥放量生命曲線,假設上市1~5年是快速放量期、6-10年是穩定增長期,上市第十年達到銷售峰值;之後逐漸衰退。折現率假設為8%,抗腫瘤藥進入衰期後的永續增長率假設為-2%,慢性病藥進入衰退期之後的永續增長率假設為-1%。

2·PS(Peak Sale)法估值

①根據上述測算方法得到峰值銷售額;

②國際創新藥的PS估值通常認為處於III期臨床的藥物估值=PS×1~2;由於中國單抗類似藥並非全新靶點,成功率較高,因此假設已經上市的產品估值=PS×3.0,NDA期估值=PS×2.5,III期估值=PS×2.3,II期估值=PS×2.0,I期估值=PS×1.5。 華蘭基因都已經處於lll期臨床,華蘭生物有40%權益。

採用DCF(現金流折現法)和PS(銷售峰值法)兩種估值方法對恆瑞醫藥、復宏漢霖、海正藥業已經進入Ⅲ期臨床、適應症明確的單抗產品線進行估值,綜合評價兩種估值方法得出的結論區別不大。也可以間接估算華蘭生物持有的華蘭基因40%股權價值。

華蘭生物處於Ⅲ期臨床的四大單抗類似藥應該怎麼估值?

華蘭基因合理市值>91-95億元。華蘭生物持有40%股權價值>38億元。(需要注意,華蘭生物的研發支出是全部費用化)

今日華蘭生物收盤市值是434億元市值,考慮到去年公司四價流感疫苗毛利潤是6+億元,共簽發500+萬支。則每支四價流感疫苗毛利潤是50元,淨利潤可能是40元。今年可能生產銷售四價流感疫苗2000萬支,則增加淨利潤6億元。

在公司血製品利潤增長10%的前提條件下,公司2019年淨利潤=·9.4億元*110%·(血製品)+·8億元·(疫苗)=18.34億元。

今日收盤價46.46元,目前為止,減去四大單抗研發管線估值,動態市盈率=21PE。(未計入即將上市的狂犬病疫苗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