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公开课表演性质太大或者基本靠演,没有实用价值,你怎么看?

月娇使者


公开课以及优质课竞赛表演性质大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通过公开课可以提高老师的水平,逐步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获得国家级省级奖的公开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校是省一级示范学校,许多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上课大赛中获奖。要获奖不容易,学校专门组织组内所有同科教师,听课、磨课,从结构、知识、语言、教具……都是集中了教研组成员的智慧,而且请校外专家来指导。

教学有“六认真”,上课只是一方面。要有好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课外辅导、认真考试……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可见上课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不过,获得奖的教师大多数教学质量高。通过上课大赛,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获得大奖,学校进行宣传,学生佩服,亲其师信其道。只要他们努力工作,不断总结,取得好成绩水到渠成。



平淡是真oymlq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教师。如果你不是,下面听我的解释。如果你是刚入行的教师,请你端正自己态度,再看解释。如果你是老教师,我替你教的学生担心。

公开课是什么?磨刀石。我校是全国挂的上字号的,全市第一的名校。可能是这个原因,我校无法做到招新老师,每次都是从乡下调一批老师进来。教学水平如何不得而知但到了我校以后首先是:地狱三学期。每学期一次展示课。我校每年级9个班,新老师要选择一节课在8个班上一次(这叫试教),最后当着全校(如果有外来参观的,也要看)展示一次。我当年入校后,这课上真的是生不如死。第一次上课后,被年级老教师批的一无是处。花了3节课,确定上课环节。花了2节课,来记住自己的细节。包括如何导入,如何过渡,什么时候声音高,表扬学生的词汇。最后感觉自己快崩溃了。每节课学生生成都不同,如何破解,那些生成要讲,那些抛弃。但到了最后展示时,我还是掉了一个环节。教研主任说了一句:“年青真好!潜力无穷!”我擦,这是不合格。再来!我这样度过三个学期。真的是不堪回首的三个学期。现在回忆,我那几年确实进步非常大。这就是所谓的公开课,是给老师提高的平台。

所谓的试教准备,这样搞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提前下发答案的表演课,在行家眼里一眼就会看穿。学生素质是很难靠几个答案蒙混过关的。我现在也常常做在评委席上,这时我就会说:“学生演绎的很精彩。”人家就懂了!

附录:我校每年级每年选择一个教师上公开课,第一去全市比武,一般都可以一直打到全省去。每个教师在会议室上一节展示课,随便让外校参观的人听。(自己选择试不试教)


yyyysssswwww


这个看法基本对!我早己经就公开课的价值展开过评论。我一直认为公开课是”作秀课“,对于教育教学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学校或上级领导强加在老师头上的负担。每个老师为了晋升职评,不得不造假作秀。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时间、人员、财力、场地〉等。这样做满足了教师职评的证书等级需求,满足了抓教学领导掌握教师评审权利的需求。其弊大于利,应该摒弃!但是真正抓教学,促提高,应该深入实际,到教学一线去,多听”推门课“”随堂课“,多观察老师的教态、进度、讲课内容、是否讲出重点、教学细节如何、学生是否听得进去等等,在教学上不必要玩花活,搞虚伪!我说的你是否赞同。欢迎研讨!


君临天下102102459


公开课都是作秀,课件华丽不实用,都是没用的。长期以来就有这种论调。曾经在一次千人的教研活动中,出课教师被北京来的专家指出一处不足,下面的老师掌声如雷。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口!

其中有酸葡萄心理。还有对于出课过程和老师并不了解!

你不知道出课过程是怎样的,有人说公开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多少人打磨的结果,其实错了,公开课更多的出课老师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努力!别人提出意见,真正落实的是出课教师,没有人能够给你解决,真正让别人拿着教案出课的教师也成不了名师,其中的心酸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我一个同事,参加一个教研活动,每天攻到凌晨一两点,连续两个月,那种辛苦,别人不会了解!我另一个同事,孩子只有两岁多,接到一个出课任务,每天加班很晚,周末不休。孩子在家哭着喊妈妈,她也掉泪,但为了上好课,还是在孩子入睡以后,夜里凌晨再起来备课。

人应该尊重别人最起码的劳动付出!这是做人的基本!

公开课所展示的与平时课堂不同,它代表着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也是老师们最后教研的探索方向。试想,如果让你去听课观摩,你就听了一节平时课堂的家常课,你会愿意吗?估计你又会抱怨不已!

第二,对于上课教师不了解!大凡经常出观摩课和优质课的教师,其素质都在教师当中是佼佼者,他们的个人素养和授课能力都很强,平时的工作认真,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我不知道别处怎么样,就我了解的,成绩真没有差的!就拿我上面说的那位出课的教师吧,即使每天晚上熬到一两点,并没有耽误上课,期末,人家班级成绩稳居第一。

不否认,公开课有取悦大众的可能,也不排除有的公开课作秀成分太明显。但你无法否认出课教师的付出和出色!

当然,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教师教研观念的更新,作秀的课堂会越来越少。课堂朝着扎实,平实,朴实推进!


寐语小筑


我觉得公开课有一定表演性质,我们学院的公开课,为了取得名次,为了效果好,事先进行彩排,先由授课老师讲一遍,然后相关老师若干名一起谈论分析优缺点,提出各种建议,将相关学生找来,把事先准备的提问或小组讨论的问题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标准答案,然后再讲一遍,再由若干老师讨论,更甚者将本学科的网上优质课直接克隆,经过多次演练之后再在全院的教师面前“表演”,哪个部门排练的好,就会取得好成绩,评委们各个专业不同,隔行如隔山,更注重的是形式,所以公开课更像表演课,得奖的老师平时讲课并不和公开课一样精彩,公开课成为大家智慧结晶,成为获奖老师的荣誉,进而成为评选各种奖励的加分项。

其实我觉得评价一个老师授课的真实水平就是随堂停课,那个比较真实与公平,公开课就像化妆的所谓美女,水分太大,平时上课的真实状态就如褪去了红装的素颜女人,才更真实。


nn往事如烟


公开课对老师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作用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公开课需要老师甚至学生精心准备。这期间有锻炼老师的作用,但是公开始的本质是一场秀。表演成分太多,花样太多过于热闹,有些脱离教学本质。对于外行来说肯定是热闹,学生反馈效果好,师生互动多。但是公开课不强学生学到什么,不讲重点,避开难点,难了学生就会反应差,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反映出老师一教就会,一点就透。公开课就失败了。所以公开课一定要浅显易懂,最好能让外行听懂。就要删除难点,简化教学内容。多些活动,多些热闹。让一个班级公开课多了,成绩就会下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公开课有她积极的意义。所以公开课可以有但是要适度。


旅途TLOU


公开课和竞赛课都经过不同程度的打磨,做了充分的准备,整堂课比较完美,看起来确实有表演的性质。但是,公开课和竞赛课非常有价值。

首先,对上课的老师非常有意义。

很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学校会反复要求他们上公开课。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实际上就是新晋教师迅速熟悉教材,不断思考教法,深入了解知识体系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过程,这对新晋教师的迅速成长非常重要。公开课后都会有评课环节,参与听课的老师会从教材的把握、教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课堂的掌控能力等方面全面进行点评,会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建议,主讲老师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将会收益良多。

其次,有些公开课是校内示范课 ,这类课都由校内优秀教师主讲,对参与听课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优秀教师上课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听课者若能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吸取众家之长,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将会大有裨益。

第三,竞赛课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对参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一堂竞赛课一般是由整个教研组推出,所以对团队能力的提升也颇有意义。

竞赛课一般第一轮进行校内选拔,这个过程全员参与,选拔过后,就会在教研组不断磨课加摩课,由主讲老师先行备课,试讲,其他组内成员参与听课评课,不断的提出问题改进问题不断的提出建议采纳建议,整个教研组群策群力,不断完善,智慧火花不断碰撞,大家都会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最后,公开课多的学校竞赛课多的学校,教研气氛浓,大家能通过这些活动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课堂教学才会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才不会因循守旧,一塘死水。


清水河畔月


公开课有表演的成分,但是也不应完全否定!

大家吐槽公开课、优质课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在职称评聘和优秀评比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公开课往往成为一些年轻教师的舞台,很多老教师往往望尘莫急!有时候感觉不公平。

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因为要想上好一节公开课,课前的功夫下的是很大的。往往需要一两天甚至更多时间的去准备。写教学设计,制课件儿等。经过这么充分的准备,那么一节课下来肯定效果是不错的。所以说不能否定公开课的效果。

但是,平时上课的备课可没有这么充分,一般达不到公开课的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公开课不是唯一的途径。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听过一些教育专家的公开课,有的专家讲的真是水平很高,公开课虽然不是教学的标准,但是每一位老师都要力争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谈学习聊教育


公开课表演性质太大或者基本靠演,我是不同意的。

一般来说,一节公开课的展示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题

也就是选课,教师按照教材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来确定讲课内容。这个环节一般由授课教师决定,毕竟每位老师擅长领域不同、科目不同。

二、备课

包括教案撰写、教学设计、备教材、备学生……这个环节比较耗时间,主要是完善教案和教学设计。为力求课堂内容完美展现,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课标要求,还要符合当堂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



三、磨课

整个公开课的展示过程,磨课是最累最漫长的一个环节。磨课就是模拟公开课场景,由资深教师对授课教师进行观摩,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如此反复,耗时个把月,直至近乎完美,磨课结束。

四、公开授课

公开授课,一般分三种情况:

竞赛:公开课竞赛是分等级的,按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获奖等级越高,含金量越高,对个人职业生涯帮助越大。

师徒结对展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教师职业里也是有师徒关系的。为了让新教师能够更加快速成长,尽快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般是老教师和新教师师徒结对,师傅要给徒弟展示如何授课,徒弟也要展示给师傅进行反馈,类似磨课。

优质课展示:这一类公开课大多是以教育扶贫、送课下乡的形式出现。目的在于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分享教学经验,提升当地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一节良好的公开课,既能体现授课内容质量,也能体现授课教师业务水平。


从某个角度说,公开课是表演课!授课教师需要把这堂课的构成因素最好的一面都演示出来,包括教师自身、学生、授课内容、板书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考量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能够给观摩者带来现实价值。

公开课的幕后工作量其实很大,需要付出很多辛劳,最后只是浓缩成一节40分钟的课堂,着实不易!

如果说公开课没有实用价值,那么现如今的“互联网+教育”在线学习是否有实用价值呢?视频不断剪辑优化的过程,不正是教师磨课的环节吗?


烛光微芒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公开课,还是有非常大的作用。首先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觉得公开课是作秀呢? 那是因为公开课是需要表演的成分,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受众。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公开课是一堂高质量的教学课。如果每一节课教师,学生都按照公开课的标准去准备的话,那么教学质量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升。老师为什么讨厌公开课?因为他们两个比平常付出更多的努力,老师也是人,也要面子,他们为了在公开课上获得好的成绩,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公开课。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公开课呢?语文公开课,教师要求比较严格,学生不得不提前预习,不能在课堂上开小差,要认真的听讲,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