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普京不走反美路线,而是走韬光养晦亲美路线,俄罗斯会怎样?世界格局会怎样?

gyhsjddhddhd


普京没走反美路线,普京走的是振兴俄罗斯的路线;普京也没想与美国对抗,只是阴差阳错走到了那一步。当然,普京的策略可以更柔性一点,在乌克兰问题上也没必要那么赶尽杀绝,但俄罗斯的复兴,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无论是守规矩还是不守规律,都做不到真正的韬光养晦,体量实力摆在那儿,苏联的例子还未被遗忘;俄罗斯也不可能完全避开美国的锋芒,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山容不得二虎;亲美操作更是无稽之谈,一个像俄罗斯那样有历史有实力的国家,除了做一个独立的大国外别无选择,美国也不会接受俄罗斯熊的“亲”。至于说世界格局,倒不会比今天有本质的变化,因为真正影响世界格局的是实力而不是态度和决心。

国人喜欢给一些外国政要贴上反美分标签,死去的萨达姆,卡扎菲,查韦斯,活着的普京,埃尔多安,哈梅内伊。我说过,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将反美当事业当职业的,反美不是他们的主动选择,他们从来就没有过逢美必反,为反而反,他们都在想方设法与美国改善关系,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反美不仅不是国家利益的内在组成部分,反而对他们的国家利益是有害的——俄罗斯伊朗能愿意遭受美国那么严厉的制裁吗?政治经济制裁令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其实他们之所以反美,主要是因为美国不容他们,在他们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国才是主动出手的一方,所以,反美是无奈,是被迫。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人会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反政府吗?如果不是民不聊生没有出路,谁会去揭竿而起造反呢?

纵观普京的总统(总理)生涯,几乎没有做过直接针对美国的所谓反美行为。美国最不容普京的其实是两件事,一是“二人转”,二是克里米亚,但这两个事跟美国都没什么关系,更谈不上是反美行为了。在几乎绝大多数场合,普京的反美只不过是维护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的面子,他的反美,是属于防守反击式的,是不得不为。其实,反美,不单是一种表态,没有能力做支撑的反美都是耍流氓。问题是,俄罗斯能对美国造成实际伤害吗?既然难以伤害美国,又何必故作姿态给自己招来麻烦呢?


进击的女武神


反美并不是普京的初衷,但俄罗斯的一些行为确实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

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俄罗斯”和“美国”就是“对立”的代名词,而普京更是被誉为反美领袖。(强人普京)

现在很多人声称俄罗斯自古就不属于西方,普京的反美、反西方政策是历史延续,但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在一战之前,俄罗斯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西方国家,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非常好。

俄罗斯额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国,这个国家原本是基辅罗斯的一个北方边缘诸侯国,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落后于乌克兰地区的斯拉夫人城邦。

13实际初期,崛起于东亚的蒙古人开始了西征欧洲,蒙古人击败了罗斯人和钦察人联军,摧毁了整个基辅罗斯,莫斯科大公国也同样遭受了蒙古大军的蹂躏。不过得益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莫斯科公国最后幸运地免于被蒙古人直接统治。

此后莫斯科公国主动臣服于蒙古人,并获得了蒙古人的信任。再取了提蒙古征税的特权后,莫斯科公国开始崛起。

1380年,莫斯科公国在“库里科沃战役”中击败蒙古人,此战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十年之后,莫斯科大公国在伊凡三世在位时彻底摆脱了蒙古人长达260多年的统治。到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

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莫斯科大公国也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末,罗马诺夫王朝第四任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罗斯落后的面貌,他在1697年派出一支使团前往西欧学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他自己也化名为队伍中的一员,一同前往荷兰学习造船技术。

在学习西欧科学技术的同时,彼得一世也积极将西欧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引进到俄国,使俄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而彼得一世也因为这次划世纪的改革而被俄罗斯人尊称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

此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如西欧的交流,彼得大帝在北方的波罗的海沿岸筑造了一座新城,取名圣彼得堡,并且将这里定为俄罗斯的新首都。在1712——1918的这200多年间,圣彼得堡一直是俄罗斯的首都,也是一直是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中心。

在彼得大帝之后,俄罗斯始终坚持融入西方的政策,并且在历代沙皇的带领下,俄罗斯相继击败瑞典和土耳其,攫取了东欧大片领土。

并且作为斯拉夫民族所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俄罗斯一直以斯拉夫民族老大哥自居,立志于解放遭受奥斯曼帝国奴役的南斯拉夫兄弟。而由于武力的强盛,俄罗斯成为了当时全体斯拉夫民族的偶像。

当年彼得大帝到荷兰学习造船术时,曾效仿荷兰的三色国旗设计,也设计了一面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的海军旗,这面旗帜此后成为俄罗斯的国旗。到了20初,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斯拉夫国家独立之时也纷纷选择使用红、白、蓝三色作为国旗的颜色,于是红、白、蓝也被称作“泛斯拉夫颜色”,由此可见俄罗斯对欧洲的巨大影响。(使用三色旗的斯拉夫国家)

在一战之前,俄罗斯曾长期与英国结盟,共同对抗过拿破仑和德意志第一帝国,而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友好的。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俄罗斯就曾向美国东海岸派遣过军舰,给当时的联邦政府撑腰。今天美国面积最大的阿拉斯加州也是当年俄罗斯卖给美国的。

其实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俄罗斯都是属于西方朋友圈的,这一状况直到一战后才发生改变。

1917年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同,英法开始敌视苏联,苏联也正式被踢出了西方朋友圈。虽然在二战时双方曾短暂结盟,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苏联和西方又迅速重新走向对立。

在二战之后,英国彻底衰落,而美国则接替英国正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并且美国也继承了英国的对苏态度,东西方冷战拉开大幕。美苏冷战前后共持续了45年,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宣告终结。

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作为一个坚定地“亲西方分子”,一直奉行向西靠拢政策,甚至向布鲁塞尔提出加入北约的申请。但令俄罗斯心寒的是,美国并没有如叶利钦所愿的那样接纳俄罗斯。

在此后的十多年中,东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相继加入欧盟和北约,但唯独对于俄罗斯的申请,美欧是充耳不闻。

2000年,铺巾接替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第二任总统。在普京上台伊始,其同样执行融入西方的政策。在911事件发生时,普京是第一个向小布什打电话慰问的国家元首,而对于美国的反恐战争,普京也是强烈支持。但即便如此,俄罗斯还是不被美国和西方世界所接受。(普京和小布什)

美国拒绝俄罗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美国担心俄罗斯融入欧洲会加速欧洲的崛起,动摇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因此长期将俄罗斯塑造成西方文明的敌人,对其加以丑化。而俄罗斯自身也不是完美无缺,其根植于骨子里的对外扩张性让许多东欧国家为之胆寒,这也为美国提供了反俄的借口。

2014年俄罗斯悍然吞并克里米亚在世界上引发轩然大波,西方国家纷纷强烈谴责俄罗斯,也让美俄关系跌至冷战后的最低点。

从普京刚当上总统时对美国的态度来看,普京并非反美主义者,但是他的一些作法确实让美国无法接受,对土的贪婪注定了俄罗斯无法和美国走到一起。

(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


千佛山车神


这个问题相当无语。

作为冷战时期美国主要对手的继承者,俄罗斯和美国关系依旧紧张。而且因为苏联解体的阴影,今天的俄罗斯依然一蹶不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了对俄罗斯的围追堵截,其北约的逐步东扩,更是将俄罗斯的战略回旋空间压缩殆尽。


面对西方国家的不断挑衅,普京带领俄罗斯不断进行反击,其战场从乌克兰摆到叙利亚,俄罗斯在尽己所能保卫自己的底线。

不过从昨天和今天的一系列事实表明:俄罗斯对抗西方国家的前途并不乐观,长此以往,俄罗斯必将更加被动。

那么如果俄罗斯放弃反美立场,融入西方大家庭会不会柳暗花明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不可能。

因为俄罗斯从古至今,从来都是不被西方国家接纳的角色。

因为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分道扬镳,加上蒙古对俄罗斯250多年的统治,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虽然自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就在努力学习西方,争取融入西方,但对于俄罗斯而言始终任重而道远。

苏联解体后,深受西方支持的叶利钦还在积极融入西方,为此俄罗斯进行了快速私有化改革,企图用休克疗法迅速完成俄罗斯社会的转型。

甚至今天的普京,也在多次向西欧国家倡导建立一个西起诺曼底,东到堪察加的大欧洲,但是毫无意外再次被西方国家拒绝。

为什么俄罗斯不被西方国家接纳?是宗教问题还是社会道路问题?似乎都不是,静夜史认为,导致俄罗斯被西方国家接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

俄罗斯太大了。

今天的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即使欧洲部分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存在,这就让西方国家非常尴尬。

如果西方国家接纳俄罗斯,则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朋友圈中必定不甘于人下,而西方国家是断然不会让俄罗斯成为领导的,所以拒绝比接纳更合适。

而且俄罗斯不仅大,而且还很有野心,历史上的俄罗斯就多次想要平推欧洲,二战后的苏联就曾经一直是西欧国家的噩梦。

在俄罗斯数百年的扩张过程中,周边国家无一例外都深受其害,周边邻国几乎都是俄罗斯的死敌。所以在苏联轰然倒塌后,东欧地区的原苏联卫星国以及原苏联加盟国,为避免被俄罗斯再次吞并,纷纷投向西方怀抱,这些国家是注定不可能和俄罗斯握手言欢的。

所以只要强大的俄罗斯存在一天,就不可能被西方世界真正接纳。因为大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威胁。

那么俄罗斯在无法被西方世界接纳的情况下,能不能稍微低调些?走韬光养晦的路线呢?

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不仅俄罗斯本身不允许,国际社会也不可能给它这样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

作为长期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历史上的俄罗斯既不是靠技术强国,也不是靠殖民地富国,而是靠疯狂的外出劫掠,比如抢占他国土地。

也就是说,扩张是俄罗斯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俄罗斯选择韬光养晦,关起门来搞发展,也就等于自废武功。

而且俄罗斯本身是一个领土情结非常严重的国家,向外开拓才能获得俄罗斯民众的支持。如果选择保守的发展路线,在无法为俄罗斯带来显著改善的背景下,俄罗斯社会必将陷入内乱。

再者,咄咄逼人的俄罗斯一旦转入韬光养晦的保守路线,会导致外部环境的剧烈恶化,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将更加不利。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二流强国,俄罗斯能不能成功实行韬光养晦并不取决于俄罗斯自己,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而西方世界是注定不会让俄罗斯安分守己的。

因为俄罗斯的存在始终让西方国家胆战心惊,所以即使俄罗斯想要保持低调,西方国家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相反比北约东扩力度更大的反俄行动势必层出不穷,不达到肢解俄罗斯的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对俄罗斯而言,低调的韬光养晦绝对是行不通的。

今天的俄罗斯,对外政策看似霸气,实则无奈,因为俄罗斯如果不高调反抗,那么等待俄罗斯的必将是比苏联解体更悲惨的局面,所以高调也是俄罗斯的生存之道。

韬光养晦对于俄罗斯而言就是死路一条,如果俄罗斯排除万难安分守己,那么等待俄罗斯的必将是崩溃的命运。

而俄罗斯崩溃后,西方国家威胁解除,内部分崩离析也将持续蔓延,而东方大国的周边形势势必更加恶劣。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俄罗斯历史上曾经拥抱过西方,甚至在普京任期之内,也不断的寻求同西方缓和关系。

要不是普京当初低声下气的同西方国家和美国相处,也就不会有俄罗斯经济的复苏。

事实上普京为了能源出口,当时已经是非常迁就美国和西方国家了,当时俄罗斯和美国基本都快要携手了。

因为当时俄罗斯经济一团糟,而在许多问题之上,美俄的利益相同,例如当时双方都有遏制恐怖主义和中国的意愿。

也就是普京当政的前十年,美国同俄罗斯的合作项目十分之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购买了俄罗斯的空间站设备。

所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普京那十年的蛰伏,使得俄罗斯经济得到了复苏。

但是由于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忌惮,使得俄罗斯经济形式越来越糟糕。

这个时候美国也认为俄罗斯过于强大,不利于其北约盟友的安全,于是也转而对俄罗斯展开了相关制裁。

而普京这个时候能够做的就是同中国接触,因为此时只有中国同俄罗斯有更多的共同利益。

也就是说俄罗斯一开始并不是就和中国是铁杆伙伴,相反俄罗斯一开始是想加入西方的阵营,只不过失败了,之后才是寻求同中国的帮助。

不过俄罗斯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经济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居然发展的如此迅猛,一时间俄罗斯都不得不寻求同中国更深入的合作。

此时对于普京来说,就是其对西方态度的转变,有了中国的帮助和扶持。普京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有了相当的自信和底气。

这都是因为俄罗斯经济变为了依赖中国,而不是过去的依赖西方国家。

而且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普京反美,更容易获得民众的支持率,因为在俄罗斯人的骨子里,还保留着对苏联荣耀的怀念。

如今的俄罗斯即寻求同西方国家缓解关系,又极力的推进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其实这都是为了俄罗斯的利益。

不过俄罗斯的发展终究是缺乏基础,只能享受中国发展的红利,相信不远的将来,俄罗斯对于中国只能是越来越依赖。

但是中国同样不希望俄罗斯过于强大,简单来说半死不活的俄罗斯,最符合当今世界的利益,谁也不想回到被大伊万支配的恐怖年代!


小司马迁论史


过去普京就是亲美的啊,看来很多人对于这段历史不太了解吧。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成为俄罗斯总统,一直走的是亲美路线,北约东扩的时候,俄罗斯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俄罗斯做经济改革用的就是美国人杰弗里·萨克斯的方案,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

曾经关系非常好。


2000年,普京上台,2001年,911爆发以后,普京带头表示对美国打击恐怖组织的支持,结果小布什不但不领情,反而在2001年,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给俄罗斯极大的压力。

这段时间美国不是嚷嚷着要退出《中导条约》么,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普京就已经见识过了。

其实不但是俄罗斯,包括天天被美国人骂的古巴,实际上一开始也是亲美的,卡斯特罗在革命以后,专门找过美国政府,希望能和美国达成一致,卡斯特罗的革命实际上算是非常温和的革命,并没有怎么折腾古巴亲美派,基本都是礼送出境,今天迈阿密一堆一堆的的古巴人,基本上就是当年卡斯特罗革命时期跑到美国去了,这么多年了,美国还在折腾古巴。

不是普京想要和美国做对,是美国故意要和俄罗斯作对,叶利钦改革的时候,也听了美国人的话了,也用了美国人的方案了,把自己庞大的军工产业也给肢解了,即便是如此,美国依然没有放过俄罗斯。


奥巴马时期,宣布驱逐35名俄罗斯外交官,普京都忍下来了,没有发作,也是希望以后俄美关系转好,到特朗普时期,美国众议院通过对俄制裁方案,这基本上已经是撕破脸状态了,不是普京不想和美国拉好关系,是美国人不想和俄罗斯搞好关系。


李建秋的世界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亲美或反美是不能选择的。其选择权在美国,而不在其他国家手里。如果美国喜欢你,你就可能亲美,如果美国讨厌你,你想亲美也亲不上。俄罗斯就属于这种想亲美亲不上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曾采取亲西方“一边倒”的路线,一心融入西方。叶利钦说过这样的话,“俄罗斯自古以来和欧洲就是一体,我们应当与欧洲委员会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等欧洲机构连成一体,应当加入其政治和军事联盟。”当时的俄罗斯总理盖达尔也说,“俄罗斯政府将奉行亲西方的政策,并深信对于俄罗斯的现状来说,这是唯一理智的政策。”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说的更直截了当,他说,“俄罗斯应当步入最积极地民主国家发展行列,以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位置。我们的邻国有美国(越过白令海峡)、日本和西欧各国,我们同这些国家完全不存在任何不能克服的分歧和利益冲突,但却 存在着同它们建立友好关系,将来建立同盟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他们把美国及西方当成朋友,接受美国的“休克疗法”建议改造俄罗斯,一夜之间把所有国营企业私有化,造成俄罗斯的经济一蹶不振。当时美国及西方承诺给予俄罗斯240亿美元经济援助,最后到位的只有150亿美元,而且大多是以出口信贷的形式借给俄罗斯的,即让俄罗斯购买西方的产品,无条件贷款只有15亿美元,这对于急于恢复经济的俄罗斯是杯水车薪。



美国还挑动车臣独立,引发车臣战争。那几年,俄罗斯境内经常发生恐怖袭击,影响最大的是,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南部的多莫杰多沃机场爆炸案,爆炸导致35人死亡,近200人受伤;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导致326名儿童死亡。2010年莫斯科地铁爆炸案造成40人死亡。这些爆炸案的元凶是车臣分裂分子,其幕后的支持者是美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肢解南斯拉夫让俄罗斯很受伤。历史上南斯拉夫与俄罗斯有不解之缘,俄罗斯曾帮助南斯拉夫建国,二战时又是俄罗斯解放的南斯拉夫。美国肢解南斯拉夫时,俄罗斯一直是反对的,虽然在制裁塞尔维亚上投过赞成票,那只是为了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的权宜之计。然而美国并不理会俄罗斯的态度,国弱势微的俄罗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盟友被肢解。



俄罗斯曾多次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希望成为西方的一员,但都被西方所拒绝。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曾承诺北约不东扩,尊重俄罗斯的地缘利益,但美国没守约,北约不断东扩,直扩大到俄罗斯边境。不仅如此,还在俄罗斯周边国家如格鲁吉亚、乌克兰搞颜色革命,推翻亲俄政权,扶植反俄亲美政权。俄罗斯通过一系列事实,终于明白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根本没有与俄罗斯搞好关系的愿望,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俄罗斯不断解体,最终成为若干个小国。叶利钦后期对西方有了认识,他说,“我清楚的记得我费了多大的劲才改变了俄罗斯普通百姓和政治人士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看法,现在我们将要失去这一切!”



尽管俄罗斯受到美国及西方的打压,它还是希望同美国及西方搞好关系。奥巴马下台后,俄罗斯期待着与美国改善关系,普京第一时间祝贺特朗普当选,并计划同特朗普见面。可惜由于特朗普陷入“通俄门”调查,与美国改善关系的愿望落空,直致美俄关系陷入历史低谷。

普京没有反美的战略,更没有反美的行动。普京反对的只是美国对俄罗斯的打压,都是美国先出手后,遇到俄罗斯的反抗。格鲁吉亚战争、克里米亚事件、乌克兰争端,还有叙利亚冲突都是俄罗斯的防守反击。改善与美国关系的钥匙不在俄罗斯手中,而在美国手中。


海之萤


其实普京并不是决心跟美国斗争到底的人。如何跟美国改善关系,同时化解俄欧矛盾,一直是普京的心头大事。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为了改善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主动做出很多让步,还想加入北约,都被美国拒绝。美国和北约还采取了不少敌视的政策来打压俄罗斯。普京上台后,也曾提出加入北约,改善美俄关系,无奈美国不买账。其实历届美国总统里也有想跟俄罗斯握手言和的,无奈孤掌难鸣,受到国内势力的影响,最终都走到了翻白眼掰手腕的境地。因此并非普京不想韬光养晦,普京前些年一再隐忍,而美国却越来越霸道。俄罗斯为了自保,已经无路可退,决定同美国你来我往,下这一盘大棋局。

美国现在想彻底拔掉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影响力和存在感,出手打击叙利亚和伊朗。如果俄罗斯在中东彻底失去了立足之地,中东就成了美国的天下,中东产油国的命运就握在了美国手里。这对俄罗斯非常不利,一旦出现这局面,美国就会掌控油价的操纵权,俄罗斯的能源产业前途未卜。同时对其他需要从中东购买石油的大国也非常不利,没有了石油,飞机坦克和汽车都无法工作。

所以说美俄之间的矛盾是深层次的冲突,不是简单的意气之争和地缘政治博弈,关乎两国的话语权问题。

如果普京之后的领导人真的走了亲美路线,那么俄罗斯的边界和势力范围就不再是北约的第一战场。美国会集中大部分精锐力量在亚太地区,大量的F35战机会部署过来,还有航母和驱逐舰。日本的靠山就更硬了,底气就更足了,东亚会出现什么局势就很难讲了。所以说普京的战略选择,维持了国际局势的平衡,给俄罗斯和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安定,一旦俄罗斯亲美,恐怕国际局势会失衡。


兵说


俄罗斯,终其一生,也不会被国际社会信赖。它属于自私自利、无任何诚信可言的民族。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所以,它是一个永远不会被西方接受的国度。

近代俄国人,没干过一件让世人看得舒服的事。沙俄的勾档,已经让其附近的国家人民深受其害。苏俄,更是可恶至极!

30一40年代,分裂吞并芬兰,与希特勒阴谋协定分割吞并波兰,强行吞并波罗地海三国。战后,割走了东德属地,至今称作加里宁格勒的飞地,要和道,这是普鲁士人的发祥地啊。50一70年代,先后入侵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

这种劣迹斑斑的人种。西方人能容忍他做强做大吗?李鸿章在马关条约谈判中告诫日本人,台湾一旦割让给你们,将导致中日间产生世仇,且永远延续下去!

普京在2000年上台伊始,干的第一件事是竭尽全力地给美国人当孙子,无所不用其极的讨好美国人。但换来的却是,西方人对俄国的戏弄和嘲笑!普京开始全力反击,先武力摆平车臣,又武力分裂格鲁及亚,最后又强行吞并克里米亚。

用这种低级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普京也没跳出俄国人粗暴处理问题的局限!

标题中的现象,纯属假设,永远也不会发生!


纯爷们65141173


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普京不走反美路线,改用韬光养晦的策略,结果会被美国等西方反俄势力象离间和分化前苏联一样,通过潜隐在高层的内奸外鬼,里应外合将俄罗斯从政治信念和文化思想两个方面大举地进攻和围剿,从而动会极大地摇普京政府的统治根基,既是普京再不忘初心与使命,也难改俄罗斯被肢解的命运安排。若俄罗斯真的解体,或被同化了,欧美反华势力就会直接用类似的伎俩,加大力度和深度对中国下手,那么世界格局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会发产逆转,美国霸权模式将会彻底统治全球,其它国家因无实力与美抗争而被辗压和驱使。但实事恰好相反,普京和大多数的俄罗斯人,却作出了自己的正确选择,就是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俄势力的较量中,中俄结伴,一方面作斗争、求生存,另一方面谋发展、图强大。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思想反战中吃了亏,但丝毫不影响真正的共产党人和底层百姓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信,以及对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向往。所以,群众的思想根基牢固,反华势力无可奈何。其具体原因:第一,历史上美苏互斗互制,视对方为敌,俄罗斯作为苏联遗产的继续者和受益者,对美国是戒心的,前车之鉴的教训,使其不敢轻信美国的承诺和拉笼,除非美国象用炮制中国的方法一样,在意识形态领域花几十年和百亿美金,来个温水煮青蛙,或许会有收获,但这个漫长的历程,美国是等不急、等不起的。第二,冷战中的美苏争霸,使普京更加明白,美国是不会轻易放过俄罗斯的,何况俄现拥的制衡性武器和军力,一直令西反对势力忌惮和憎恶,俄罗斯一日不服、不倒,从内外颠覆俄罗斯的反动势力,就一日不会罢休。第三,美国要的是唯我独尊和美国优先的世界霸权,不是和平共处和互利共赢,其自私、独裁和双重标准,让往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遮羞布,难掩其内心的丑陋,这一点俄罗斯看清楚了,世界各国人民也看得真真切切。当然中俄皆为最大的为受害者,唇亡齿寒谁都懂,只有联手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世界的正义而战,方为上选。


洛水一山人


普京不是走不走反美路线的问题,要知道普京曾经根本是在美国人面前匍匐前行的!就算是2017年特朗普刚上台那一段,普京也是春心荡漾,满心欢喜准备联手美国重写世界格局的!

这就是命!别人生来就是丫头的命,俄罗斯天生只能是“一方霸主”、美国的敌人。估计普京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就算是倒立着走路,俄罗斯也只能走反美一条路。

从前苏联解体之前的戈尔巴乔夫,直到俄罗斯第一代总统叶利钦,后来的普京,梅德韦杰夫,俄罗斯几代人的心愿就是放下往事恩怨,投靠美国,重新做“国”。但是美国不许!

戈尔巴乔夫当年提出加入北约,把里根吓了一跳;等叶利钦上任后俄罗斯基本上就直接由克林顿派人在管理。根据美国阿肯色州克林顿图书馆近日解密的叶利钦和克林顿之间的谈话记录显示,如果没有美国人给俄罗斯的公务员发工资,俄罗斯政府就真的要关门了。

就算是这样,美国还是不接受俄罗斯加入北约。因为霸业对美国来说就是一笔大生意。当年亚洲只有穷国、弱国,全世界只有俄罗斯当得起美国的敌人。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敌人,才能团结北约的欧洲成员,牢牢控制住欧洲的小弟们。如果没有了俄罗斯这个敌人,北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美国也就失去了继续作为霸主存在的理由。欧洲,特别是英、德、法会很快和美国翻脸。因此,不用说韬光养晦,俄罗斯就算是抱着美国的大腿哭,美国也不会接受俄罗斯亲美。

普京之所以反美,那是因为北约的防线不断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越来越小。普京终于明白了跪在地上是求不来天下太平的。2014年,在格鲁吉亚,在乌克兰,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普京才走向全面和西方对抗的道路。

世界的格局只能是俄罗斯挣扎着对抗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