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股份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開山股份(300257)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8年堪稱"多事之年",在經濟增速下行、去杆槓、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因素的疊加效應下,雖然宏觀經濟數據表面上看起來尚可,但實體經濟卻普遍經營困頓,各地政府紛紛成立紓困基金,加之期間對對民營經濟質疑沉渣泛起,企業和市場的信心備受打擊。公司戰略規劃充分體現有前瞻性,數年前開始佈局"走出去"發展戰略,推進壓縮機業務"全球化"戰略,開拓海外地熱市場,向地熱發電成套設備製造商和地熱新能源運營商戰略轉型。 (一)公司總體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各項業務穩步開展,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都有所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9,980.51萬元,同比上升17.04%;營業利潤16,287.31萬元,同比上升23.63%;利潤總額15,747.00萬元,同比上升20.1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076.11萬元,同比上升15.72%。 報告期內螺桿機械產品收入佔比為76.78%,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5.86%。 (二)市場拓展情況 1.壓縮機業務全球化在傳統壓縮機業務板塊,公司始終堅持傳統壓縮機業務全球化的戰略目標,即在不斷鞏 固、提高傳統壓縮機業務國內市場佔比的前提下,注重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公司壓縮機產品的海外收入佔比,力爭2023年前實現在海外再造一個"開山"的目標,即海外壓縮機銷售收入達到3億美元以上。 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抓好新一代更高能效螺桿主機的研發和更新換代等新產品開發,注重成本控制,持續提高產品性價比,不斷完善產品譜系,健全營銷網絡,創新商業模式,將節能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不斷提高國內市場份額。 公司積極佈局和拓展海外市場,除深耕東南亞傳統市場、澳洲市場外,為加快開拓美國及美洲市場,迴避風險,公司於2018年3月新設成立全資子公司開山壓縮機(美國)有限公司,並決定在美投資興建制造基地,2018年7月位於美國Alabama州Baldwin縣(阿拉巴馬州鮑德溫縣)的美國公司總部和製造基地破土動工,該基地佔地65000平方英尺,預計在2019年3季度建成投產;公司已啟動在印度先設立銷售公司,隨後將視業務進展再決定在印度設立製造工廠的計劃。為了確保戰略實施,公司專門設立了海外運營事業部。公司通過2016年收購的LMF公司這一平臺,迅速開拓了中東市場;公司國內經銷網絡部分有實力的經銷商也紛紛緊隨公司壓縮機業務全球化戰略開拓海外市場。 2.圍繞公司戰略轉型目標,積極開拓海外地熱發電市場公司螺桿膨脹發電技術及裝備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全球領先,符合節能減 排政策導向,特別是基於螺桿膨脹發電技術及裝備為模塊化井口地熱電站核心關鍵技術和設備的"一井一站"地熱發電全新技術路徑在地熱發電領域顛覆性的巨大應用潛力,有助於公司向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運營企業和地熱發電成套設備提供商戰略轉型。 報告期內,公司海外地熱開發業務取得如下進展: (1)印尼SMGP240MW地熱發電一期項目: SMGP一期目前已經完成的鑽井的地熱發電資源約為90MW,平臺A已完成安裝公司螺桿膨脹發電機組18臺,裝機總功率53MW,其中9臺已完成發電調試,9臺正在安裝調試過程中。 已完成SMGP項目240MW變電站系統的安裝調試;已基本完成150kv高壓輸電線路的安裝,進入調試驗收階段。(截止本報告日,已完成輸電線路及現場的驗收、倒送電等);預計2019年度上半年可獲批投入商業運行發電(COD)。

(2)印尼Sokoria 30MW項目(簡稱SGI項目): 正在進行已完鑽的5口生產井產能測試,正在為第二期打井做準備;升壓站及70kV輸電線路的設計圖紙已在PLN審查中,19只鐵塔的土地已完成址界及地面物的清理;發電機組已在生產中,預計2019年上半年發運;發電設備基礎及升壓站場地土石方施工已完成。 (3)美國內華達Wabuska項目、匈牙利Turawell地熱電站項目: 發電機組穩定運行,機組正常運行率(時間)大於95%,表現出很高的可靠性。項目具有良好的示範效應。公司正在研究可行性,並據此做好Wabuska項目二期、Turawell項目二期開發的各項準備工作。

(4)其他重要進展除上述進展外,公司還傾力開拓肯尼亞地熱發電市場,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多個項目處 於商務談判階段,2019年開始預計將陸續有項目落地,未來肯尼亞將成為公司開拓海外地熱市場的主戰場之一;公司在菲律賓等國家的地熱項目市場開拓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 公司正在夯實基礎,力爭厚積薄發,實現成為全球地熱發電成套設備主要供應商和地熱新能源主要運營商的戰略目標。

(三)技術研發及技術改造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和知識產權保護,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為9202萬元,比2017年增長了11.66%,佔公司營業收入3.54%,公司研發投入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已擁有各項有效專利134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105項,外觀專利5項。 報告期內,公司大力進行技改安全環保投入,其中:技改項目投入8317.17萬元,安全環保投入707.44萬元,有利保障了公司產品開發和產業提升,體現了公司一貫注重安全環保等社會責任和義務。 (四)內部管理 報告期內,公司管理層實施穩健的經營發展策略,一方面加強內部管理及控制,完善激勵和考核制度,重視團隊建設,重視研發投入,另一方面積極主動應對市場新局面,加大市場開拓和培育力度,努力為公司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第一、技術優勢公司以"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湯炎博士為技術領軍人物的全球螺桿機械研發團隊及創新體系,研發實力、能力全球領先,為公司持續保持領先的自主研發能力、核心技術優勢提供了保證。公司分別在美國西雅圖、奧地利維也納和上海設立了研發中心,集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發人才,產品主要技術性能指標處於全球行業前列。 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支出為9202萬元,同比增長了11.66%,佔公司營業收入3.54%,公司研發投入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已擁有各項有效專利134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105項,外觀專利5項。 第二、團隊優勢團隊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公司的第一生產力。公司一貫堅持創新驅動,注重團隊建設,並通過人才引進、自主培養、梯隊配置組建了一支研發實力、能力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團隊。 公司技術團隊擁有世界著名的螺桿壓縮機專家、國家"千人計劃"引進人才、國家特聘專家湯炎博士;國際知名的空氣源熱泵、低溫製冷系統和深冷系統專家、浙江省"千人計劃"引進人才苑增之博士;世界著名的軸流壓縮機專家、膨脹發電機系統技術專家BrucePhilip Biederman先生等,使我們在世界壓縮機行業的技術前沿擁有一席之地。 結合公司轉型戰略,公司大力招攬全球地熱發電領域資深專業從業人員,組建了新加坡KAISHAN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PTE.LTD.(以下簡稱"KRED")等地熱開發平臺和全球地熱開發運營團隊,將公司世界領先的地熱發電技術和地熱開發團隊擁有的世界一流的地熱勘探工程能力、應用能力結合起來,為公司落實轉型戰略、開發海外地熱市場提供了有利保障。 第三、成本及市場優勢公司螺桿壓縮機產品技術水平、能效水平一直處於國內外行業領先地位,具有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品牌優勢、渠道優勢和基於產業鏈完整取得的成本優勢,國內市場佔有率一直處於前列;公司產品技術性能指標處於行業領先,性價比突出,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並逐步提高國際市場銷售份額,落實公司壓縮機業務全球化的戰略。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戰略定位國際化:經濟全球化已是大勢所趨,公司將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全球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接國際標準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成為國際化的"開山"。 (2)產業結構高端化:堅持創新驅動,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發展質量,促進各個產業板塊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力求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端節能裝備製造商、可再生能源運營商及地熱發電成套設備提供商,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3)壓縮機業務全球化,提高海外收入佔比。公司螺桿壓縮機產品技術水平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具有穩定可靠、能效好、性價比高的優勢。除國內市場外,公司正在持續佈局和開拓海外市場,參與海外競爭,目前產品已被美國、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客戶認可,海外收入持續提高,勢頭良好。公司目標在2023年海外壓縮機業務銷售收入達到3億美元。 (4)堅定不移按戰略規劃推進海外地熱發電業務,爭取獲得更多的在手海外地熱資源開發權,實現公司戰略轉型目標和長遠平穩發展。 2019年按計劃推進印尼SMGP240兆瓦地熱電站項目,完成SMGP一期項目第一期(約45兆瓦)併網發電(COD),做好一期項目第二期併網發電的所有準備工作,開展SMGP二期項目開發建設。 2019年內繼續開展印尼Sokoria30MW地熱項目打井、平臺建設等工作,完成項目一期(約5-10兆瓦)併網發電和後期開發建設。 繼續傾力開拓肯尼亞地熱市場,爭取2019年度內部分項目落地;繼續關注和開拓菲律賓等地熱市場,爭取項目早日落地;做好Wabuska項目二期、Turawell項目二期的可行性研究、開發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旦條件成熟即啟動開發工作。 除上述進展外,公司將繼續以新加坡KAISHAN RENEWABLE ENERGYDEVELOPMENT PTE.LTD.(簡稱"KRED公司")為主要平臺,通過各種形式、合理調配資金,爭取掌握更多海外優質地熱資源的開發權,以實現公司戰略轉型目標和長遠平穩發展。 (5)為配合公司海外地熱開發,在合理控制風險和成本的前提下,公司將嘗試通過多種 方式進行融資;在強強聯合、各取所需、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探索在開發海外地熱項目中引進第三方合作開發。公司將繼續著力加大海外地熱開發、管理、營運和融資團隊建設。 公司未來目標是成為一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運營企業、地熱成套發電設備製造商,並逐步提高企業的國際化程度,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化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