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10句至理名言,精闢有深意,足以受用一生!

大學,是大人之學。這一本書中說的都是大人修已治人的大道理。故書名為《大學》。《大學》的文章語句言簡意賅,內涵深刻,富有哲理,對先秦儒家道德修養進行總結,概括了其中的方法和基本原則,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性和一致性,其中所蘊含的修身、處事之道,可以給我們每個人帶來啟迪。

《大學》10句至理名言,精闢有深意,足以受用一生!

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釋句: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民眾棄舊圖新,在於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2.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釋句: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3.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釋句:古代想把彰明光明正大的品德推及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整個國家。想要治理整個國家的人,先要在家族裡實行平等;想要在家族裡實行平等的人,先要修養自身;想要修養自身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性的人,先要使自己意念誠摯;想要使自己意念誠摯的人,先要達到認識明確;而達到認識明確的方法就在於探究事物的原理。

《大學》10句至理名言,精闢有深意,足以受用一生!

4.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釋句:探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後才能夠智識提高,通達明理,智識提高,通達明理而後意念才會誠摯,意念誠摯而後心性才能端正,心性端正而後自身才有修養,自身修養而後才能使家族整飭規範,家族整飭規範而後整個國家才能得到治理,國家得到治理而後天下才有太平。

5.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釋句:湯在沐浴的盤上刻著銘文說:“如果一天能有所改進,就能每天堅持自我改進,那麼未來也就會大為改觀。”

6.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釋句:所以,君子在任何方面都應盡心竭力,達到至善至美。

《大學》10句至理名言,精闢有深意,足以受用一生!

7.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釋句:所謂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是指不要自我欺騙,如同討厭憎惡那汙穢的東西,如同喜好美麗的女子,這就稱為自我滿足。所以君子必須謹慎自己獨處的時候。

8.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釋句:富裕以後可以增飾房屋,道德可以潤澤身心;心裡寬廣就可以身康體健,所以君子必須使自己意念真誠。

9.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釋句:因此有句俗話說:“人們不知道自己孩 子的醜惡,不滿足自己禾苗的茁壯。”

《大學》10句至理名言,精闢有深意,足以受用一生!

10.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釋句:所謂修養自身的途徑就在於端正自己的心態:是指自身有什麼忿怒,心態則不能端正;自身有什麼恐懼,心態也得不到端正;自身有什麼喜好和樂於享受,心態也得不到端正;自身有什麼憂患,心態也得不到端正。

《大學》乃修身治人之書,不僅可以給我們的人生以有益的指導,而且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更可以讓我們對萬事萬物的認識有規律性的把握,從而擁有更加透徹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