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阿片類藥物?為什麼容易上癮呢?

綜合內科張醫生



要說阿片類藥物,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阿片。阿片,其實就是鴉片,因為屈辱的歷史,所以就不起鴉片了,改成阿片。阿片是罌粟未成熟蒴果漿汁的乾燥物,含有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罌粟鹼等物質。

這些物質都具有鎮痛作用,作用於阿片受體,而且和阿片一樣有成癮性,所以稱之為阿片類藥物,也叫麻醉性鎮痛藥。主要包括嗎啡、可待因、哌替啶、美沙酮和芬太尼等等。

連續多次使用阿片類藥物會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即成癮性)。目前認為軀體依賴性的產生和藍斑核有關,實驗動物對嗎啡成癮後,腦內藍斑核放電出現耐受,一旦停用嗎啡,藍斑核放電增加,會出現一系列自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而心理依賴性與其強大的獎賞效應有關。

簡單理解就是阿片類藥物有鎮痛作用,能給人帶來快感,久而久之就上癮了。


問之之問


阿片類藥物也被稱為麻醉性止痛藥,如嗎啡,芬太尼等。臨床上主要用於手術,創傷等止痛,其中嗎啡緩控釋片是目前癌症患者止痛的主要選擇藥物。該類藥物不僅能消除或者減輕疼痛,也能改變疼痛所產生的不良情緒。

特別是對於癌痛患者,使用嗎啡製劑進行止痛,是非常有必要的,許多癌症患者擔心嗎啡會上癮或者是副作用大,寧可忍著疼痛,也不用藥,這其實是錯誤的認識。包括一些醫師,對於癌痛患者也不使用嗎啡,而是使用杜冷丁,也是不正確的。


其實雖然像嗎啡這些阿片類藥物具有成癮性,但是規範使用,對於癌痛患者是很少成癮的,發生率非常低。即使是成癮,對於癌痛患者獲益也是高於疾病帶來的疼痛。



為什麼阿片類藥物容易成癮呢?這主要與它們的作用受體有關。阿片類有μ、κ、δ受體激動劑,對應的配體有內嗎啡肽,強啡肽,腦啡肽。這些受體與鎮痛關係密切,同時也是產生副作用的原因,比如抑制呼吸,縮小瞳孔,另外就是產生欣快感,成癮性。比如嗎啡為μ受體激動劑,μ受體廣泛分佈大腦皮層額,顳部,丘腦,腦室和灰質區,在邊緣系統以及藍斑核受體也廣泛分佈,這些結構涉及情緒和精神活動,因此會有欣快感和成癮性。分佈在延腦孤束核,與咳嗽反射、呼吸抑制,交感神經活動都是有密切關係的。


歡迎關注無名藥師,我會分享更多合理用藥知識

無名藥師


阿片就是鴉片,而鴉片又來源於罌粟類植物。阿片類藥物,其實就是從罌粟類植物上提煉而成的鎮痛類藥物,例如嗎啡、杜冷丁等,實際上鴉片最開始也是藥用,而最著名的要屬毒品之王海洛因,曾經同樣是阿片類藥物。

為什麼容易上癮,其實很簡單,因為長期濫用,阿片類藥物會改造你的生理機能。

我們人體在遇到傷痛的時候,會分泌一種止痛的內啡肽物質,這是人類自帶的止痛藥,屬於內成性(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正因為有了它,才保證了人類的自由行動。

我們都知道,支撐人類軀體的是骨骼,而四肢的運轉是依賴於肢體關節的靈活,在關節之間其實時時都在摩擦,如果不是內啡肽,人類就是因為關節摩擦的疼痛而無法自由行動,更不說與其他動物競爭,成為食物鏈的頂層。

所以說內啡肽是我們人類非常重要的一種物質,同時,它還具有調節體溫、心血管、呼吸等功能。但是在一些由大創傷引發的疼痛,例如槍傷、絕症等,分泌最多內啡肽也不能讓人類減輕疼痛。

這個時候,醫學家們在大自然中的罌粟植物中發現了天然的內啡肽,也就是嗎啡生物鹼。於是他們提煉製作成了嗎啡,正是這種止痛藥,在戰場上挽救了無數士兵的生命,同時也給絕症晚期病人帶來幸福。

但是,阿片類藥物又有一個很大的副作用,易成癮。原理就是人類一旦長期依靠這種外來的內啡肽物質,勢必會減少並抑制自身嗎啡肽的分泌,直到讓其失效完全停止分泌。這個時候,如果停止供應外來內啡肽,人類就渾身難受,痛不欲身。

此時,阿片類藥物已經讓人的生理機能發生紊亂,加上關節之間的摩擦失去了保護,使用者就會感覺到從骨頭裡傳來的疼痛,,猶如萬蟻噬骨,這就是醫學界定義的“反跳”或“戒斷症狀”。

這時候,成癮者只能再次使用阿片類藥物,才可能解除這些戒斷症狀,這就是所謂的“上癮”。


精神科專家梅醫生


首先,什麼是阿片類藥物,從阿片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的衍生物,以及類似結構的人工半合成的麻醉、鎮痛性藥物就是阿片類藥物。

其次,阿片類藥物包括哪些呢?阿片類鎮痛藥主要包括可待因、雙氫可待因、氫嗎啡酮、羥考酮、美沙酮、嗎啡、芬太尼和哌替啶(度冷丁)等。

第三,臨床上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鎮痛鎮靜、鎮咳、縮瞳、止吐、抑制呼吸。不需要談阿片色變,臨床上其實廣泛應用於術前準備、全麻誘導與維持、術後鎮痛、分娩鎮痛、局麻強化、慢性疼痛和癌痛治療。

為啥會有成癮性呢?阿片類的攝入,可能導致多巴胺增多,刺激有關細胞,使機體產生陶醉和欣快感。

而對於疼痛患者來說,阿片類的藥物進入人體後,會和相應疼痛受體結合來產生止痛效應,所以疼痛的患者正規使用阿片類藥物成癮可能性極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