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漢中於劉備而言十分重要,所以對於讓誰來鎮守漢中這個事情,很多大臣都一致認為劉備會派出自己的四大將軍之一,也是劉備的三弟——張飛。原本大家都以為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可這時劉備卻驚人的選擇了令誰都沒有想到的魏延,這對於張飛來說實在是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機會,然而如此情形之下,重情重義的關羽為何也不曾為這個三弟出頭說話呢?

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其實說起魏延,很多人並不熟悉,更不知他與劉備的關係。其實在歷史中,魏延並不是韓玄的手下,他在劉備奪取四川之時便已跟在劉備的身邊,之後更是率軍奪取成都,讓劉備對他刮目相看,封他為牙門將軍。隨後在選擇鎮守漢中的人員上,更是放棄眾人矚目的張飛,選擇了令人驚訝的魏延,劉備知道大家心中對魏延肯定不服,所以便借大勝擺宴慶功。在宴席上,劉備問魏延“若曹軍來攻打漢中,你當如何?”魏延當即說了一句豪氣壯雲的話“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眾大臣聽完以後感嘆萬分,都稱魏延真是豪氣無雙啊!

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但其實每次提起劉備身邊的大將,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將軍,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和後將軍黃忠。但早在冊封將軍之時,關羽自負的性格已然不滿,使者費詩把任命帶到之時,關羽不樂意地說“大丈夫不與老兵同列”,費詩便以蕭何曹參是劉邦至交又是從龍之人,而韓信陳平中途來投官位在他們之上,他們毫無怨言的事來勸解,表示事情有輕重,親疏並不因官位顯現。關羽聽了恍然大悟“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至此,關羽已然豁然開朗,有了黃忠大將的比較在前,後來遇到名聲並不高的魏延,自然也不必為自己介懷。而後來關羽沒有替張飛說話,可能他想的更多的是,既然沒有觸犯到自己的利益,那就不要“多管閒事”了,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嘛。

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但其實更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和張飛自己有關的,張飛的性格本就不適合擔此大任。張飛對於賢者很是尊敬,可是對於下人士兵很是刻薄,甚至經常打罵處罰手下人,所以以他的性格並不適合一個人鎮守如此重要的城池。再有,劉備選擇魏延的時候,身為“當事人”的張飛,自己都“沉默不語”,那關羽肯定想著,他都沒爭,我又何必強出頭呢?故而雖然是二哥,那也不能瞎得罪人啊!

張飛敗給了魏延錯失鎮守漢中的大任,最重情義的關羽為何一言不發

由上可知,關二哥雖然重情重義,願意為兄弟出生入死,但是在不危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高高掛起。其實,老關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張飛確實不適合那個位置,自己好歹得為國家著想吧,要是國家都沒了,爭與不爭又有什麼意思呢?對此,親愛的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