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中教育集團校長陳恆華:當老師應該求得“回報”

二十中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当老师应该求得“回报”| 名家

“教育是件很複雜的事情,我也還在摸索……”

“分數高的孩子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分數低的孩子就叫沒有實現自我價值了?”

“當一個孩子帶著憤怒和埋怨離開學校時,這老師的水平得有多低。”

“讓我最驕傲的是,我們的孩子在和人交往當中,真誠、謙和。”

根植教育二十五年,說自己其實也“還沒太懂教育”;當了十年校長,說自己“當校長是件很大膽的事”。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區優秀校長、二十中教育集團校長陳恆華(這位史上非常低調的校長),是位滿帶謙和、真誠氣質的校長,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教育路上的想法和見解。

二十中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当老师应该求得“回报”| 名家

陳恆華: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學高級職稱,海淀區人大代表。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五四獎章標兵、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海淀區優秀校長等榮譽,入選北京市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髮展工程培養計劃第二批名單。

先後主持了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整合社會資源,聯合開發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行動研究》和北京市教委《開發科技類校本課程,創建開放的學習環境》等課題,發表了《創造幸福教育》《教給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教師怎麼研究學問》等文章。

教師是個“高危”行業

我經常和二十中老師說,教師其實是個高危職業。這個危不是說,我們的工作有多麼危險,而是我們某些教育行為、言語,不經意間就影響了一個人。這種影響是不以你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比如你說,那我說的這一句話,我是想讓學生接收,但我說的另一句話我並沒有想影響他呀。但是你所有的話、行為,甚至是你的品味,都會影響到學生。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孩子對你的學習和模仿,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她)就是這樣看著你,成長的。

老師職業的“危險”性就在這。我們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經常要思考:到底哪種性格可以讓一個人成功,哪種東西可能能在關鍵時刻缺失了,就會使他不能再自我超越了。

一個學校、一群老師,不只是為了今天在育人,而要為了未來幾十年“這個人”考慮。所以我一直覺得辦好學校,是個挺複雜的問題,不僅要立足於當下,還在於如何考慮未來。

對於這些問題的考慮,也是二十中這麼多年在做的事情。說實話,當校長之初,我並沒有認真想過這些問題。我們重視學生的品德、講理想信念、要有高尚的人格,為人善良、真誠。講學習,我們要刻苦學習,要有好成績。講生活,要有好的處理能力、溝通能力,這些我們都講等等。

但是這些東西作用在一個孩子身上,它是個什麼樣的結構?到底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過去我們缺少這方面的思考,沒有系統性的思考。

有了這一系統性的思考之後,再去想學校做的各種活動,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立場。一個活動做得怎麼樣?看似一個活動做得挺不錯,很熱鬧,但它可能無法進入孩子的這個“結構”,那這個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育。

但如果一個活動,能和孩子可以來助力他實現價值所需的理想、品德、能力和素質的實現,這就是前面我們提到的“為什麼要學習?”相掛鉤,這個本質問題就解決了,這個邏輯是順的,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

二十中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当老师应该求得“回报”| 名家

“不要什麼事情都眼裡揉不進沙子”

二十中的校園比較大,形成了比較特別的四進院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因為教學樓和教學樓之間的距離,學生說因為這樣上課遲到。但是我們其實測試過,課間的時間是足夠的,還不至於遲到。不過,學生經常會以學校這一校園環境為由,為遲到找找藉口。

對於學生上課遲到,我是特別寬容的。我想他們上節課也挺累的,就讓他們給自己找一個理由“緩衝”一下吧。其實,你明明知道他們是故意以“學校之大”為藉口,但孩子們還很竊喜,一看老師又這樣混過去了。

我時常覺得,做老師不要什麼事情都“眼裡揉不進沙子”,給孩子很多“必須”的規定動作。其實,有的時候你給孩子一個空間,他們會覺得很有意思,你給了他們一次“耍小心眼”的機會,他們很得意,覺得得到了滿足。老師一定要有這樣一個建設,讓學生去挑戰自己,而且有的時候你要甘拜下風。孩子他在一次次“挑戰”老師的過程當中,他有時會樹立起對某一個事情的興趣。

有一年學校的校園網快要癱瘓了,老師們都反映上不上網,網速特別慢。我當時就問怎麼回事?信息心中說沒問題,都正常。但是為什麼流量特別大,老師們上網網就很費勁,然後查來查去,最後發現有一個端口一直在下載資源,用了大量的帶寬,導致了全校其他網絡都不行了。而且這個端口還用了一個特殊的軟件,把這個帶寬集聚。後來一查,就發現在一間教室裡面裝了一個設備,這個設備一直在下載東西,而且這個設備還很神奇。因為我們學校的所有無線資源,學生是不能通過手機pad無限接入的。但是這間教室一個學生裝了這個東西以後,他們班的同學都能拿這個上網,就能免費用網了。德育主任特別生氣,覺得這孩子嚴重違反紀律,當時正想怎麼處理。

後來我問我們技術人員,說這個太厲害了,相當於把我們的網給破了,學校雖然有網關等安全系統,但他全給破掉了。我覺得孩子水平還挺高,因為我們學校的信息技術算是夠可以的,他都能這麼做到。最後就是警告了這個孩子下不為例,沒給記處分。結果,這個孩子高三畢業考到了北大信息學院。

所以我就想,其實你看孩子有時候挑戰一些制度和權威的時候,雖然某一方面,他體現的是不遵循紀律和制度。但另外一方面,其實也反映了他的一種創新和突破,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進取”。對於這個孩子來說,他不認為這是一種破壞,他想去研究和鑽研突破這些東西,所以把自己的很多所學或甚至為了這個目的,他去學一些東西,用在這上面。當然不是說鼓勵這樣的行為,只是告訴我們,有時看待學生的問題,我們也要換換視角。

我們學校有一個尊師閣,這個亭閣前面的臺階很特別,設計得非常陡。因為當年考慮到和操場的距離,空間條件所限,只能設計成這樣。當時,因為臺階太陡,這個地方是全校公認的一個設計“敗筆”。後來,一位臺灣校長過來交流,上到這個臺階時說,你們這個設計太妙了!我們覺得非常意外,這位臺灣校說,“你看這個臺階特別陡,上來很困難。說明,教育是件非常難的事情。而因為它的陡,你上來是必須俯身前行,這正是尊師的意義”。

從“敗筆”到“妙筆”,往往換個角度看問題,很多事情都會很不一樣,教育也不例外。

二十中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当老师应该求得“回报”| 名家

“老師應該求得回報”

很早以前,有一段時間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比如學生高三畢業離開學校了,樓道的電門開關被砸了,學生甚至會在黑板或哪寫一些攻擊性的語言。學生為什麼會有這樣一些情緒?這個其實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就經常和老師們說,你看我們一心為孩子,在考試之前我們加班加點,嘔心瀝血去為了孩子將來能有個好的前程。但是為什麼結果孩子是這種態度?實際上,他在這個地方感覺受到了打擊,或者留下了一個非常痛苦的記憶,他才會有這樣的一種發洩。

這其實是很不符合我們教育規律的,一個孩子如果一直被打擊,他就能陽光向上?這話從邏輯上就說不通,因為只有生活在陽光下,他才有可能陽光向上。這一定是環境造就的,所以必須給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他的這種性格就會自然形成,有了這樣一個好的性格條件,將來能不能成功,那就看他自己。我們不能說希望孩子將來能成功,但是今天不斷地打擊他,讓他生活在痛苦和悲傷之中,然後我們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最後,學生帶著憤怒離開學校,站在校門口覺得“我的今天都是被你們耽誤了”,這樣當老師,得多沒水平,對於老師來說,是件多麼悲哀的事情。所以,我和幹部們經常分享這樣一個想法:不論孩子考上什麼樣的大學,我們要真心地對待他,要讓他能夠在學校找到他的價值感也好,讓他體驗到自己的快樂也好。至少讓他在中學時代有一個快樂的時光,這個很重要。

現在包括各種活動,畢業典禮等等,每一個孩子無論是考得好還是不好,一率由校長親自發畢業證書,大家一起穿上校服合影,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如果在那之前受過處分的,到那天也撤銷處分,順利畢業。用這樣一種方式,慢慢地到畢業季時,不再是被破壞的公共設施,而是學生走後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黑板上寫一句“祝學弟學妹們將來怎麼樣”。

畢業後,學生回來看老師,是學生從內心深處覺得要感謝一下老師,我願意回來看看母校,這個其實是能看出老師水平的。現在經常看到開學初或者放假前就是三五成群的學生回來看他們的老師。不是說鼓勵學生必須來看老師,但是從這一點其實就能看出,哪個老師在中學時代給學生留下了影響。因為對於孩子而言,一定是覺得老師當時對我的幫助很大,我才會想回來看看您。

所以,我經常說,老師不要覺得自己很高尚說“我不圖回報的”。老師應該圖回報,這個回報不是說孩子將來怎麼報答你,給予你什麼。而是你應該有這樣的意識,將來你是要面對他們的。當他們站在你面前的時候,是感謝你,還是指責你或埋怨你。而你怎麼面對這樣一種等待?是尷尬、愧疚,還是理直氣壯?這是你必須要等待的一份“回報”。

“圖不圖回報”的背後其實是什麼?是老師對學生的責任有多少。

內容來源 | “教育圓桌”(ID:jiaoyuyuanzhuo),有摘編

"發現京城校園之美”圖文徵集開始啦!一大波禮品等你來拿

鼓勵一下點“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