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

老张谈三农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

这个问题是热点,看来人们都有怀旧心理,虽然过去的贫穷不堪回首,但还是忍不住频频回头。那么,让我们再回到那些快乐但贫穷的童年,分享一下在没有卫生纸的年代,我们大便后是如何擦屁股的吧。

晏子小时候生活在山东招远的老南乡,老南乡在招远的代名词就是贫穷落后,当地有俗语“交南不交北”那是说南乡人实在,也可能正因为这种实在,阻碍了其发展吧?就招远来说,北乡靠近渤海,得沿海之利,外出经商者较多,所以比较文明开化,经济和文明程度,都要大大强于南乡。

我很小的时候,自己尚不会用东西擦屁股,大人们便教会了一项很简单的擦屁股本领。每当大便完后,我们便会骑在房门的门槛上,回来挪动一下屁股,就把小屁股的残留的便便抹到门槛上了。所以,小时候我们南乡人家的门槛,上面都会有黄黄的一层,有时候抹来抹去,会有点程亮的感觉,那便是我们孩童的“金屎”了!隔些日子,讲究的大人们会用鞋刷子醮上水,将门槛上的“金屎”清洗干净,以免抹来抹去抹到我们的屁股上。但很多人家会任由其一层一层的干燥,最后暴下来再收拾。

等我们长大一点,能自己用手拿东西擦那屁股的时候,家长就不允许我们骑着门槛擦屁股了,我们会和大人一样,上厕所里面大便,农村的厕所叫茅楼,也叫栏,那里面往往会放上个装篓,里面装的是玉米脱粒后的玉米棒,有时候也是玉米的外皮,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擦屁股,擦屁股用了的,会丢到另外一个装篓里,积多了拿进灶间烧火。玉米皮擦屁股的感觉还不错,比较柔软。但是玉米棒粗粗的感觉,让我们小小的屁股很是受不了,特别是遇有拉肚子的时候,总会把我们的屁股擦得红肿,有时候坐下就腚疼。

再后来,我上学了,有了书本纸有了破报纸,擦屁股终于用上了纸。破旧的报纸润上点水,擦屁股是很舒服的,不熊起现在的卫生纸,不过有时候能揩一腚黑墨,那倒无所谓的,屁股不是脸,自己看不到,外人也看不到。

以上是指我们在家里大便的时候怎样擦屁股。如果到了野外,那就不可能有门槛,也不可能有玉米棒和玉米皮了,那怎么解决呢? 这就很简单了,就地取材呗!有时候一根干树枝,有时候一把青草,有时候就是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头轻轻地那么一抹。实在跟前没有啥东西,弄块凝结的土块也行,不过有时候土块看起来硬硬的,往屁股上一抹就碎,难免抹了一屁股带屎的泥巴。这时候我们只能往前挪动挪动,尽量找一把青草清理一下了。

以上是我小时候的亲身经历,那真不是万恶的旧社会,这种苦日子,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相信现在有些穷苦的农村,小孩子们还会有这些经历!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我们经历的,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也许正是那些贫穷的日子,培养了我们坚韧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回忆过去,珍惜当下,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齐东晏子


我出生在5O年代,对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还处在解放初期,百业待兴,尤其是农村更是一穷二白。



50年代的农村,别说是擦屁股纸了,连吃的粮食,烧饭的柴草都成问题,那来的纸擦屁股,只有在拉屎时随手在地里捡两小土块带着,拉完了将小土块在地上将棱角磨平,在屁股上擦两下再扔回到地里去。


到六几年条件有所好转了,一般是在厕所里的墙上挂个小网兜,里面放点稻草,玉米络皮。到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有人家用旧报纸,旧书。再后来用一种很粗的粗纸,直到现在的卫生纸,高级卫生纸。

由于各地方的生活习惯不同,擦屁股的材料也不一样。八O年的时候,听一朋友说,江苏南通一带农村擦屁股用芦柴蔑子,当时说什么我也不相信。八一年到南通三余镇出差,在一朋友家小住2日,上厕所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厕所的墙上有一个小洞,洞里放着一捆芦柴,长有4寸,再低头看粪坑里面飘浮着一层芦柴蔑子。



后来问了一下朋友,南通一带不长水稻,一年当中是蚕豆,小麦,棉花套种,这些农作物的秸秆都比较硬,无法使用。南通沟边的芦苇比较多,取一段芦柴用手镊破,掰开几片,拉完后在屁股上刮一下。

各位友友,那个年代你们那都用什么,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也是一段历史吗!


百花争春我为先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不知不觉,乡居小菜已经30岁了,看到这样的问题,尴尬中有点怀念啊,农村那年代的生活真的很苦,连粥饭都没得吃饱过,上厕所条件更是槽糕,不像现在有卫生纸擦屁股,在卫生间摁下水箱就冲掉那些排泄物。

有手纸卖,没钱买

小时候跟妈妈上街,是看到农村街上有那种专门擦屁股的手纸卖的,纸质比较粗糙不够白有点硬,然而价格却不便宜呢,妈妈也是没舍得买来用。

家里没有专门的厕所,有个洗澡房,那里可以小便,而上大厕则是去养猪的猪房,因为猪房里面挖个深坑,平时猪吃掉的猪食、猪排泄物都用水冲到里面去,而那个深坑上面则搭着三根圆木头,没有用钉子钉住,有点摇晃,每次上大厕就站在上面,每一次老担心脚下一滑掉下去了,不是淹死也会被熏死的,现在想想都觉得超好笑。

一、用树叶

而擦屁股我们家一般用的是树叶的叶子,妈妈说用小树枝擦不干净而且容易伤到屁股;乡居小菜也不记得用得最多的那种树叶叫什么了,就记得那种叶子绿绿的,两面都有短小绒毛,比较柔软,而每次一般都叠两片那树叶来用,不然就一叶太薄了容易弄破弄脏手。

平时妈妈都会摘那种叶子回来放在猪房墙上的一个洞里面,想用就拿;可能是放树叶像个窝,那地方还招来老鼠拉屎拉尿,搞得妈妈又要重新去摘那种树叶。

二、用废旧报纸、作业本

有一回家里没有那种树叶了,我就摘种来当围墙的桑树上的叶子来擦,也还挺好用的;而用树叶擦屁股弄脏手过,见家里有废旧报纸也会撕成小张拿来擦的,还有用完的作业本也撕来擦过。

三、用小树枝、玉米外壳甚至水洗

当然了,那年代生活苦,人们也很懂得充分利用,像从后山砍回来的柴火,有些人也会砍些小条的根枝出来,平时上大厕用,还有像收玉米掰出的那层层外壳也是可以拿来擦屁股的。

而这些用过的小树枝、玉米外壳,并不是直接扔到粪坑里,而是有个竹篓专门装的,集满了拿去烧成灰放到地里施肥。出去外面干活,要是有小河小沟的,还直接水洗呢,哎,越说越不好意思了。

而去学校,厕所就两个坑,上厕所的人多,没那时间去摘树叶了,周边是甘蔗地,也没多少合适的叶子摘,一般都是撕作业本擦屁股的。

后面过了几年,条件好点了,妈妈也买手纸回来用了,上初中再也不用担心上厕所要摘树叶或者撕作业本来擦屁股了。虽然那些手纸不够现在的卫生纸好用,但已经很满足了,起码生活在提高、进步。


乡居小菜


这个问题谁提的?净提人家不好意思回答的问题。

以前农村有没有手纸不知道,反正我小时候擦屁股没用过卫生纸,不是没有,而是舍不得用,舍不得买,用不起。

下面我把我小时候擦屁股的方法做一下排序,也算是一个总结吧。

最好的是作业本子撕下来的纸。

当然不是新本子,是写过之后不用了,我小时候用本子非常节约,一个本子反反正正用完了才收起来,接下来也就是它发出余热的时候了,就是用这些写完了的本子擦屁股,这样本子的使命才算结束。是不是很会过日子?


第二,就是爸爸抽完了烟的烟盒。

过去老爸爱抽烟,抽完烟的烟盒也会积攒起来放在厕所。以至于我现在对过去的烟盒都很有印象,只不过这种还留有一股香烟味,还有在厕所,我最喜欢用火柴点燃烟盒里面的金箔。

这些都是在厕所里,我们的土话叫茅子,如果是在野外,我们都会用些什么呢?

我们这里有一句话叫。胡体疙瘩擦勾子聊的太,说白了就是土疙瘩。但我觉得用这个擦屁股不好。因为土疙瘩容易粘到屁股上,特别难受。


当然这也难不倒农村人,我喜欢那种光滑的石头,凉嗖嗖的,也能擦干净。还有就是瓦块,构树皮,大树叶子,硬柴棍棍。不说了,说多了怕你们笑话。

当然现在的农村水平提高了。一般口袋里都装有手纸,自然想象不到过去人们的无奈。


乡村小二哥


改革开放以前,我去山西最穷的吕梁地区住了几天,当时的贫困状况难以让人相信,全家一条大被,男人们从小就没有穿过内裤,外面的衣服都是穿了几十年,衣服破了以后没有布去做补丁,所以,有的衣服上面能有几十个窟窿,这是穿的,再说吃的,主人和我说过,生活了几十年,没吃过一顿饱饭,白面只有过大年时,政府每家救助几斤白面包顿饺子。最后说拉粑粑以后用什么东西檫屁股,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就是用土块去檫,男女都一样,而小孩子更为稀奇,就是把家里的大狗叫过来,让狗用嘴添干净,现在好了,改革开放以后,生活都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质量有了空前提高,所以,感谢邓小平啊!


大地滋润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说到这里,一下子让自己回忆起了那时八九十年代童年岁月,确实在二十年前的农村基本很少有手纸之类的擦屁股,而且农村的厕所也是非常简陋,在农村一般厕所就建设在距离家不远,而厕所大都是用木板搭建起来的一个简陋的小房子。



童年在上厕所时没有手纸的人,基本上70、80后以前的人。说到上厕所没有手纸就想起小时候一些尴尬又搞笑的事情。我们的小学距离自家所在的村庄有几公里,每次我们读书都会沿着河边一路徒步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学校,而小学厕所就建在距离学校不远,而且厕所只有一个,不分男女,有时候憋不住了,有的同学会跑到附近的林子里解决。



对于厕所没有手纸的年代,也是我们童年时期。其实那时候解决擦屁股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使用不用书本或者作业纸带代替。特别是一些草稿纸,用完了都会把他收藏下来,上厕所留着备用。由于草稿纸比较硬,用来擦屁股也是很不舒服,但是那年代普遍贫穷,没有其他代替,也只能这样。而出了使用书本、草稿纸以外,很多小孩还会使用其他更另类的方法。



在厕所没有手纸的年代,很多家庭常常会用竹编或者木棍来代替。进到厕所,旁边就会有一大框没用过的竹编,而上完厕所的人就直接使用一小节竹编来擦屁股。对于没有竹编的,有一些家庭也会用木棍之类的代替,总之那种年代生活过得比较贫苦,而且即使有手纸卖,估计也很少有人每个月购买放在厕所里使用。

对于这种情况大家有活同样的经历吗?欢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讨。


乡村波比


以前农村上厕所没手纸,是怎样擦屁股的?做为农村出来的人谈谈实情。小时经常用黄土块擦,如果在地里就用黄豆叶,高梁叶,一把草解决问题。农村妇女用破布,破棉花,破布条。后来发展到用废纸。如旧阳历牌,旧报纸。山区农民用树棍。最搞笑的就是我小时侯记得,拉完屎也不擦,小屁股往牆角上上下来回蹭。现在看来很搞笑,但在五十年代是农村实实在在发生的事。现在生活好了,手纸用报纸都嫌硬,得买软的。过去农村穷,吃都成问题,再说那时市面也没卖的。如厕文化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土块,木棍,到豆叶高粮叶,从破布,旧阳历牌再到旧报纸,从论斤称的手纸到软纸,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而也反映出现如今农村百姓的生活提高了。再就是关内五十年代幼儿穿的土裤子,里面放上细沙土,烧热点,给孩子穿上,拉屎都在里面,屎了拉了大人用手动动土裤就行了,现在好了,用上了尿不湿。


用户正言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

看到这样的提问,自己忍不住进来回忆那不堪的、辛酸的童年……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说心里话,不敢去回想,也不愿去回忆……

对于一个60后的我,而且出生在一个祖辈都是农民的家庭来说,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心里是十分的难受……

从自己记忆起,记得当初上完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那时是母亲平时把玉米秸秆的外皮剥去,然后在弄成一节一节的放在厕所旁边,大便后用它来擦屁股,由于穷,擦了屁股后还不能扔掉,放在另一边等到干后,还要当柴火烧来煮饭。

还有也是用剥下的玉米皮,也就是包在玉米外的皮去擦屁股。

还有一种办法,利用竹子片刮,也就是家里用竹子编背篓、箩筐……(家里砍来的竹子,用刀把竹子启开,利用带皮的那层去编背篓,剩下不带竹子皮的那个,同样弄成一节一节放手厕所旁边备用)

小时候去外面玩耍、或者给牛打草、给猪打猪草,大便后就用田地里草叶子来擦屁股,或者是用土坷塔来擦屁股……

到了上学的年龄,上学的作业本子,那时的纸也十分粗糙并且还十分的黄,为了省钱买作业本,反正面都要抄写作业,使用完了的作业本最后还舍不得扔掉,积攒下来去厕所用来擦屁股……那时一个作业本五分钱,铅笔每支有三分、五分的(五分的一头带橡皮擦,为了省钱,舍不得买五分钱的,用三分钱的铅笔,写错了字,用食指沾点口水去擦那写错了的字……)

想想自己出生在六十年代,生活在改革开放前的日子里,小时候穿衣、吃饭凭布票、粮票才能买得到……平时穿的都是粗布衣服,那布是父母买回家是白色的、而且十分粗糙的那种的布回来,再用蓝色的染料染成蓝色干后,家里请来裁缝师傅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量好尺寸再做好衣服穿。(当然也只是过年才有的待遇,平时穿哥姐他们的旧的)可以说直到上小学里面也没有穿过裤衩,想到上学的时候,现在觉得好笑、幼稚,那时去厕所,见有些同学里面穿有裤衩而自己没有,怕同学笑话、怕丢人,多数时间不愿和同学一起去厕所,甚至还故意躲开。

上学那会,家里还是很穷,连一双新鞋很少有,也只能等到过年时母亲做的一双布鞋穿,(布底的那种鞋)平时母亲要上工挣公分,还要照顾我们兄妹几个,一是没有闲暇时间,二是家里穷,多的旧布也没有,也只能等到过年才有一双新鞋穿。可以说在一年中一双鞋根本不够穿,有时为了省鞋只好光着脚走路,记得上学那会,夏天吃了中午饭去上学,光着脚踩在那石板路上,石板还很烫脚底……记得去学校的路还有泥土路,到了冬天若是下雨天,害怕把鞋弄湿、或者弄上泥土,脱下鞋装在书包里,去到学校找点雨水洗一下脚,然后才穿上鞋。(当时的书包都是竹子编织的……)


以前那个苦日子,太苦了,如今不愿去回想……


家人平安147354958


还有叫狗来舔屁股的。

印象最深的一幕,小时候,邻院的亲戚来了,有一个小姑娘,在路上拉屎后,还没有站起来,三条还是两条狗来争屎吃,结果咬架了,一条狗误把小姑娘的屁股咬了几个洞直冒血,小姑娘哭着就跑了。

一般人家的乖狗会叫来舔屁股,拉屎后翘

着屁股,狗就来舔,舔得还很干净的。

那个时候穷,狗基本是吃屎,吃猪食,比起难以下咽的猪食,屎对狗来说可是好东西。人拉屎的时候,狗都会坐在或者站在旁边,眼睛呆呆地看着等着,看着都可怜。

但是如今,农村的狗也基本上找不到屎吃了,因为改了厕所,狗也够不着了。

不过,吃屎是狗的本性,狗改不了吃屎。闻到人屎的狗,同样会上去抢吃,既使喂的是狗粮,肉食,若不信,养狗的人可以试试。

不知道小时候还有谁因为叫狗来舔屁股而被咬伤屁股的,可在下面跟帖,说说当时的经历和感想。


锐眼说小区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

一点是90后,小时候镇上就有卖手纸的。所以那会并不是没有手纸,而是家里的大人觉得用手纸擦屁股太贵太浪费了。

没有手纸,我们又不像印度友人一样,直接用手清洁。自然而然,替代手纸擦屁股的东西应运而生了。

  • 用作业纸或者书本

以前没用上专业的手纸,纸倒是早就用上了。在上小学那会,要如厕的时候总是习惯撕两张用过的作业纸当做手纸用。那时候上厕所可没有手机玩,一般在上厕所的时候就揉搓作业纸,揉得皱皱巴巴的更好用。

当然,有时候没找到合适的,书本也能代替,选择那些无关紧要的两页课本,顺手撕下就当手纸用了。不过,书页相对比较硬,比较滑,不是很好用。

  • 用纸烟盒

以前,老爸的烟瘾很大,一天差不多都要两包烟。在我们福建这边,村里的男人们都喜欢抽“福建”烟,2.5元一包。福建烟的包装是软壳的,内包装和外包装都能用来擦屁股。

记得那时候村里用的都是旱厕,四周用中空的大块水泥砖围成,上侧盖瓦片。父亲会把烟包装壳拆好,放在水泥砖孔里,上厕所的时候就能用。那时候真的超级羡慕会抽烟的人,随时都有手纸用。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因为这个原因而学会抽烟的呢,嘻嘻!(吸烟有害健康)

  • 用竹片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年年都会请篾匠都家里打竹箩筐,竹斗,粪箕等农具。这样,每年都会有许多竹子内侧的竹片用不上,我们当地叫做“屎篾”。这种竹片,用来代替手纸擦屁股也是极佳的。

所以,做农具用剩下的竹片多数都会堆放在旱厕的一角,如厕完就折几段用来擦屁股。

  • 用柴火碎屑

早些时候,农村都是烧火做饭的,自然就少不了要柴火。为了图省事,农家人喜欢砍整棵的松树或者是杉树回家,然后锯成段,再用斧头劈开,垒成堆放在屋檐下待用。用斧头劈柴就会用碎屑,这些用来擦屁股也挺好。

农家人会用不能用的粪箕把柴火碎屑装好,如果“屎篾”用完了就会用它们代替。根据我的使用经验来说,杉树碎屑比松树碎屑好用些,相对而言更加齐整。总之,家里的旱厕总是不缺擦屁股的。

  • 用小木棍、稻草等

在家里是不缺擦屁股的东西的,到了野外就要自己动手解决了。以前,早晚去放牛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时候,还没上厕所前就要准备了:可以折下小树枝,最好是能够折下能对半破开的那种,实心小竹枝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是在空旷的田地里,这时候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小屁屁了,用一些稻草、枯草甚至是小土块临时解决。


以上是@一点三农的真实经历分享,仅供参考。农村没有手纸,你是怎么解决如厕后的难题的呢?欢迎留言吐槽、批评指正和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