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刚开始上涨,大股东减持潮就来了?避开这种容易腰斩的公司

这轮“牛市”最重要的(没有之一)的催化剂就是:交易监管的放松。

所以,这3个月,我们见到了各种光怪陆离的奇葩见闻,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闭嘴,说你有,你就有。”

比如:

“东方通信:我们和5G没有关系……

股民:闭嘴,你们有!

市北高新:我就是个搞房地产的……

股民:闭嘴,你是创投老大!

“黄光裕:我明年不出狱!

股民:闭嘴,你出狱!

大智慧:我不想当券商老大……

股民:闭嘴,你想!

江淮汽车:大众没说要收购我们!

股民:闭嘴,他说了!

4月10号,新华社也撰文批评了这种“听风就是雨,听响就是金”的现象。并且提醒股民“市场的残酷性一直客观存在。”

最近,这种“残酷性”逐渐显露出来。

具体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被逼减持”,一种是“突然ST”。

前三个月,股民们总以为“天空才是极限”。最近却发现,原来股价涨多了,股东们是会“被逼减持”的——

比如:4月9日晚,同花顺的几个股东宣布联合减持7.76%的股份,减持金额超过50亿。第二天,同花顺股价一字跌停。

而实际上,2019年以来,伴随牛市的演进,A股的股东们已经累计减持市值接近1600亿,创下了十年以来的次高(仅次于2015年同期1615亿)。

虽然这3个月,很多股票好像“越减持越涨”,但“量变”终究会导致“质变”,成为市场不可承受之重。

除了“被逼减持”,另一个风险是“被突然ST”。

比如,高升控股曾在短短一个月内暴涨150%,但是被ST后,如今的股价已经相距最高点腰斩了。

大盘刚开始上涨,大股东减持潮就来了?避开这种容易腰斩的公司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截至到4月10日,今年共有12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这些股票在被ST后,基本上连续一字跌停。

包括:

一、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如九有股份、康得新、印记传媒;二、违规担保及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如东方海洋、高升控股、天润数娱、银河生物、西藏发展、刚泰控股、神雾节能;三、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受限,如九有股份、盈方微、秋林集团。


3月以来收到问询“有无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名单如下:

大盘刚开始上涨,大股东减持潮就来了?避开这种容易腰斩的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新任村长虽然提倡“市场化”,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浪”。市场化的做空机制,和法治化的大棒随时伺候着。

我甚至在想,这届监管层祭出的“其他风险警示”,会不会成为“退市制度”的前奏?

曾经,美国的股市曾经就靠“退市制度”,让投机炒作之风慢慢消弭。

这就是市场预期的变化:针对市场的任性,监管层不会坐视不管,而且已经开始行动。

解读最新消息,分析板块投资逻辑,提示机会提醒风险,欢迎加入私募内刊圈子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